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选的处理方法为A.静脉输入10%葡萄糖溶液B.立即用10%葡萄糖酸钙5~10ml加10%葡萄糖稀释后缓慢静注C.立即静注地西泮,再用10%葡萄糖酸钙缓慢静注D.立即肌注维生素D 30万IUE.给予20%甘露醇降颅压

题目

首选的处理方法为

A.静脉输入10%葡萄糖溶液

B.立即用10%葡萄糖酸钙5~10ml加10%葡萄糖稀释后缓慢静注

C.立即静注地西泮,再用10%葡萄糖酸钙缓慢静注

D.立即肌注维生素D 30万IU

E.给予20%甘露醇降颅压


相似考题
更多“首选的处理方法为A.静脉输入10%葡萄糖溶液 B.立即用10%葡萄糖酸钙5~10ml加10%葡萄糖稀 ”相关问题
  • 第1题:

    首选的处理方法为

    A.静脉输入10%葡萄糖溶液

    B.立即用l0%葡萄糖酸钙5~10 ml加葡萄糖稀释后缓慢静注

    C.立即静注地西泮(安定),再用10%葡萄糖酸钙5~10 rnl加葡萄糖稀释后缓慢静注

    D.立即肌注维生素D 320万u

    E.给予20%甘露醇降颅压


    正确答案:C

  • 第2题:

    首选的处理方法为

    A.静脉滴注10%葡萄糖溶液

    B.立即用10%葡萄糖酸钙5~10ml加10%葡萄糖稀释后缓慢静脉推注

    C.立即静脉滴注地西泮,再用10%葡萄糖酸钙5~10ml加10%葡萄糖稀释后缓慢静脉推注

    D.立即肌内注射维生素D320万单位

    E.给予20%甘露醇降颅压


    正确答案:C
    该患儿喂养史中有未能按时添加辅食,并且存在颅骨软化的表现,因此初步判断可能为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首先需要为患儿止惊,地西泮为首选药物。其次应为患儿补充钙剂,用10%葡萄糖酸钙5~10ml加10%葡萄糖稀释后缓慢静注。

  • 第3题:

    首选的处理方法为

    A:立即用10%葡萄糖酸钙5~10ml加10%葡萄糖稀释后缓慢静注
    B:立即静注地西泮,再用10%葡萄糖酸钙5~10ml加10%葡萄糖稀释后缓慢静注
    C:立即肌注维生素D320万U
    D:给予20%甘露醇
    E:给予敏感抗生素

    答案:A
    解析:
    【考点】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的治疗要点【精析】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抽搐症首选10%葡萄糖酸钙5~l0ml加l0%葡萄糖稀释后缓慢静注,谨防引起心搏骤停。【避错】本题部分考生易选B,认为先给地西泮(安定)可以让患儿安静下来,这是不对的,由于患儿的所有表现都是由于缺乏维生素D引起的,因此,首选10%葡萄糖酸钙5~10ml加10%葡萄糖稀释后缓慢静注。@##

  • 第4题:

    首选的处理方法为

    A.静脉输入10%葡萄糖溶液

    B.立即用10%葡萄糖酸钙5~10ml加葡萄糖稀释后缓慢静注

    C.立即静注地西泮(安定),再用10%葡萄糖酸钙5~10ml加葡萄糖稀释后缓慢静注

    D.立即肌注维生素D320万U

    E.给予20%甘露醇降颅压


    正确答案:C

  • 第5题:

    患儿男,6个月。突然发生四肢抽动,持续3分钟,人工喂养,未加辅食。查体:体温37.5℃,颈软,前囟2~2.5cm,枕部有乒乓感,神经系统检查(-)。

    首选的处理方法为
    A.立即用10%葡萄糖酸钙5~10ml加入10%葡萄糖稀释后缓慢静注
    B.立即静注地西泮,再用10%葡萄糖酸钙5~10ml加10%葡萄糖稀释后缓慢静注
    C.立即肌注维生素D320万U
    D.给予20%甘露醇
    E.给予敏感抗生素

    答案:B
    解析:
    1.患儿颈软,神经系统检查(-),体温37.5℃可排除选项A、B、C选项,低血糖时体温偏低,所以选项D也可排除;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符合题干描述的症状,故选E。解题关键: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多见于6个月以内的小婴儿。主要是由于维生素D缺乏,血钙降低导致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出现惊厥、喉痉挛或手足抽搐等症状。三种症状中以无热惊厥为最常见。
    2.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首选的处理方法为紧急抢救和钙剂治疗,本患儿已经出现四肢抽动,表明发生惊厥,应用地西泮0.1~0.3mg/kg肌肉或静脉注射控制惊厥,同时应给10%葡萄糖酸钙5~10ml加入10%~25%葡萄糖液10~20ml,缓慢静脉注射(10分钟以上),不可皮下或肌内注射以免造成局部组织坏死。故选B。解题关键: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的血清离子钙降低是引起惊厥、喉痉挛、手足抽搐的直接原因,急救要抗惊厥并迅速补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