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河宽大于50m的大、中河流开展水质现状调查,取样断面上需至少布设取样垂线()。”相关问题
  • 第1题:

    某建设项目污水排入一中型河流,现状调查范围为排污口上游1km至下游4km,河流水深10m,河宽30m,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该河流水质取样点的布设数量至少为()。

    A:3个
    B:6个
    C:12个
    D:18个

    答案:C
    解析:
    该中型河流现状调查范围的两端及排污口上游500m处应布设取样断面,大、中河河宽<50m者,在取样断面上各距岸边1/3水面宽处,设1条取样垂线,共设2条取样垂线;在1条垂线上,水深>5m时,在水面下0.5m水深处及在距河底0.5m处,各取样1个。即该河流水质取样点的布设数量至少为3*2*2=12(个)。

  • 第2题:

    某建设项目地面水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污水排放的受纳水体为一矩形小河(河宽15m,水深6m),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设置4个水质取样断面,则该项目水质取样点数量至少为( )。

    A.4个
    B.8个
    C.12个
    D.16个

    答案:A
    解析: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每个断面处按照河宽布设水质取样垂线。当河流断面形状为矩形或相近于矩形时,小河在取样断面的主流线上设一条取样垂线。对于三级评价的小河,不论河水深浅,只在一条垂线上取一个样,一般情况下,取样点在水面下0.5m处,距河底不应小于0.3m。本题中,设置4个水质取样断面,故水质取样点数量至少为4个。

  • 第3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一地面水环境》,关于水质调查范国内柯流水质取样断面布设的说法,正确的有( )

    A.桥梁附近应布设取样断面
    B.支流汇入处应布设取样断面
    C.拟建排污口上游500m处应布设取样断面
    D.重要鱼类产卵场附近水域应布设取样断面

    答案:A,B,C,D
    解析:

  • 第4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河宽大于50m的大、中河流开展水质现状调查,取样断面上需至少布设取样垂线( )。

    A.1条
    B.2条
    C.3条
    D.5条

    答案:C
    解析: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河宽大于50m的大、中河流开展水质现状调查,取样断面上需至少布设三条取样垂线,在主流线上及距两岸不少于0.5m,并有明显水流的地方各设一条取样垂线。

  • 第5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关于水质调查范围河流水质的取样断面布设的说法,正确的有( )。

    A.桥梁附近应布设取样断面
    B.支流汇入处应布设取样断面
    C.拟建排污口上游500m处应布设取样断面
    D.重要鱼类产卵场附近水域应布设取样断面

    答案:A,B,C,D
    解析: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河流水质取样断面设置原则包括:①在调查范围的两端应布设取样断面;②调查范围内重点保护对象附近水域应布设取样断面;③水文特征突然化处(如支流汇入处等)、水质急剧变化处(如污水排入处等)、重点水工构筑物(如取水口、桥梁涵洞等)附近应布设取样断面;④水文站附近等应布设采样断面,并适当考虑水质预测关心点;⑤在拟建成排污口上游500m处应设置一个取样断面。

  • 第6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对设有闸坝受人工控制的河流,用水时期,如用水量小时其取样断面、取样位置、取样点的布设以及水质调查的取样次数应按()处理。

    A:河流
    B:水库
    C:湖泊
    D:河口

    答案:B
    解析:
    对设有闸坝受人工控制的河流,其流动状况,在排洪时期为河流流动;用水时期,如用水量大则类似河流,用水量小时则类似狭长形水库。这种河流的取样断面、取样位置、取样点的布设以及水质调查的取样次数等可参考河流、水库部分的有关规定酌情处理。

  • 第7题:

    当河流面形状为矩形或相似于矩形时,下列关于取样垂线的布设说法正确的是()。

    A:小河设置一条取样垂线
    B:河宽小于50m的大、中河设置两条取样垂线
    C:河宽大于50m的大、中河设置三条垂线
    D:特大河取样断面上的垂线数应适当增加,而且主流线两侧的垂线数目不必相等,拟设置排污口一侧可以少一些

    答案:A,B,C
    解析:
    河宽大于50m的河流,在取样断面的主流线上及距两岸不少于0.5m,并有明显水流的地方,各设一条取样垂线即共设三条取样垂线。

  • 第8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某河平水期平均流量为120m3/s,地面水环境一级评价,河流断面形状近似矩形,河宽45m,水深6m,在取样断面上应取()水样分析。

    • A、6个
    • B、4个
    • C、5个
    • D、2个

    正确答案:B

  • 第9题:

    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某建设项目污水排入一中型河流,现状调查范围为排污口上游lkm至下游4km,河流水深10m,河宽30m。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该河流水质取样点的布设数量至少为()个。

    • A、3
    • B、6
    • C、12
    • D、18

    正确答案:C

  • 第10题:

    单选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某河多年平均流量为180m3/s,河流断面形状为矩形,河宽60m,水深7m,在取样断面上应取(  )水样。
    A

    6个

    B

    3个

    C

    4个

    D

    2个


    正确答案: C
    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河宽大于50m的大、中河流,共设()条取样垂线。
    A

    2

    B

    3

    C

    4

    D

    5


    正确答案: D
    解析:

  • 第12题:

    多选题
    河流水质监测采样需要根据河流的特征在取样断面上布设不同的垂线进行取样,下述说法正确的有()。
    A

    小河:在取样断面的主流线上设一条取样垂线

    B

    大、中河:当河宽小于50m时,在取样断面上各距岸边1/3水面宽处,设一条取样垂线,共设两条

    C

    大、中河:当河宽大于50m时,在取样断面的主流线上及距两岸不小于0.5m,并有明显水流的地方,各设一条取样垂线,即共设三条取样垂线

    D

    特大河流:在取样断面的主流线上及距两岸不小于0.5m,并有明显水流的地方,各设一条取样垂线,即共设三条取样垂线


    正确答案: D,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关于河流水质取样断而布设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应在调查河段两端布设取样断面

    B.应在调查河段内重点保护水域布设取样断面

    C.应在调查河段内水文特征突然变化处布设取样断而

    D.应在拟建排污口上、下游 500m 处分别布设取样断面

    答案:D
    解析: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 6.5 .4.1...在拟建排污口上踌500m处应设直一个取样断面(D错误)。

  • 第14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关于水质取样垂线布设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小河可只设一条垂线
    B.河宽下于50m大、中河设2条垂线
    C.河宽下于50m大、中河设3条垂线
    D.特大河应适当增加取样垂线,且主流线两侧的取样垂线应相等

    答案:D
    解析: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6.5.4.1...特大河(例如长江、黄河、珠江、黑龙江、淮河、松花江、海河等)?由于河流过宽,取样断面上的取样垂线数应适当增加,而且主流线两侧的垂线数目不必相等(D错误),拟设置排污口一侧可以多一些。

  • 第15题:

    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以下符合河流取样断面布设原则的是()。

    A:排污口上游可不设取样断面
    B:调查范围内取水口附近应布设取样断面
    C:调查范围内水文站附近可不设取样断面
    D:调查范围内河流支流汇入处均不设取样断面

    答案:B
    解析:
    河流调查范围的两端应布设取样断面,调查范围内重点保护水域、重点保护对象附近水域应布设取样断面,水文特征突然变化处(如支流汇入处等)、水质急剧变化处(如污水排人处等)、重点水工构筑物(如取水口、桥梁涵洞等)附近、水文站附近等应布设取样断面,并适当考虑其他需要进行水质预测的地点。在拟建排污口上游500m处应设置一个取样断面。

  • 第16题:

    根据《环境影响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关于河流水质取样断面布设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应在调查河段两端布设取样断面
    B.应在调查河段内重点保护水域布设取样断面
    C.应在调查河段内水文特征突然变化处布设取样断面
    D.应在拟建排污口上、下游500m处布设取样断面

    答案:D
    解析: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6.5.4.1…在拟建排污口上游500m处应设置一个取样断面(D错误)。

  • 第17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下述关于河流水质取样断面 布设原则表述,不正确的有( )。
    A.在拟建棑污口上游500m应布设取样断面
    B.水质现状监測取样断面不必考虑需进行预测的地点
    C.调查范围内支流汇入处和污水排入处应设置取样断面
    0.河口感潮河段内拟设排污口时,可只在下游布设监測取样断面


    答案:B,D
    解析:
    B D
    【点评分析】:本题主要考察河流水质取样断面布设的原则。答案显然。

  • 第18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下述关于河流水质取样断面布设原则的表述,不正确的有()。

    A:在拟建排污口上游500m应布设取样断面
    B:水质现状监测取样断面不必考虑进行预测的地点
    C:调查范围内支流汇入处和污水排入处应设置取样断面
    D:河口感潮河段内拟设排污口时,可只在下游布设监测取样断面

    答案:B,D
    解析:

  • 第19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某河平水期平均流量为120m3/s,地面水环境一级评价,河流断面形状近似矩形,河宽45m,水深6m,在取样断面上应取()水样分析。

    A6个

    B4个

    C5个

    D2个


    B
    首先判断平水期平均流量为120m[3]/s的河流为中河;河宽<50m,在取样断面上各距岸边1/3水面宽处,设一条取样垂线,共设两条取样垂线;水深>5m时,在水面下0.5m水深处及在距河底0.5m处,各取样一个,即每个垂线取2个样,因此其取样断面上水样分析数应为2×2=4。一级评价,每个取样点的水样均应分析,不取混合样。

  • 第20题:

    河流水质监测采样需要根据河流的特征在取样断面上布设不同的垂线进行取样,下述说法正确的有()。

    • A、小河:在取样断面的主流线上设一条取样垂线
    • B、大、中河:当河宽小于50m时,在取样断面上各距岸边1/3水面宽处,设一条取样垂线,共设两条
    • C、大、中河:当河宽大于50m时,在取样断面的主流线上及距两岸不小于0.5m,并有明显水流的地方,各设一条取样垂线,即共设三条取样垂线
    • D、特大河流:在取样断面的主流线上及距两岸不小于0.5m,并有明显水流的地方,各设一条取样垂线,即共设三条取样垂线

    正确答案:A,B,C

  • 第21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下述关于河流水质取样断面布设原则表述,不正确的有()。

    • A、在拟建排污口上游500m应布设取样断面
    • B、水质现状监测取样断面不必考虑进行预测的地点
    • C、调查范围内支流汇入处和污水排入处应设置取样断面
    • D、河口感潮河段内拟设排污口时,可只在下游布设监测取样断面

    正确答案:B,D

  • 第22题:

    单选题
    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某建设项目污水排入一中型河流,现状调查范围为排污口上游lkm至下游4km,河流水深10m,河宽30m。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该河流水质取样点的布设数量至少为()个。
    A

    3

    B

    6

    C

    12

    D

    18


    正确答案: C
    解析: 根据给定的条件,项目要选择3个取样断面:在拟建成排污口上游500m处应设置一个取样断面、在调查范围的两端应布设取样断面。每个断面上取样4个:设置2条取样垂线(中河、河宽30m),每条垂线上取样2个(水深10m:水深大于5m时,在水面下0.5m水深处及在距河底0.5m处,各取样一个)。

  • 第23题:

    单选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关于水质取样垂线布设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

    小河可只设一条垂线

    B

    河宽小于50m大、中河设2条垂线

    C

    河宽大于50m大、中河设3条垂线

    D

    特大河应适当增加取样垂线,且主流线两侧的取样垂线应相等


    正确答案: C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