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68岁。既往冠心病史10余年,吸烟史20余年。夜间睡觉时右小腿肌肉抽搐、疼痛,并逐渐加重,该侧肢端发凉、局部皮肤苍白。查体:足背动脉搏动消失;Buerger征阳性。该患者首要考虑的诊断是()A.深静脉血栓形成B.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营养障碍期)C.动脉硬化性动脉闭塞症D.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局部缺血期)E.急性大动脉炎

题目

患者,男性,68岁。既往冠心病史10余年,吸烟史20余年。夜间睡觉时右小腿肌肉抽搐、疼痛,并逐渐加重,该侧肢端发凉、局部皮肤苍白。查体:足背动脉搏动消失;Buerger征阳性。该患者首要考虑的诊断是()

A.深静脉血栓形成

B.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营养障碍期)

C.动脉硬化性动脉闭塞症

D.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局部缺血期)

E.急性大动脉炎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B

更多“患者,男性,68岁。既往冠心病史10余年,吸烟史20余年。夜间睡觉时右小腿肌肉抽搐、疼痛,并逐渐加重 ”相关问题
  • 第1题:

    男性患者,67岁。反复咳嗽、咳痰10余年。活动后气短3年,有吸烟史30余年,对诊断最有意义的检查是

    A、血气分析

    B、心电图

    C、肺通气灌注扫描

    D、肺部CT

    E、肺功能检查


    参考答案:E

  • 第2题:

    男性,50岁。行走时右小腿和足部出现间歇性疼痛1年余。近3个月夜间呈持续性疼痛,足趾呈紫黑色、干冷。有吸烟史30余年,每日2包。该患者不应选择的治疗措施是

    A:热疗
    B:严格戒烟
    C:给予扩血管药物
    D:手术治疗
    E:高压氧舱治疗

    答案:A
    解析:
    根据患者临床表现,考虑为动脉硬化闭塞症。非手术治疗主要目的为降低血脂,改善高凝状态,扩张血管与促进侧支循环,方法有控制体重、禁烟、适量锻炼、用抗血小板聚集及扩血管药物、高压氧舱治疗等。手术治疗可重建动脉通路。因肢体缺血,感觉神经病变,可引起肢体冷热感觉异常或丧失,故禁用热疗。

  • 第3题:

    男性,56岁,有吸烟史20余年,并有慢性咳嗽、咳痰15年,近年出现呼吸困难并逐渐加重,其最可能的诊断是

    A.上呼吸道感染
    B.慢性支气管炎
    C.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D.肺脓肿
    E.大叶性肺炎

    答案:C
    解析: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最常见的病因是慢性支气管炎。该患者有吸烟史、慢性支气管炎史,加上逐渐加重的呼吸困难,均符合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特点。

  • 第4题:

    患者男性,50岁。行走时右小腿和足部出现间歇性疼痛2年余。近2个月夜间呈持续性疼痛,足趾呈紫黑色、干冷。有吸烟史30余年,每日3包。下列治疗措施不适合该患者的是

    A、高压氧舱治疗
    B、严格戒烟
    C、手术治疗
    D、热疗
    E、给予止痛剂及镇静剂

    答案:D
    解析:
    患者为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其治疗不应使用热疗,以免组织需氧量增加而加重症状。应严格戒烟,防止受冷、受潮和外伤,疼痛严重者可应用止痛剂及镇痛剂。

  • 第5题:

    患者,男性,68岁。既往冠心病史10余年,吸烟史20余年,夜间睡觉时右小腿肌肉抽搐、疼痛,并逐渐加重,该侧肢端发凉、局部皮肤苍白。查体:足背动脉搏动消失;Buerger征阳性;该患者首要考虑的诊断是

    A.深静脉血栓形成
    B.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营养障碍期)
    C.动脉硬化性动脉闭塞症
    D.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局部缺血期)
    E.急性大动脉炎

    答案:B
    解析: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营养障碍期表现为血管痉挛继续加重,动脉阻塞后出现静息痛、肌肉抽搐,尤以夜间明显。患肢胫后动脉和足背动脉搏动消失;Buerger征阳性。【该题针对“专业知识-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临床表现、治疗要点”知识点进行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