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2.3-2018),某热电厂废水直接排入Ⅳ类水体,总排放量为20000m3/d,其中含热量大的冷却水排放量为5000m3/d,循环水等清净下水的排放量为14900m3/d,则该项目评价等级为()A.一级 B.二级 C.三级A D.三级B

题目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2.3-2018),某热电厂废水直接排入Ⅳ类水体,总排放量为20000m3/d,其中含热量大的冷却水排放量为5000m3/d,循环水等清净下水的排放量为14900m3/d,则该项目评价等级为()

A.一级
B.二级
C.三级A
D.三级B

相似考题
更多“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2.3-2018),某热电厂废水直接排入Ⅳ类水体,总排放量为20000m3/d,其中含热量大的冷却水排放量为5000m3/d,循环水等清净下水的排放量为14900m3/d,则该项目评价等级为()”相关问题
  • 第1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某Ⅱ类建设项目拟建在某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内,污水排放量为1000m3m3d,引起地下水位变化影响半径为100m,该项目评价工作等级为()。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不能确定

    答案:A
    解析:
    由题意可知,该Ⅱ类建设项目拟建于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故其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为“敏感”,则不论其污水排放量和地下水水位变化影响半径是多少,该Ⅱ类建设项目评价工作等级必为一级。

  • 第2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分级判断中,应纳入污水排放量统计的是 ( )。

    A.循环水排水
    B.间接冷却水排水
    C.含热量最大的冷却水排水
    D.含污染物量极少的清下水

    答案:C
    解析: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5.2.1污水排放量中不包括间接冷却水、循环水以及其他含污染物极少的清洁下水的排放量,但包括含热量大的冷却水的排放量(C正确)。

  • 第3题:

    某建设项目废水排入某河流(V类水域),该项目污染源排放量核算断面(点位)所在水环境功能区COD水环境质量标准限值为40mg/L,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2.3-2018),至少需预留必要的安全余量为()

    A.6mg/L
    B.4mg/L
    C.3.2mg/L
    D.2mg/L

    答案:C
    解析:

  • 第4题:

    某建设项目污水排放量为4000m3/d,污水水质复杂程度为简单,该污水排放的收纳水体为Ⅲ类水质小河。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该项目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
    A.—级 B.二级 C.三级 D.不定级,进行相关分析



    答案:C
    解析:
    C 根据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分级依据(内陆水体),1000m3/d≤题中污水排放量(4000m3/d)<5000m3/d,且受纳水体为Ⅲ类水质小河,地面水环境评价等级应为三级。

  • 第5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分级时,下列类型的水不计入污水排放量的是()。

    A直接冷却水

    B循环水

    C热水

    DpH≤5的水


    B
    污水排放量中不包括间接冷却水、循环水,以及其他含污染物极小的清洁下水的排放量,但包括含热量大的冷却水的排放量。

  • 第6题: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中规定的污水排放量中不包括下列()用水的排放量。

    • A、间接冷却水
    • B、循环水
    • C、含热量大的冷却水
    • D、含污染物极少的清净下水

    正确答案:A,B,D

  • 第7题:

    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分级判据的污水排放量中包括()。

    • A、间接冷却水
    • B、含热量大的冷却水
    • C、含污染物极少的清净下水
    • D、循环水

    正确答案:B

  • 第8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Ⅰ类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应根据()等指标确定。

    • A、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
    • B、建设项目场地的包气带防污性能
    • C、含水层易污染特征
    • D、污水排放量
    • E、污水水质复杂程度

    正确答案:A,B,C,D,E

  • 第9题:

    多选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应根据(    )等指标确定。
    A

    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

    B

    建设项目场地的包气带防污性能

    C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项目类别

    D

    污水排放量


    正确答案: C,B
    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表水环境》,水污染影响型建设项目根据(    )划分评价等级。
    A

    排放方式和受影响地表水域

    B

    废水排放量和径流

    C

    排放方式和废水排放量

    D

    受影响地表水域和径流


    正确答案: C
    解析:

  • 第11题:

    多选题
    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分级判据的污水排放量中不包括()。
    A

    间接冷却水

    B

    含热量大的冷却水

    C

    含污染物极少的清净下水

    D

    循环水


    正确答案: D,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下水环境》,某I类建设项目拟建在某温泉保护区内,污水排放量为100m3/d,污水水质简单,该项目评价工作等级为(   )。
    A

    一级

    B

    二级

    C

    三级

    D

    不能确定


    正确答案: C
    解析:

  • 第13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分级判据中应纳入污水排放量统计的是( )

    A. 循环水排水 B. 间接冷却水排水

    C. 含热量大的冷却水排水 D. 含污染物量极少的清下水

    答案:C
    解析: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 5.2.1 污水排放量中不包括间接冷却水、循环水以及其他含污染物极少的清洁下水的排放量,但包括含热量大的冷却水的排放量(C 正确)。

  • 第14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2.3-2018),某化工企业向Ⅲ类水域排放废水,主要污染物为化学需氧量,排污口下游有一个城市取水口,则该项目污染源排放量核算断面处的安全余量至少是()

    A.20
    B.10
    C.2
    D.1.6

    答案:C
    解析:

  • 第15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下列关于直接排放建设项目污染源排放量说法错误的是()。

    A. 污染源排放量的核算水体为有水环境功能要求的水体
    B. 当受纳水体为河流时,不受回水影响的河段,建设项目污染源排放量核算断面
    位于排放口下游,与排放口的距离应小于3km
    C. 直接排放建设项目污染源排放量核算,根据建设项目达标排放的地表水环境影响、污染源源强核算技术指南及排污许可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进行核算,并从严要求
    D. 当受纳水体为湖库时,核算点位应不少于3个

    答案:B
    解析:
    直接排放建设项目污染源排放量核算应在满足 8.2.2 的基础上,遵循以下原则要求:
    a)污染源排放量的核算水体为有水环境功能要求的水体;
    b)建设项目排放的污染物属于现状水质不达标的,包括本项目在内的区(流)域污染源排放量应调减至满足区(流)域水环境质量改善目标要求;
    c)当受纳水体为河流时,不受回水影响的河段,建设项目污染源排放量核算断面位于排放口下游,与排放口的距离应小于 2 km;受回水影响河段,应在排放口的上下游设置建设项目污染源排放量核算断面,与排放口的距离应小于 1 km。建设项目污染源排放量核算断面应根据区间水环境保护目标位置、水环境功能区或水功能区及控制单元断面等情况调整。当排放口污染物进入受纳水体在断面混合不均匀时,应以污染源排放量核算断面污染物最大浓度作为评价依据;
    d)当受纳水体为湖库时,建设项目污染源排放量核算点位应布置在以排放口为中心、半径不超过 50 m 的扇形水域内,且扇形面积占湖库面积比例不超过 5%,核算点位应不少于 3 个。建设项目污染源排放量核算点应根据区间水环境保护目标位置、水环境功能区或水功能区及控制单元断面等情况调整;
    e)遵循地表水环境质量底线要求,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总氮)需预留必要的安全余量。安全余量可按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受纳水体环境敏感性等确定:受纳水体为 GB 3838 Ⅲ类水域,以及涉及水环境保护目标的水域,安全余量按照不低于建设项目污染源排放量核算断面(点位)处环境质量标准的 10%确定(安全余量≥环境质量标准×10%);受纳水体水环境质量标准为 GB 3838Ⅳ、Ⅴ类水域,安全余量按照不低于建设项目污染源排放量核算断面(点位)环境质量标准的 8%确定(安全余量≥环境质量标准×8%);地方如有更严格的环境管理要求,按地方要求执行;

  • 第16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排入小湖(库)的所有点源排放口可以简化为(),其排放量为所有排放量之和。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A
    排入小湖(库)的所有排放口可以简化成1个,其位置假设在两排放口之间,其排放量为两者之和。

  • 第17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分级时,下列类型的水不计入污水排放量的是()。

    • A、直接冷却水
    • B、循环水
    • C、热水
    • D、pH≤5的水

    正确答案:B

  • 第18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某Ⅰ类建设项目拟建在某温泉保护区内,污水排放量为100m3/d,污水水质简单,该项目评价工作等级为()。

    • A、一级
    • B、二级
    • C、三级
    • D、不能确定

    正确答案:A

  • 第19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排入小湖(库)的所有点源排放口可以简化为(),其排放量为所有排放量之和。

    • A、1个
    • B、2个
    • C、3个
    • D、4个

    正确答案:A

  • 第20题:

    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分级判据的污水排放量中不包括()。

    • A、间接冷却水
    • B、含热量大的冷却水
    • C、含污染物极少的清净下水
    • D、循环水

    正确答案:A,C,D

  • 第21题:

    单选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分级时,下列类型的水不计入污水排放量的是()。
    A

    直接冷却水

    B

    循环水

    C

    热水

    D

    pH≤5的水


    正确答案: C
    解析: 污水排放量中不包括间接冷却水、循环水,以及其他含污染物极小的清洁下水的排放量,但包括含热量大的冷却水的排放量。

  • 第22题:

    单选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某Ⅰ类建设项目拟建在某温泉保护区内,污水排放量为100m3/d,污水水质简单,该项目评价工作等级为()。
    A

    一级

    B

    二级

    C

    三级

    D

    不能确定


    正确答案: A
    解析: 从题中可知,建设项目场地属敏感。从"Ⅰ类建设项目评价工作等级分级表"中可知,只要建设项目场地的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属"敏感",其他依据不管如何,评价等级都是一级。这个等级划分应该记住。

  • 第23题:

    多选题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中规定的污水排放量中不包括下列()用水的排放量。
    A

    间接冷却水

    B

    循环水

    C

    含热量大的冷却水

    D

    含污染物极少的清净下水


    正确答案: A,C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