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氨的危险特性。

题目
试述氨的危险特性。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氨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反应。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更多“试述氨的危险特性。 ”相关问题
  • 第1题:

    试述柴油的危险特性。


    答:遇明火、高热或与强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力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 第2题:

    试述加温卸氨法的操作步骤?


    参考答案:1)详细检查收氨罐,加温氨罐的有关附件是否完好,并改通流程;2)用于卸车的氨罐应缓慢加温提压,压力不大于0.2MPa,注意加温蒸汽不能开和旱灾大,以免压力速度超高发生爆炸;3)当加温氨罐压力升至1.0-1.2MPa时,随即找开罐的气氨出口阀门,提高槽车压力;4)待槽车压力大于收氨罐压力0.2--0.3MPa时,找开槽车液氨阀门,液氨即压入收氨罐;5)槽车卸完后,向氨水罐卸后,使其压力不大于0.3MPa。

  • 第3题:

    试述氨的形成和代谢?


    答案:
    解析:
    血氨主要来自肠道,肾和骨骼肌生成的氨,但胃肠道是氨进入身体的主要门户。大部分是由尿素经肠道细菌的尿素酶所产生,小部分是食物中的蛋白质被肠道细菌的氨基酸氧化酶分解产生。氨在肠道的吸收主要以非离子型氨(NH3)弥散进入肠黏膜,其吸收率比离子型铵NH+4高许多,游离的NH3有毒性,且能透过血脑屏障,NH4呈盐类形式存在,相对无毒,不能透过血脑屏障,NH3与NH4+的互相转化受PH梯度的影响,当结肠内PH>6时,NH3大量弥散入血;PH<6时,则NH3从血液转大肠腔,随着排泄,肾产氨是通过谷氨酰胺酶分解谷氨酰胺为氨,亦受肾小管液PH的影响。此外骨骼肌和心肌在运动时也能产氨。

  • 第4题:

    试述体内氨的来源和去路。


    正确答案:

    (1)体内氨的来源:①内源性氨,来自氨基酸及其他含氮物在组织内发生的脱氨作用;②外源性氨,由大肠下段的细菌代谢产生,包括腐败作用产生的氨及血液尿素渗入肠道受大肠埃希菌作用而水解产生的氨;③肾小管上皮细胞分泌的氨主要源自谷氨酰胺。(2)体内氨的去路:①在肝内合成尿素为主要去路;②合成非必需氨基酸及其他含氮物;③合成谷氨酰胺;④肾小管泌氨,在酸性条件下生成铵盐(NH4+)随尿排出。

  • 第5题:

    试述氨氧化为硝酸的过程。


    答案:氨氧化为硝酸分两个阶段完成,第--阶段氨氧化为亚硝酸,由亚硝酸细菌进行。其生物化学过程如下:
    NH3NH4OHNH20H
    HNONH(0H)2HN02
    第二阶段亚硝酸进一步氧化为硝酸,由硝酸细菌进行:H0-N=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