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男性患者,30岁。因车祸致大面积撕脱伤,病人口干,神志淡漠,面色苍白,脉搏100次/分,血压90/60mmHg,目前最紧急的措施是A.保证呼吸道通畅 B.采取休克体位 C.给予止痛剂 D.加压包扎 E.静脉输液、输血

题目
急诊男性患者,30岁。因车祸致大面积撕脱伤,病人口干,神志淡漠,面色苍白,脉搏100次/分,血压90/60mmHg,目前最紧急的措施是

A.保证呼吸道通畅
B.采取休克体位
C.给予止痛剂
D.加压包扎
E.静脉输液、输血

相似考题
更多“急诊男性患者,30岁。因车祸致大面积撕脱伤,病人口干,神志淡漠,面色苍白,脉搏100次/分,血压90/60mmHg,目前最紧急的措施是A.保证呼吸道通畅 B.采取休克体位 C.给予止痛剂 D.加压包扎 E.静脉输液、输血”相关问题
  • 第1题:

    (143~144题共用题干)

    某男,40岁,双下肢挤压伤,神志尚清楚,表情淡漠,明显口渴,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脉搏118次/分,血压90/60mmHg,中心静脉压4cmH2O,毛细血管充盈迟缓。血pH为7. 32。

    该病人的情况是

    A.未发生休克

    B.休克代偿期

    C.中度休克

    D.重度休克

    E.虚脱


    正确答案:C
    [解析]据患者神志尚清楚,表情淡漠,明显口渴,面色苍白,皮肤湿冷,心率快,血压低,考虑已发生休克,根据中心静脉压低,毛细血管充盈迟缓,血pH下降,进一步诊断为中度休克。

  • 第2题:

    患者男,32岁。双下肢挤压伤,神志尚清楚,表情淡漠.明显口渴,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脉搏112次/分,血压90/60mmHg,中心静脉压4cmHO毛细血管充盈迟缓。血pH为7.32。应采取的最有效的措施是

    A.应用收缩血管药物

    B.补充血容量

    C.纠正酸中毒

    D.给予强心药物

    E.应用扩张血管药物


    正确答案:B
    1.本题主要考查对休克概念的理解。临床上休克分为代偿期,失代偿期;失代偿期即为休克,又根据休克的程度分为中度和重度。休克的典型临床表现:神志淡漠、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脉搏加快、血压下降、酸中毒(pH7.32)。口渴和中心静脉压低及毛细血管充盈迟缓。表示血容量减少。本患者已具备诊断休克(中度)的条件。其中E.虚脱,仅仅是一过性的低血压表现,患者可出现心悸。面色苍白、脉快,本患者有明确的外伤史。加上典型临床休克的表现,可以排除虚脱。休克代偿期:机体通过收缩周围血管,来保证有效循环血量,主要表现是烦躁、可以口渴、脉搏加快,但多在100次/分左右、血压收缩压正常、周围循环正常、无酸中毒表现,故不能诊断休克代偿期。2.血容量减少。尤其有效循环血量减少,是休克发生的最主要原因,本患者双下肢挤压伤,由于软组织肿胀。血管通透性增加,静脉回流障碍,毒素吸收等原因,会使大量的体液丧失或渗入软组织中,造成血容量减少。32岁,未给心脏病病史,不存在心功能不全问题;未用血管收缩药物,也不存在容量血管过度收缩的条件。脉搏加快、血压下降,中心静脉压低及毛细血管充盈迟缓,均表示严重血容量不足。

  • 第3题:

    对于创伤所致大出血的患者,急救车上采取的一般紧急措施首先为

    A.加压包扎
    B.鼻导管吸氧
    C.立即采取休克体位
    D.保暖
    E.给予镇痛剂

    答案:A
    解析:
    加压包扎可防止血容量的进一步丢失加重休克,在此基础上采取其他措施。

  • 第4题:

    患者,男,32岁,双下肢挤压伤,神志尚清楚,表情淡漠,明显口渴,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脉搏112次/分,血压90/60mmHg(12/8kPa),中心静脉压4cmHO(0.398kPa),毛细血管充盈迟缓,血pH为7.32。

    该患者的情况是
    A.未发生休克
    B.休克代偿期
    C.中度休克
    D.重度休克
    E.虚脱

    答案:C
    解析:
    1.本题考点为休克的诊断和程度。据患者神志尚清楚,表情淡漠,明显口渴,面色苍白,皮肤湿冷,心率快,血压低,考虑已发生休克,根据中心静脉压低,毛细血管充盈迟缓,血pH下降,进一步诊断为中度休克。

  • 第5题:

    对重症颅脑外伤病人的急救措施应该包括( )

    A.测血压、脉搏、呼吸
    B.检查神经系统体征
    C.保持呼吸道通畅
    D.脱水治疗
    E.输血、输液、防止休克

    答案:A,B,C,D,E
    解析:

  • 第6题:

    患者男性,32岁。车祸致双下肢挤压伤,神志尚清楚,表情淡漠,明显口渴,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脉率118次/分,血压90/60mmHg,中心静脉压1mmHg,毛细血管充盈迟缓,血pH值为7.32。

    患者急诊入院后首先应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A.应用收缩血管药
    B.补充血容量
    C.纠正酸中毒
    D.增强心肌收缩力
    E.应用扩血管药物

    答案:B
    解析:
    1.①该患者有发生休克的原因:车祸致双下肢挤压伤;②有发生休克的典型症状:口渴、面色苍白、皮肤湿冷;③根据血压、脉率及毛细血管充盈情况,可判断该患者正处于休克抑制期,即中度休克期。
    2.创伤性休克为低血容量休克,中心静脉压低,因此为血容量不足。
    3.车祸后的伤口为污染创面,而休克可降低患者的抗感染能力,因此应尽早使用。
    4.休克是机体在各种有害因素侵袭下引起的以有效循环血容量骤减,组织灌注不足,细胞代谢紊乱、受损和微循环障碍为特点的病理过程。其关键和始动环节是有效循环血量不足,因此治疗休克最有效和关键的措施为补充血容量。

  • 第7题:

    某男,32岁,双下肢挤压伤,神志尚清楚,表情淡漠,明显口渴,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脉搏112次/分,血压90/60mmHg,中心静脉压4cm(0.398kPa),毛细血管充盈迟缓.血pH为7.32
    应采取的最有效的措施是()
    A.应用收缩血管药物
    B.补充血容量
    C.纠正酸中毒
    D.给予强心药物
    E.应用扩张血管药物


    答案:B
    解析:
    [考点]休克的诊断及治疗
    [分析]根据患者神志尚清楚,表情淡漠,明显口渴,面色苍白,皮肤湿冷,心率快,血压低,考虑已发生休克;根据中心静脉压低(正常值5~10cm,毛细血管充盈迟缓,血pH下降,进一步诊为中度休克.创伤性休克为低血容量性休克,病理生理改变为血容量不足,此时应采取的措施为补充血容量

  • 第8题:

    患者,男性,36岁,左上腹外伤致脾破裂,神志淡漠,面色苍白,四肢湿冷,血压80/60mmHg,脉搏120次/分。

    该患者休克的分期为
    A.微循痉挛期
    B.代偿期
    C.抑制期
    D.微循环扩张期
    E.微循环衰竭期

    答案:C
    解析:
    1.患者脾破裂,致大出血,引起失血性休克。
    2.按休克分期,该患者处于抑制期。
    3.排除法,颅内压降低不属于休克的继发性损害。

  • 第9题:

    患者男性,30岁。双下肢挤压伤,查神志尚清、表情淡漠、口渴、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脉搏112次/分、血压90/67mmHg、中心静脉压3mmHg、pH7.32。

    该病人的情况应该是( )
    A.未发生休克
    B.休克代偿期
    C.中度休克
    D.重度休克
    E.虚脱

    答案:C
    解析:

  • 第10题:

    患者男性,30岁。双下肢挤压伤,查神志尚清、表情淡漠、口渴、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脉搏112次/分、血压90/67mmHg、中心静脉压3mmHg、pH7.32。该病人的情况应该是()。

    • A、未发生休克
    • B、休克代偿期
    • C、中度休克
    • D、重度休克
    • E、虚脱

    正确答案:C

  • 第11题:

    单选题
    患者,男性,40岁。因车祸致大面积撕脱伤,病人口干,神志淡漠,面色苍白,脉搏100次/分,血压88/62mmHg,根据症状判断属于(  )。
    A

    失血性休克

    B

    创伤性休克

    C

    心源性休克

    D

    感染性休克

    E

    过敏性休克


    正确答案: B
    解析:
    由于严重创伤使血液和血浆同时丢失所引起的休克称为创伤性休克。多见于各种严重创伤,如大血管破裂、大范围组织挫伤、大面积撕脱伤、挤压伤、骨折或大手术等。

  • 第12题:

    头皮撕脱伤A.勿用力揉搓,早期冷敷 B.血肿大时,可在48小时后穿刺抽吸,加压包扎

    头皮撕脱伤

    A.勿用力揉搓,早期冷敷

    B.血肿大时,可在48小时后穿刺抽吸,加压包扎

    C.现场应加压包扎,24小时内清创

    D.加压包扎,止血,防休克,妥善保存撕脱的头皮

    E.暂不需处理


    正确答案:D
    头皮撕脱伤者,加压包扎止血、防止休克,保留撕脱的头皮,避免污染。手术应争取在伤后6—8小时内进行清创植皮。对于骨膜已撕脱者,在颅骨外板上多处钻孔达板障,待骨孔内肉芽组织生成后再行植皮。

  • 第13题:

    患者,男,42岁。因车祸致大面积撕脱伤,口干,神志淡漠,面色苍白,脉搏100次/分,血压84/60mmHg。根据症状判断属

    A.创伤性休克
    B.感染性休克
    C.心源性休克
    D.失血性休克
    E.过敏性休克

    答案:A
    解析:
    患者遭受严重创伤,发生了重要脏器损伤、严重出血等情况,使患者有效循环血量锐减,微循环灌注不足,以及创伤后的剧烈疼痛、恐惧等多种因素综合形成的机体代偿失调的综合征成为创伤性休克。创伤性休克较之单纯的失血性休克的病因、病理要更加复杂。

  • 第14题:

    某男,32岁,双下肢挤压伤,神志尚清楚、表情淡漠、明显口渴、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脉搏112次/分,血压90/60mmHg(12/8kPa),中心静脉压4cmHO(0.398kPa),毛细血管充盈迟缓,血pH为7.32。

    该病人的情况是
    A.未发生休克
    B.休克代偿期
    C.中度休克
    D.重度休克
    E.虚脱

    答案:C
    解析:
    1.本题考点为休克的诊断和程度。据患者神志尚清楚,表情淡漠,明显口渴,面色苍白,皮肤湿冷,心率快,血压低,考虑已发生休克;根据中心静脉压低,毛细血管充盈迟缓,血pH下降,进一步诊断为中度休克。
    2.创伤性休克为低血容量休克,中心静脉低,因此为血容量不足。
    3.治疗休克最有效的措施为补充血容量。

  • 第15题:

    患者,男,32岁,双下肢挤压伤,神志尚清楚,表情淡漠,明显口渴,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脉搏112次/分,血压90/60mmHg(12/8kPa),中心静脉压4cmHO(0.398kPa),毛细血管充盈迟缓,血pH为7.32。

    应采取的最有效的措施是
    A.应用收缩血管药物
    B.补充血容量
    C.纠正酸中毒
    D.给予强心药物
    E.应用扩张血管药物

    答案:B
    解析:
    1.本题考点为休克的诊断和程度。据患者神志尚清楚,表情淡漠,明显口渴,面色苍白,皮肤湿冷,心率快,血压低,考虑已发生休克,根据中心静脉压低,毛细血管充盈迟缓,血pH下降,进一步诊断为中度休克。

  • 第16题:

    某男,32岁,双下肢挤压伤,神志尚清楚,表情淡漠。明显口渴,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脉搏112次/分,血压90/60mmHg(12/8kPa),中心静脉压4cmH2O(0.398kPa),毛细血管充盈迟缓。血pH为7.32。
    该病人的情况是

    A. 未发生休克
    B. 休克代偿期
    C. 中度休克
    D. 重度休克
    E、. 虚脱

    答案:C
    解析:

  • 第17题:

    患者男性,32岁。车祸致双下肢挤压伤,神志尚清楚,表情淡漠,明显口渴,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脉率118次/分,血压90/60mmHg,中心静脉压1mmHg,毛细血管充盈迟缓,血pH值为7.32。

    该患者的情况是
    A.未发生休克
    B.休克虚脱期
    C.休克代偿期
    D.中度休克期
    E.重度休克期

    答案:D
    解析:
    1.①该患者有发生休克的原因:车祸致双下肢挤压伤;②有发生休克的典型症状:口渴、面色苍白、皮肤湿冷;③根据血压、脉率及毛细血管充盈情况,可判断该患者正处于休克抑制期,即中度休克期。
    2.创伤性休克为低血容量休克,中心静脉压低,因此为血容量不足。
    3.车祸后的伤口为污染创面,而休克可降低患者的抗感染能力,因此应尽早使用。
    4.休克是机体在各种有害因素侵袭下引起的以有效循环血容量骤减,组织灌注不足,细胞代谢紊乱、受损和微循环障碍为特点的病理过程。其关键和始动环节是有效循环血量不足,因此治疗休克最有效和关键的措施为补充血容量。

  • 第18题:

    某男,32岁,双下肢挤压伤,神志尚清楚,表情淡漠,明显口渴,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脉搏112次/分,血压90/60mmHg,中心静脉压4cmH2O(0.398kPa),毛细血管充盈迟缓。血pH为7.32。
    该病人的情况是

    A.未发生休克
    B.休克代偿期
    C.中度休克
    D.重度休克
    E.虚脱

    答案:C
    解析:
    [考点]休克的诊断及治疗
    [分析]根据患者神志尚清楚,表情淡漠,明显口渴,面色苍白,皮肤湿冷,心率快,血压低,考虑已发生休克;根据中心静脉压低(正常值5~10cmH2O),毛细血管充盈迟缓,血pH下降,进一步诊为中度休克。创伤性休克为低血容量性休克,病理生理改变为血容量不足,此时应采取的措施为补充血容量。

  • 第19题:

    患者,男性,36岁,左上腹外伤致脾破裂,神志淡漠,面色苍白,四肢湿冷,血压80/60mmHg,脉搏120次/分。

    患者的诊断是
    A.失血性休克
    B.过敏性休克
    C.感染性休克
    D.神经源性休克

    答案:A
    解析:
    1.患者脾破裂,致大出血,引起失血性休克。
    2.按休克分期,该患者处于抑制期。
    3.排除法,颅内压降低不属于休克的继发性损害。

  • 第20题:

    患者男性,30岁。双下肢挤压伤,查神志尚清、表情淡漠、口渴、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脉搏112次/分、血压90/67mmHg、中心静脉压3mmHg、pH7.32。

    处理措施最为有效的是( )
    A.缩血管药
    B.扩血管药
    C.纠正酸中毒
    D.强心
    E.扩充血容量

    答案:E
    解析:

  • 第21题:

    女性,30岁。头皮撕脱伤5小时入院。查体:脉搏125次/分,血压80/65mmHg。神志清,表情淡漠,口渴,面色苍白,四肢湿冷,尿少。首先要采取的治疗措施是()

    • A、加压包扎止血
    • B、急诊清创术
    • C、补充血容量
    • D、应用抗生素
    • E、应用止血药

    正确答案:C

  • 第22题:

    单选题
    急诊男性患者,30岁。因车祸致大面积撕脱伤,病人口干,神志淡漠,面色苍白,脉搏100次/分,血压90/60mmHg,目前下列哪项措施最紧急?(  )
    A

    加压包扎

    B

    保证呼吸道通畅

    C

    给予止痛剂

    D

    采取休克体位

    E

    静脉输液、输血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