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21256-2007《粗钢生产主要工序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是必须遵守的标准,该标准适用于烧结工序(不含球团)、高炉工序、转炉工序单位产品能耗的计算、考核,以及新建设备的能耗控制。电力折标煤系数在当量值条件下(0.1229kgce/kw.h)能耗限额指标要求为( )。A.烧结工序≤56,高炉工序≤446,转炉工序≤0B.烧结工序≤56,高炉工序≤440,转炉工序≤-8C.烧结工序≤60,高炉工序≤430,转炉工序≤0

题目

GB21256-2007《粗钢生产主要工序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是必须遵守的标准,该标准适用于烧结工序(不含球团)、高炉工序、转炉工序单位产品能耗的计算、考核,以及新建设备的能耗控制。电力折标煤系数在当量值条件下(0.1229kgce/kw.h)能耗限额指标要求为( )。

A.烧结工序≤56,高炉工序≤446,转炉工序≤0

B.烧结工序≤56,高炉工序≤440,转炉工序≤-8

C.烧结工序≤60,高炉工序≤430,转炉工序≤0


相似考题
更多“GB21256-2007《粗钢生产主要工序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是必须遵守的标准,该标准适用于烧结工序(不 ”相关问题
  • 第1题:

    在生产某零件的过程中,已知设计尺寸为5mm.生产过程中所允许的误差为(+0.009,-0.009)。某道工序是保证该齿轮上述设计尺寸的最后加工工序,现在需要对该工序的工序能力进行评估。通过对该齿轮产品的随机抽样,经测算,样本平均值和公差在中心重合,样本标准差为s=0.0047。
    可以断定该工序的工序能力为()。

    A.不足
    B.正常
    C.充足
    D.严重不足

    答案:D
    解析:
    工序能力指数判断标准为:Cp>1.67时,工序能力过剩;1.67≥C。>1.33时,工序能力充足;1.33≥Cp>1.00时,工序能力正常;1.001>Cp>0.67时,工序能力不足;Cp≤0.67时,工序能力严重不足。

  • 第2题:

    ()统计汇总产品实耗工时的方法,适用于生产稳定、大批大量生产的企业采用。

    A.按产品投入批量
    B.按产品零件逐道工序
    C.按照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
    D.按照重点产品、重点零部件和主要工序

    答案:C
    解析:
    按照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统计汇总实耗工时的方法,适用于生产稳定、大批大量生产的企业。

  • 第3题:

    6、简述烧结法生产氧化铝的主要工序。


    ①生料浆制备; ②熟料烧结; ③熟料溶出; ④赤泥分离及洗涤; ⑤粗液脱硅; ⑥精液碳分; ⑦氢氧化铝焙烧。

  • 第4题:

    机械手表的一个齿轮设计尺寸为4mm,生产过程中所允许的误差为(+0.007,-0.007)。某道工序是保证该齿轮上述设计尺寸的最后加工工序,现在需要对该工序的工序能力进行评估,通过对该齿轮产品的随即抽样,经测算,样本均值和公差在中心重合,样本标准差为s=0.0047.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工序能力指数过大的处置措施()

    A.降低过程生产能力
    B.更改设计,提高产品的技术要求
    C.修订标准,降低产品的技术要求
    D.提高产品的技术要求

    答案:A,B,D
    解析:
    考察工序能力指数过大的处置措施。

  • 第5题:

    (  )统计汇总产品的时耗工时,适用于生产周期较短,投入批量不大的企业,


    A.按产品投入批量

    B.按产品零件逐道工序

    C.按照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统计

    D.按照重点产品.重点零部件和主要工序

    答案:A
    解析:
    按产品投入批量统计汇总产品的实耗工时,是以一批投入生产的产品为对象,统计其实耗工时数和完成定额工时数。使用本方法,要求各车间按期、按产品批量(一般分工种汇总)分别向厂部报送实耗工时和完成定额工时,厂部凭此登记台账。而车间在填报报表时是凭原始记录直接汇总的。本方法主要适用于生产周期较短、投入批量不大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