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26岁。淋雨后突然寒战高热、全身肌肉酸痛、干咳、胸痛。体检:面色苍白、口唇微绀、表情淡漠。T 39.8℃.R 28次/分,BP 90/60mmHg。护士应警惕患者病情恶化,并应特别注意观察A、体温变化B、心率改变C、血压改变D、肺部体征的改变E、呼吸系统症状变化

题目
患者男,26岁。淋雨后突然寒战高热、全身肌肉酸痛、干咳、胸痛。体检:面色苍白、口唇微绀、表情淡漠。T 39.8℃.R 28次/分,BP 90/60mmHg。护士应警惕患者病情恶化,并应特别注意观察

A、体温变化

B、心率改变

C、血压改变

D、肺部体征的改变

E、呼吸系统症状变化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参考答案:C
更多“患者男,26岁。淋雨后突然寒战高热、全身肌肉酸痛、干咳、胸痛。体检:面色苍白、口唇微绀、表情淡漠。T 39.8℃.R 28次/分,BP 90/60mmHg。护士应警惕患者病情恶化,并应特别注意观察 ”相关问题
  • 第1题:

    根据下列材料,请回答 143~145 题:

    男,21岁。淋雨后出现寒战、高热、呼吸困难、尿量减少1天来急诊。查体:T39.8℃,R34次/分,BP80/60mmHg。神志恍惚,呼吸急促,口唇发绀,右下肺叩诊呈浊音,可闻及支气管呼吸音。心率130次/分,律齐。血白细胞计数18.6×109/L,中性粒细胞0.91。

    第 143 题 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肺炎克雷伯杆菌肺炎

    B.肺炎支原体肺炎

    C.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

    D.干酪性肺炎

    E.肺炎链球菌肺炎


    正确答案:E

  • 第2题:

    ( 81~82 题共用题于)

    某女性患者,50岁,因腹痛、寒战高热、恶心呕吐及黄疸2天入院,查体:T40℃、P200次/分、R30次/分,BP90/50mmHg,表情淡漠,剑突下压痛明显,白细胞55×109/L。诊断为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休克。{Page}第 81 题 在抗休克的同时,应首先采取的治疗措施为( )


    正确答案:C

  • 第3题:

    患者,男性,25岁。突然畏寒、发热伴胸痛1天,胸透见右中肺有大片炎性阴影,诊断为肺炎球菌性肺炎。若患者T40.5℃,脉搏细弱,血压90/60mmHg,在观察病情中应特别警惕发生

    A:晕厥
    B:昏迷
    C:心律失常
    D:休克
    E:惊厥

    答案:D
    解析:
    肺炎球菌性肺炎患者T40.5℃,为高热,同时脉搏细弱,血压90/60mmHg,故应特别警惕发生感染性休克。

  • 第4题:

    患者男性,25岁。突然畏寒、发热伴胸痛1天,胸透见右中肺有大片炎性阴影,诊断为肺炎球菌性肺炎。若患者T40.5℃,脉搏细弱,血压90/60mmHg,在观察病情中特别警惕发生

    A、肝性脑病
    B、心律失常
    C、休克型肺炎
    D、高热惊厥
    E、肺性脑病

    答案:C
    解析:
    由题干提示,患者“T40.5℃,脉搏细弱,血压90/60mmHg”应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和神志、尿量的变化,警惕发生休克中毒型肺炎的可能。

  • 第5题:

    患者,男,25岁,大叶性肺炎。护士测量生命体征显示体温40℃,脉搏细弱,血压90/60mmHg。该护士应特别警惕患者可能发生哪种病情变化

    A:惊厥
    B:咯血
    C:谵妄
    D:室性期前收缩
    E:休克

    答案:E
    解析:
    大叶性肺炎患者出现高热、脉搏细弱,血压降低,在观察病情时应特别警惕发生休克。

  • 第6题:

    患者,男,22岁,患者因淋雨出现寒战、高热、肌肉酸痛半日来诊,右胸放射至右肩,呼吸时加重。查体:体温39.5℃,血压90/60mmHg,脉搏95次/分;右下肺语音震颤增强,呼吸音粗,可闻及湿啰音。

    该患者24小时体温波动在39.0℃~39.8℃(之间),发热的热型是( )
    A.弛张热
    B.间歇热
    C.稽留热
    D.回归热
    E.波状热

    答案:C
    解析:
    1.稽留热多为高热,体温常在39℃以上,昼夜间体温变动范围较小,一般上午体温较下午低,但24小时内波动幅度不超过1℃,可持续数天或数周,体温可渐退或骤退,临床上常见于大叶性肺炎、伤寒、副伤寒、斑疹伤寒、恙虫病等急性传染病的疾期。
    2.血沉标本应注入抗凝试管。
    3.同时抽取不同种类的血标本时,一般注入容器的顺序:血培养瓶-抗凝管-干燥试管。

  • 第7题:

    患者,女,20岁。作静脉胆道造影检查时,出现意识淡漠,心悸、出冷汗,口唇发钳,面色苍白,HR110次/分,R25次/分,BP60/4mmHg,应首先选用()。

    • A、多巴胺
    • B、地塞米松
    • C、异丙嗪
    • D、肾上腺素
    • E、钙剂

    正确答案:D

  • 第8题:

    患者,男,28岁,平素体健。淋雨后发热、咳嗽、咳痰,患者出现全身肌肉酸痛、胸痛等全身中毒症状,诊断为肺炎链球菌肺炎,护士在观察病情时,应特别警惕发生()。

    • A、胸膜炎
    • B、心包炎
    • C、休克
    • D、脓胸
    • E、脑膜炎

    正确答案:C

  • 第9题:

    张先生,25岁,淋雨后突然寒战、高热、咳嗽、胸痛3天,伴呼吸困难,口唇微绀1天入院引起该病人发热的原因是()

    • A、感染
    • B、变态反应
    • C、无菌性坏死物质吸收
    • D、自主神经功能失调
    • E、内分泌代谢紊乱

    正确答案:A

  • 第10题:

    问答题
    案分析题  患者,男,63岁,因寒战、发热3天,咳铁锈色痰、胸痛1天,伴全身不适、嗜睡、表情淡漠、极度乏力、尿少,急诊入院。体检:T 38.3℃,BP 70/50mmHg,P 120次/分,R 30次/分,神清,皮肤湿冷、口唇稍发紫,左下肺听诊可闻湿啰音及管状呼吸音,心率120次/分,腹(一)。  问题:  (1)写出该病人最有可能的医疗诊断。  (2)写出常用的护理诊断。  (3)怎样对病人及家属进行健康指导?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某女性患者,50岁。因腹痛、寒战高热、恶心呕吐及黄疸2天入院,查体:T40℃、P120次/分、R30次/分,BP90/50mmHg,表情淡漠,剑突下压痛明显,白细胞55.0×109/L,诊断为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休克。在抗休克的同时,应首先采取的治疗措施为()。
    A

    吸氧

    B

    降温

    C

    行胆管切开引流术

    D

    纠正酸碱平衡紊乱

    E

    输血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患者,男,55岁。肝硬化病史6年,黑便l周,呕血1天入院治疗。体检:面色苍白,精神不振,T 38.2℃,P 120次/分,R 25次/分.BP 90/60mmHg。该患者目前存在的最主要的护理问题是
    A

    潜在并发症:上消化道出血

    B

    活动无耐力

    C

    体液不足

    D

    体温过高

    E

    有受伤的危险


    正确答案: C
    解析:

  • 第13题:

    患者,男性,60岁。肺心病,下肢水肿,口唇发绀,呈端坐呼吸,护理人员应特别注意观察患者病情变化。为警惕患者肺性脑病的发生,还应注意观察A、体温变化

    B、血电解质

    C、血气分析

    D、皮肤颜色

    E、睡眠

    护理人员应重点观察患者的A、瞳孔

    B、24小时尿量

    C、饮食状况

    D、输液情况

    E、呼吸、血压、脉搏变化


    参考答案:问题 1 答案:C


    问题 2 答案:E

  • 第14题:

    患者,女,50岁,因腹痛,寒战、高热,恶心、呕吐及黄疸2天入院,查体:T 40℃、P l20次/分、R 30次/分、BP 90/50 mmH9,表情淡漠,剑突下压痛明显,白细胞55×109/L,诊断为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休克。

    此患者属于哪一类休克

    A.感染性休克

    B.过敏性休克

    C.创伤性休克

    D.失血性休克

    E.心源性休克


    正确答案:A
    结合题干,可以看出此患者为感染性休克。

  • 第15题:

    患者男,26岁。淋雨后突然寒战高热、全身肌肉酸痛、干咳、胸痛。体检:面色苍白、口唇微绀、表情淡漠。T 39.8℃.R 28次/分,BP 90/60mmHg。护士应警惕患者病情恶化,并应特别注意观察

    A.体温变化
    B.心率改变
    C.血压改变
    D.肺部体征的改变
    E.呼吸系统症状变化

    答案:C
    解析:
    根据病史,患者临床可诊断为肺炎球菌肺炎。因此在观察病情时,护士应特别观察的是血压变化,及时发现感染性休克的征象。

  • 第16题:

    共用题干
    患者男性,60岁。肺心病,下肢水肿,口唇发绀,呈端坐呼吸,护理人员应特别注意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为警惕患者肺性脑病的发生,还应注意观察
    A:体温变化
    B:血电解质
    C:血气分析
    D:皮肤颜色
    E:睡眠

    答案:C
    解析:
    对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应重点观察其呼吸、血压、脉搏的变化。

  • 第17题:

    共用题干
    患者,男,22岁,患者因淋雨出现寒战、高热、肌肉酸痛半日来诊,右胸放射至右肩,呼吸时加重。查体:体温39.5℃,血压90/60mmHg,脉搏95次/分;右下肺语音震颤增强,呼吸音粗,可闻及湿啰音。

    该患者24小时体温波动在39.0℃~39.8℃(之间),发热的热型是
    A:弛张热
    B:间歇热
    C:稽留热
    D:回归热
    E:波状热

    答案:C
    解析:
    稽留热多为高热,体温常在39℃以上,昼夜间体温变动范围较小,一般上午体温较下午低,但24小时内波动幅度不超过1℃,可持续数天或数周,体温可渐退或骤退,临床上常见于大叶性肺炎、伤寒、副伤寒、斑疹伤寒、恙虫病等急性传染病的极期。
    血沉标本应注入抗凝试管。
    同时抽取不同种类的血标本时,一般注入容器的顺序:血培养瓶一抗凝管一干燥试管。

  • 第18题:

    患者男性,45岁,有胆囊结石史,突然出现寒战高热,恶心呕吐,黄疸,查体:T:39.2度,P:120次/分,呼吸急促:BP:80/60mmHg,神志淡漠,尿少,首要的措施是()。

    • A、联合使用抗生素
    • B、地塞米松缓慢静脉注射
    • C、快速输入平衡盐溶液
    • D、给予物理降温

    正确答案:C

  • 第19题:

    患者,男,26岁。淋雨后突然寒战高热、全身肌肉酸痛、干咳、胸痛。体检:面色苍白、口唇微绀、表情淡漠。T39.8℃,R28次/分,血压90/60mmHg。护士应警惕患者病情恶化,并应特别注意观察()。

    • A、体温变化
    • B、心率改变
    • C、血压改变
    • D、肺部体征的改变
    • E、呼吸系统症状变化

    正确答案:C

  • 第20题:

    张先生,25岁,淋雨后突然寒战、高热、咳嗽、胸痛3天,伴呼吸困难,口唇微绀1天入院最可能的病因是()

    • A、急性支气管炎
    • B、支气管哮喘
    • C、肺炎球菌肺炎
    • D、肺结核
    • E、肺脓肿

    正确答案:C

  • 第21题:

    患者,女,53岁。阵发性腹部绞痛2天入院,入院诊断胆道结石。入院后2小时,患者表情淡漠,意识恍惚。查体:T39.2℃,P116次/分,BP80/60mmHg(10.6/8kPa),全身皮肤轻度黄染,右上腹部肌紧张、深压痛。血白细胞计数22×109/L。“T”形管拔除前,应先试行夹管1~2天并注意重点观察()。

    • A、腹痛、血压、意识
    • B、血压、意识、体温
    • C、腹痛、体温、黄疸
    • D、体温、血压、黄疸
    • E、腹痛、血压、体温

    正确答案:C

  • 第22题:

    单选题
    患者,男,26岁。淋雨后突然寒战高热、全身17:06:45肌肉酸痛、干咳、胸痛。体检:面色苍白、口唇微绀、表情淡漠。T39.8°C,R28次/分,血压90/60mmhg。护士应警惕患者病情恶化,并应特别注意观察
    A

    体温变化

    B

    心率改变

    C

    血压改变

    D

    肺部体征的改变

    E

    呼吸系统症状变化


    正确答案: D
    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患者,男,28岁,平素体健。淋雨后发热、咳嗽、咳痰,患者出现全身肌肉酸痛、胸痛等全身中毒症状,诊断为肺炎链球菌肺炎,护士在观察病情时,应特别警惕发生()。
    A

    胸膜炎

    B

    心包炎

    C

    休克

    D

    脓胸

    E

    脑膜炎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