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儿男性,1岁2个月,发热、咳嗽、气急三天入院,体温39.7℃,呼吸34次/分。小儿肺炎时,室内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是()。A.室温14℃~18℃,相对湿度45%B.室温16℃~20℃,相对湿度55%C.室温18℃~22℃,相对湿度60%D.室温22℃~24℃,相对湿度70%E.室温24℃~28℃,相对湿度75%

题目
患儿男性,1岁2个月,发热、咳嗽、气急三天入院,体温39.7℃,呼吸34次/分。小儿肺炎时,室内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是()。

A.室温14℃~18℃,相对湿度45%

B.室温16℃~20℃,相对湿度55%

C.室温18℃~22℃,相对湿度60%

D.室温22℃~24℃,相对湿度70%

E.室温24℃~28℃,相对湿度75%


相似考题
更多“患儿男性,1岁2个月,发热、咳嗽、气急三天入院,体温39.7℃,呼吸34次/分。小儿肺炎时,室内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是()。 ”相关问题
  • 第1题:

    患儿,3岁,发热、咳嗽、呼吸急促1天,以肺炎收入院。护士采取的措施,不正确的是

    A.必要时吸氧
    B.多饮水,湿化痰液
    C.卧床休息,平卧位
    D.保持室内适宜温湿度
    E.烦躁不安时及时给予镇静处理

    答案:C
    解析:
    肺炎患儿的护理:1.应卧床休息,呼吸急促,应取半卧位。2.病室要求空气要新鲜,温度达18~20℃,湿度为60%,环境要清洁舒适,开窗通风时应注意给病人保暖,防止受凉。3.对于气急,呼吸困难,紫绀的患者,应给予半卧位吸氧(C错)。4.保持呼吸道通畅,多饮水可稀释痰液。5.烦躁不安时及时给予镇静处理,保证充足的休息。故答案为C。

  • 第2题:

    患儿女,2岁。发热、咳嗽1周,气急4小时。胸部X线检查证实为支气管肺炎,今收住院。与此患儿护理措施不相符的是

    A.提供适宜的安静温度和湿度
    B.主动关怀患儿及其家属
    C.进行各项护理操作前要做好解释工作
    D.约束小儿以保证小儿安静休息
    E.病室布置应适合小儿心理发育

    答案:D
    解析:
    1、要注重生活调理:患支气管肺炎的患儿应当卧床休息,但不是约束患者,要让孩子保持稳定的情绪,以免增加氧耗量。2、进行各项护理操作前要做好解释工作,以减少纠纷,增加配合度。3、患儿所住房间要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最适宜的温度是18-22℃。房间的湿度应保持在50%左右。3、主动关怀患儿及其家属,了解患者的情况。4、病室布置应适合小儿心理发育,要让孩子保持稳定的情绪,以免增加氧耗量。故答案为D。

  • 第3题:

    女,8个月。因发热,咳嗽咳痰2天,气急伴发绀2小时入院。体检:体温38.9℃,呼吸80次/分,双肺闻及细湿啰音,心率180次/分,心音低钝,肝肋下4cm。

    该患儿的临床诊断可能是
    A.毛细支气管炎
    B.腺病毒肺炎
    C.支原体肺炎
    D.支气管肺炎并心力衰竭
    E.肺炎合并中毒性脑炎

    答案:D
    解析:

  • 第4题:

    患儿,10个月。以发热、咳嗽、气促收入院。入院后查体:体温39.5℃,脉搏150次/分,呼吸50次/分,口唇发绀,肺部听诊有细湿啰音,诊断为肺炎。

    该患儿入院时,对其家长的健康指导特别重要的是
    A.介绍肺炎的病因
    B.指导合理喂养
    C.说明保持患儿安静的重要性
    D.示范帮助患儿翻身的操作
    E.讲解肺炎的预防

    答案:C
    解析:
    1.体温升高与肺部感染有关,监测体温超过38.5℃时给予物理降温,主要目的是预防高热惊厥,故而选A。解题关键:密切关注患儿体温,因体温的升高常能预示着病情的加重或提示发生并发症。
    2.护士会置患儿于半卧位或抬高床头,尽量避免患儿哭闹,减少氧的消耗,故而正确答案选C。解题关键:保持患儿安静,可以保证气体交换通畅,防止病情进展。
    3.若出现剧烈咳嗽、呼吸困难、胸痛、脉率加快、烦躁不安、患侧呼吸运动受限等,考虑并发脓胸或脓气胸的可能,是病情突然加重表现,故而选D。解题关键: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发现并发症。

  • 第5题:

    共用题干
    女,8个月。因发热,咳嗽咳痰2天,气急伴发绀2小时入院。体检:体温38.9℃,呼吸80次/分,双肺闻及细湿啰音,心率180次/分,心音低钝,肝肋下4cm。

    该患儿的临床诊断可能是
    A:毛细支气管炎
    B:腺病毒肺炎
    C:支原体肺炎
    D:支气管肺炎并心力衰竭
    E:肺炎合并中毒性脑炎

    答案:D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