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进入容器内部检修前,应先采样分析容器内部()的含量。 A、氧气B、有毒气体C、易燃气体D、氧、有毒气体、易燃气体”相关问题
  • 第1题:

    压力容器进行内部检测、检验前的准备工作包括()。

    A.被检容器内部介质必须排放、清理干净

    B.用盲板从被检容器的第一道法兰处隔断所有液体、气体或者蒸气的来源,同时设置明显的隔离标志

    C.容器内盛装易燃、助燃、毒性或者窒息性介质的,必须进行置换、中和、消毒、清洗,取样分析

    D.盛装易燃介质的容器在内部介质排放干净后,应先使用空气进行置换

    E.压力容器内部空间的氧气含量不应小于18%


    答案:ABCE

  • 第2题:

    进入贮存过有害介质的压力容器内检修前,应当()。

    A、先分析容器内氧含量及有毒易燃气含量,办理进塔入罐证后方可进入

    B、直接入罐、不需别人监护

    C、若分析罐内气样不合格而必须进入时可戴过滤式防毒面具

    D、只分析容器内有毒易燃气体含量


    参考答案:A

  • 第3题:

    酒精属于( )。

    A.易燃液体
    B.有毒气体
    C.非易燃、无毒气体
    D.非易燃、有毒气体

    答案:A
    解析:
    根据所具有的不同危险性,危险物品分为九类。其中有些类别又分为若干项。第一类爆炸品(Explosives)。第二类气体(Gas)第三类易燃液体(Flammable Liquids—RFL)。例:汽油、酒精、油漆、黏合剂。第四类易燃固体、自燃物质和遇水易燃物质第五类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第六类毒性物质和传染性物质(Toxic and Infections Substances)第七类放射性物质(Radioactive Materials)。例:钻60。第八类腐蚀性物质(Corrosive—RCM)。例:硫酸、汞、氢氧化钠。第九类杂项类(Miscellaneous Dangerous Goods)。例:干冰、磁性物质。

  • 第4题:

    为了保证检修动火和罐内作业的安全,检修前要对设备内的易燃易爆、有毒气体进行()。


    正确答案:置换

  • 第5题:

    进入设备内工作前必须事先做好气体浓度的测定,有毒气体,易燃气体及粉尘含量符合要求,氧含量不低于()%。

    • A、18
    • B、19
    • C、20
    • D、21

    正确答案:B

  • 第6题:

    进入炉膛作业前,安全分析委托单中应包括()的检测。

    • A、有毒气体
    • B、氧含量
    • C、烃含量
    • D、爆炸气体分析

    正确答案:A,B,D

  • 第7题:

    在容器外动火、在容器内取样、只做()。

    • A、动力分析
    • B、氧含量分析
    • C、有毒气体的分析
    • D、动火分析

    正确答案:D

  • 第8题:

    进入容器内部检修前,应先采样分析容器内部()的含量。

    • A、氧气
    • B、有毒气体
    • C、易燃气体
    • D、氧、有毒气体、易燃气体

    正确答案:D

  • 第9题:

    具有易燃易爆、助燃、毒性或窒息介质的压力容器,进行内部检修时,其内部气体成分取样分析包括哪些内容﹖


    正确答案: 主要包括:
    (1)易燃气体含量分析。所谓易燃气体是指与空气混合的****下限小于10%,或者****下限之差值大于等于20%的气体。
    (2)含氧量分析。设备内部氧含量18~23%。氧含量小于18%为缺氧环境,不利于容器内部工作人员的供养需要;氧含量大于23%为富氧环境,助燃性较强,不利于防暴。
    (3)有毒气体含量分析。主要以GB5044《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为准。

  • 第10题:

    对易燃、有毒气体的置换,大多采用()、()惰性气体作为置换介质,也可采用注水排气法,将易燃、有毒气体排出。设备经置换后,若需要进入其内部工作。还必须再用空气置换惰性气体,以防发生窒息。


    正确答案:蒸汽;氮气

  • 第11题:

    多选题
    对易燃、有毒气体的置换,大多采用()等惰性气体作为置换介质,也可采用注水排气法,将易燃、有毒气体排出。设备经置换后,若需要进入其内部工作。还必须再用空气置换惰性气体,以防发生窒息。
    A

    蒸汽

    B

    清水

    C

    氮气


    正确答案: B,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多选题
    进入容器、设备前的安全分析,主要是分析受限空间内有代表性的()的含量
    A

    易燃易爆气体

    B

    氧气

    C

    有毒气体

    D

    水蒸气


    正确答案: A,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要进行气体检测,取样时应停止任何气体吹扫,测试次序应是()

    A、氧含量、易燃易爆气体、有毒有害气体;

    B、易燃易爆气体、氧含量、有毒有害气体;

    C、有毒有害气体、氧含量、易燃易爆气体;

    D、氧含量、有毒有害气体、易燃易爆气体。


    参考答案:A

  • 第14题:

    在办理受限空间内动火作业许可时,需要检测的项目应至少包括()

    A:可燃气体浓度、有毒气体浓度、氧气含量
    B:温度、有毒气体浓度、氧气含量
    C:温度、可燃气体浓度、氧气含量
    D:有毒气体浓度、温度、可燃气体浓度

    答案:A
    解析:
    当可燃气体传感器检测到危险源对象周围空气中的可燃气体浓度达到阈值时,监控预警系统将及时报警,同时还能根据检测的可燃气体的浓度及气象参数传感器的输出信息,快速绘制出混合气云团在电子地图上的覆盖区域、浓度预测值,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火灾、毒物的进一步扩大。因此,需要动火作业前,应该要检测可燃气体浓度、有毒气体浓度、氧气含量,以避免事故的发生。

  • 第15题:

    人在容器内工作但不动火时,必须做()

    • A、动火分析
    • B、动火分析和氧含量分析
    • C、氧含量分析和毒物分析
    • D、动火分析和有毒气体分析

    正确答案:C

  • 第16题:

    进入电缆隧道110kV林和线电缆检修前,先用吹风机排除(),再用气体检测仪检查隧道内的()及()含量。

    • A、浊气
    • B、易燃易爆
    • C、有毒气体
    • D、积水

    正确答案:A,B,C

  • 第17题:

    为保证安全,特种设备检维修前内部的()。

    • A、易燃、有毒气体应中和
    • B、酸、碱液体应置换
    • C、易燃、有毒气体应置换
    • D、酸、碱液体应中和

    正确答案:C,D

  • 第18题:

    检修前要对设备内的易燃易爆、有毒气体进行置换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9题:

    进入贮存过有害介质的压力容器内检修前,应当()。

    • A、先分析容器内氧含量及有毒易燃气含量
    • B、直接入罐、不需别人监护
    • C、若分析罐内气样不合格而必须进入时可戴过滤式防毒面具
    • D、只分析容器内有毒易燃气体含量

    正确答案:A

  • 第20题:

    当设备内部需要进入人员时,必须进行()监测。

    • A、氧含量
    • B、有毒气体含量
    • C、碳氢含量
    • D、氮气浓度

    正确答案:A,B,C

  • 第21题:

    对易燃、有毒气体的置换,大多采用()等惰性气体作为置换介质,也可采用注水排气法,将易燃、有毒气体排出。设备经置换后,若需要进入其内部工作。还必须再用空气置换惰性气体,以防发生窒息。

    • A、蒸汽
    • B、清水
    • C、氮气

    正确答案:A,C

  • 第22题:

    某化工企业在进行原料储罐检修时,需办理受限空间内动火作业许可。在办理许可时,需要检测的项目是()。

    • A、有毒气体浓度、温度、可燃气体浓度
    • B、温度、有毒气体浓度、氧气含量
    • C、温度、可燃气体浓度、氧气含量
    • D、可燃气体浓度、有毒气体浓度、氧气含量

    正确答案:D

  • 第23题:

    问答题
    具有易燃易爆、助燃、毒性或窒息介质的压力容器,进行内部检修时,其内部气体成分取样分析包括哪些内容﹖

    正确答案: 主要包括:
    (1)易燃气体含量分析。所谓易燃气体是指与空气混合的****下限小于10%,或者****下限之差值大于等于20%的气体。
    (2)含氧量分析。设备内部氧含量18~23%。氧含量小于18%为缺氧环境,不利于容器内部工作人员的供养需要;氧含量大于23%为富氧环境,助燃性较强,不利于防暴。
    (3)有毒气体含量分析。主要以GB5044《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为准。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填空题
    对易燃、有毒气体的置换,大多采用()、()惰性气体作为置换介质,也可采用注水排气法,将易燃、有毒气体排出。设备经置换后,若需要进入其内部工作。还必须再用空气置换惰性气体,以防发生窒息。

    正确答案: 蒸汽,氮气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