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氏定氮法测定配合饲料中的粗蛋白含量,就是测定试样中的含氮量,就是在催化剂的存在下,用()破坏饲料中的有机物,使其转化成硫酸铵。A.浓盐酸B.稀硫酸C.稀盐酸D.浓硫酸

题目

凯氏定氮法测定配合饲料中的粗蛋白含量,就是测定试样中的含氮量,就是在催化剂的存在下,用()破坏饲料中的有机物,使其转化成硫酸铵。

A.浓盐酸

B.稀硫酸

C.稀盐酸

D.浓硫酸


相似考题
更多“凯氏定氮法测定配合饲料中的粗蛋白含量,就是测定试样中的含氮量,就是在催化剂的存在下,用()破坏 ”相关问题
  • 第1题:

    凯氏定氮法测定样品中蛋白质含量时,其蛋白质换算系数为__________。


    正确答案:
    6.25

  • 第2题:

    凯氏定氮法测定饲料中的粗蛋白含量,蒸馏用的氢氧化钠溶液试剂浓度为()。

    A.10%

    B.20%

    C.30%

    D.40%


    正确答案:D

  • 第3题:

    用凯氏定氮法测定某饲料原料的含氮量为4%,则该饲料原料的粗蛋白含量为()。

    • A、4%
    • B、6.25%
    • C、25%
    • D、40%

    正确答案:C

  • 第4题:

    凯氏定氮法测定粗蛋白是用()破坏有机物消煮试样的。

    • A、浓硫酸
    • B、甲酸
    • C、磷酸
    • D、硫酸

    正确答案:A

  • 第5题:

    凯氏定氮法测定饲料中的粗蛋白含量,蒸馏后的吸收液用盐酸标准溶液滴定,溶液由()为终点。

    • A、灰红色变成黄色
    • B、灰红色变成蓝绿色
    • C、蓝绿色变成无色
    • D、蓝绿色变成灰红色

    正确答案:D

  • 第6题:

    凯氏定氮法测定配合饲料中的粗蛋白含量,破坏饲料中的有机物质要用()的火力。

    • A、360~410℃
    • B、260~310℃
    • C、460~510℃
    • D、560~610℃

    正确答案:A

  • 第7题:

    凯氏定氮法测定粮油制品中的粗蛋白含量过程中,蒸馏操作所产生的氨用什么溶液吸收?


    正确答案:凯氏定氮法测定粮油制品中的粗蛋白含量过程中,蒸馏操作所产生的氨用硼酸溶液吸收。

  • 第8题:

    凯氏定氮法测定饲料中的粗蛋白含量,蒸馏用的氢氧化钠溶液试剂浓度为()。

    • A、10%
    • B、20%
    • C、30%
    • D、40%

    正确答案:D

  • 第9题:

    凯氏定氮法测定小麦中的粗蛋白含量,其中氮换算成蛋白质含量的校正因子是多少?


    正确答案:凯氏定氮法测定小麦中的粗蛋白含量,其中氮换算成蛋白质含量的校正因子是5.7。

  • 第10题:

    用凯氏定氮法测定蛋白质的含氮量,称取粗蛋白试样1.658g,将试样中的氮转变为NH3并以25.00mL0.2018mol·L-1的HCl标准溶液吸收,剩余的HCl以0.1600mol·L-1NaOH标准溶液返滴定,用去NaOH溶液9.15mL,计算此粗蛋白试样中氮的质量分数()。


    正确答案:0.03025

  • 第11题:

    问答题
    试述用凯氏定氮法测定饲料中粗蛋白含量的基本原理。

    正确答案: 实验原理:饲料中含氮物质包括纯蛋白质和氨化物(氨化物有氨基酸、酰胺、硝酸盐及铵盐等),两者总称为粗蛋白质。凯氏定氮法的基本原理是用硫酸分试样中蛋白质与氨化物,使它们含氮物都转变成氨气,氨气被浓硫酸吸收变为硫酸铵。硫酸铵在浓碱的作用下放出氨气。通过蒸馏,氨气随汽水顺着冷凝流入硼酸溶液,与之结合成为四硼酸铵,后者用盐酸标准液滴定,即可测定放出的氨氮量。根据氮量,乘以特定系数,一般为6.25,即可得出样本中粗蛋白质含量。
    上述过程中的化学反应如下:
    2CH3CHNH2COOH+13H2SO4→(NH4)2SO4+6CO2↑+12SO2↑+16H2O
    (NH4)2SO4+2NaOH→2NH3↑+2H2O+Na2SO4
    4H3BO3+NH3→NH4HB4O7+5H2O
    NH4HB4O7+HCl+5H2O→NH4Cl+4H3BO3
    实验步骤:分为消化、蒸馏、滴定三个方面,写出测定步骤。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用微量凯氏定氮法测定食物中的氮含量时,如果食物中含氮量为12g,则该食物的蛋白质含量为()
    A

    60g

    B

    72g

    C

    75g

    D

    78g

    E

    80g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凯氏定氮法测定配合饲料中的粗蛋白含量,破坏饲料中的有机物质要用()的火力。

    A.360~410℃

    B.260~310℃

    C.460~510℃

    D.560~610℃


    正确答案:A

  • 第14题:

    凯氏定氮法测定饲料中的粗蛋白含量,是用()代替试样,进行空白实验。

    A.葡萄糖

    B.蔗糖

    C.淀粉

    D.蒸馏水


    正确答案:B

  • 第15题:

    凯氏定氮法测定乳及乳制品中蛋白质含量时,当样品消化澄清透明后,再消化半小时,其目的是破坏()


    正确答案:苯环氨基酸

  • 第16题:

    凯氏定氮法测定饲料中的粗蛋白含量,蒸馏后的吸收液用盐酸标准溶液滴定,溶液由灰红色变成蓝绿色为终点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7题:

    凯氏定氮法测定饲料中的粗蛋白含量,是用()代替试样,进行空白实验。

    • A、葡萄糖
    • B、蔗糖
    • C、淀粉
    • D、蒸馏水

    正确答案:B

  • 第18题:

    在催化剂作用下,用浓硫酸破坏有机物,使含氮物转化成硫酸铵,加入强碱进行蒸馏使氨逸出,用硼酸吸收后,再用酸滴定,测出含氮量,从而计算出()含量。

    • A、粗蛋白
    • B、真蛋白
    • C、纤维素
    • D、粗灰分

    正确答案:A

  • 第19题:

    用微量凯氏定氮法测定食物中的氮含量时,如果食物中含氮量为12g,则该食物的蛋白质含量为()

    • A、60g
    • B、72g
    • C、75g
    • D、78g
    • E、80g

    正确答案:C

  • 第20题:

    凯氏定氮法测定配合饲料中的粗蛋白含量,就是测定试样中的含氮量,就是在催化剂的存在下,用()破坏饲料中的有机物,使其转化成硫酸铵。

    • A、浓盐酸
    • B、稀硫酸
    • C、稀盐酸
    • D、浓硫酸

    正确答案:D

  • 第21题:

    试述用凯氏定氮法测定饲料中粗蛋白含量的基本原理。


    正确答案:实验原理:饲料中含氮物质包括纯蛋白质和氨化物(氨化物有氨基酸、酰胺、硝酸盐及铵盐等),两者总称为粗蛋白质。凯氏定氮法的基本原理是用硫酸分试样中蛋白质与氨化物,使它们含氮物都转变成氨气,氨气被浓硫酸吸收变为硫酸铵。硫酸铵在浓碱的作用下放出氨气。通过蒸馏,氨气随汽水顺着冷凝流入硼酸溶液,与之结合成为四硼酸铵,后者用盐酸标准液滴定,即可测定放出的氨氮量。根据氮量,乘以特定系数,一般为6.25,即可得出样本中粗蛋白质含量。
    上述过程中的化学反应如下:
    2CH3CHNH2COOH+13H2SO4→(NH4)2SO4+6CO2↑+12SO2↑+16H2O
    (NH4)2SO4+2NaOH→2NH3↑+2H2O+Na2SO4
    4H3BO3+NH3→NH4HB4O7+5H2O
    NH4HB4O7+HCl+5H2O→NH4Cl+4H3BO3
    实验步骤:分为消化、蒸馏、滴定三个方面,写出测定步骤。

  • 第22题:

    问答题
    为什么凯氏定氮法测定出的食品中蛋白质含量为粗蛋白含量?

    正确答案: 由于一般蛋白质中含氮量约为16%,故在概略分析中,常用凯氏法测出总氮量,再乘以系数6.25来求得。实际上,它是食品、饲料中含氮化合物的总称,既包括真蛋白又包括非蛋白含氮化合物,后者又可能包括游离氨基酸、嘌呤、吡啶、尿素、硝酸盐和氨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用凯氏定氮法测定某饲料原料的含氮量为4%,则该饲料原料的粗蛋白含量为()。
    A

    4%

    B

    6.25%

    C

    25%

    D

    40%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