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1:基础工程施工中,遇未探明的地下障碍物。施工单位按变更的施工方案处理该障碍物既增加了已有措施项 目的费用,又新增了措施项目,并造成工程延期。 事件2:事件1发生后,为确保工程按原合同工期竣工,建设单位要求施工单位加快施工。为此,施工单位向项目监理机构提出补偿赶工费的要求。 问题: 1.事件1中,处理地下障碍物对已有措施项目增加的措施费应如何调整?新增措施项目的措施费应如何调整? 2.事件2中,项目监理机构是否应批准施工单位的费用补偿要求?说明理由。

题目
 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1:基础工程施工中,遇未探明的地下障碍物。施工单位按变更的施工方案处理该障碍物既增加了已有措施项
目的费用,又新增了措施项目,并造成工程延期。
事件2:事件1发生后,为确保工程按原合同工期竣工,建设单位要求施工单位加快施工。为此,施工单位向项目监理机构提出补偿赶工费的要求。
问题:
1.事件1中,处理地下障碍物对已有措施项目增加的措施费应如何调整?新增措施项目的措施费应如何调整?
2.事件2中,项目监理机构是否应批准施工单位的费用补偿要求?说明理由。


相似考题
更多“ 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相关问题
  • 第1题:

     某工程,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按照《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GF-2013-0201)签订了合同,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1:设计单位修改图纸使局部工程量发生变化,造价增加28万元。施工单位按批准后的修改图纸完成工程施工后的第30天,经项目监理机构向建设单位提交增加合同价款28万元的申请报告。
    问题:
    1.事件1中,项目监理机构是否应同意增加28万元合同价款?说明理由。


    答案:
    解析:
    1.事件1中,项目监理机构不同意施工单位增加28万元合同价款的申请。
      理由:施工单位未在合同规定的有效期内提出合同价款调增要求。

  • 第2题:

    某工程,实施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2:项目监理机构编制监理规划时初步确定的内容包括:工程概况;监理工作的范围、内容、目标;监理工作依据;工程质量控制;工程造价控制;工程进度控制;合同与信息管理;监理工作设施。总监理工程师审查时认为,监理规划还应补充有关内容。
    事件3:工程施工过程中,因建设单位原因发生工程变更导致监理工作内容发生重大变化,项目监理机构组织修改了监理规划。
    事件4:专业监理工程师现场巡视时发现,施工单位在某工程部位施工过程中采用了一种新工艺,要求施工单位报送该新工艺的相关资料。
    问题:
    2.事件2中,监理规划还应补充哪些内容?
    3.事件3中,写出监理规划的修改及报批程序。
    4.写出专业监理工程师对事件4的后续处理程序。


    答案:
    解析:
    2.事件2中,监理规划还应补充的内容:监理组织形式、人员配备及进退场计划、监理人员岗位职责;监理工作制
    度;安全生产管理的监理工作;组织协调。
    3.事件3中,监理规划的修改及报批程序如下:
    (1)由总监理工程师组织专业监理工程师修改;
    (2)经工程监理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批
    4.专业监理工程师对事件4的后续处理程序如下:
    (1)审查施工单位报送的新工艺的质量认证材料和相关验收标准的适用性;
    (2)必要时,应要求施工单位组织专题论证;
    (3)审查合格后报总监理工程师签认。

  • 第3题:

    某土石围堰在建设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2:上游围堰背水侧发生管涌,施工单位在管涌出口处采用反滤层压盖进行处理。反滤盖层材料包括:块石、大石子、小石子、粗砂等,如图所示。

    问题:分别指出图中1、2、3 所代表的材料名称。


    答案:
    解析:
    ①为大石子,②为小石子,③为粗砂。

  • 第4题:

    某施工单位中标一水闸工程。工程所在地区的主汛期为7~10 月份,承包人发包人签订了施工合同。
    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三:混凝土浇筑振捣完成后,承包人发现混凝土出现了集料下沉、砂浆上翻的离析现象。
    问题:出现这种现象说明混凝土发生了什么状况?混凝土振实可根据什么现象来判断?


    答案:
    解析:
    出现这种现象说明混凝土发生了过振。
    混凝土振实可根据以下现象来判断:混凝土表面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表面出现一层薄而均匀的水泥浆。

  • 第5题:

    某施工单位中标一碾压混凝土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施工单位确认的碾压混凝土坝施工工艺程序为:铺设初浇层砂浆、入仓、平仓、振动压实机压实。
    问题: 施工单位确认的施工工艺顺序是否正确?若不正确,还应包括哪些工艺?


    答案:
    解析:
    施工单位确认的施工工艺顺序不正确。
    还应包括振动切缝机切缝、沿缝无振碾压两遍。

  • 第6题:

    某水利部直属水闸工程施工。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二:本工程中闸墩混凝土工程混凝土外观质量检查为一个工序,质量评定表如下所示问题:

    1.根据事件二,填写表格中A、B、C、D 所代表的名称或数据。
    2.说明事件二中施工单位自评优良是否合理?若不合理,说明理由。


    答案:
    解析:
    1. A:77.8;B:最小为75.0%;C:监理单位复核意见。
    2.施工单位自评优良不合理。
    理由:工序达到优良的标准是主控项目100%合格,一般项目逐项检验点合格率不低于90%,此工序一般项目逐项检验点合格率为不低于75.0%<90%,所以不能自评为优良。

  • 第7题:

    某公路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4项事件:事件1:在基础开挖过程中,个别部位实际土质与业主在招标时提供的《参考资料》中给定地质资料不符,造成施工费用增加2.5万元,相应工序的持续时间增加了4天;事件2:施工单位为了保证质量,扩大了基坑底面尺寸,造成开挖量增加导致费用增加3.0万元,相应工序的持续时间增加了3天;事件3:在基础砌筑过程中,因业主提供的施工图纸有误,实际工程量增加3.8万元,相应工序的持续时间增加了2天;事件4:当年进入雨季施工,恰逢30年一遇的大暴雨,造成停工损失2.5万元,工期增加了4天。在以上事件中,除第4项外,其余工序均未发生在关键线路上,并对总工期无影响。针对上述事件,施工单位按照合同规定提出如下索赔要求:(1)增加合同工期13天;(2)增加费用11.8万元。
    【问题】1.施工单位针对施工过程中所发生的上述事件提出的费用索赔和工期索赔是否成立?为什么?


    答案:
    解析:
    1.事件1:施工单位针对事件1所提出的费用索赔和工期索赔均不成立。因为业主提供的《参考资料》不构成合同文件,对于业主提供的《参考资料》施工单位应对他自己就该资料的解释、推论和使用负责,这是承包人应承担的风险。事件2:施工单位针对事件2所提出的费用索赔和工期索赔均不成立。因为扩大基坑底面尺寸并非是监理工程师下达变更指令所致,该工作属于承包人采取的质量保证措施。事件3:施工单位针对事件3所提出的费用索赔成立,因为这是由于业主提供的施工图纸有误。工期索赔不成立,因该延误未发生在关键线路上,对总工期并无影响。事件4:施工单位针对事件4所提出的费用索赔不成立,工期索赔成立。因为该事件是由于异常恶劣的气候条件造成的,承包人不应得到费用补偿。

  • 第8题:

    某国际工程防坡堤建设项目采用FIDIC施工合同条件,在施工过程中,陆续发生了如下索赔事件,问工程师应如何处理?


    正确答案:(1)在施工过程中,工程所在国发生了大规模的政治活动,导致工程被迫暂停,承包商要求索赔工期20天(2)复工后,承包商为了加快进度未得到工程师批准要求员工加班,事后以赶工为由向雇主索赔加班费10万元
    (3)加班期间,员工多次罢工,造成承包商损失,承包商以员工为当地员工并非其本*公司带来人员为由,要求索赔工期10天,费用5万元

  • 第9题:

    问答题
    【背景资料】 某建筑工程,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按《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GF—2013—0201)签订了施工合同,在施工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1: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单位遗失工程某部位设计图纸,施工人员凭经验施工,现场监理员发现时,该部位的施工已经完毕。监理员报告了总监理工程师,总监理工程师到现场后,指令施工单位暂停施工,并报告建设单位。建设单位要求设计单位对该部位结构进行核算。经设计单位核算,该部位结构能够满足安全和使用功能的要求,设计单位电话告知建设单位,可以不作处理。 事件2:由于事件1的发生,项目监理机构认为施工单位未按图施工,该部位工程不予计量;施工单位认为停工造成了工期拖延,向项目监理机构提出了工程延期申请。 事件3:主体结构施工时,由于发生不可抗力事件,造成施工现场用于工程的材料损坏,导致经济损失和工期拖延,施工单位按程序提出了工期和费用索赔。 事件3中施工单位提出的工期和费用索赔是否成立,为什么?

    正确答案: 事件3中施工单位提出的工期和费用索赔是否成立的判断及理由。
    (1)工期索赔成立。
    理由:在合同约定工期内发生的不可抗力,延误的工期相应顺延。
    (2)费用索赔成立。
    理由:在合同约定工期内发生的不可抗力造成的运至施工场地用于施工的材料和待安装的设备的损害,由发包人承担。因此,本题中不可抗力导致施工现场用于工程的材料损坏,所造成的损失由建设单位承担。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某办公楼工程建设项目的合同价为1750万元,该工程所签订的合同为可调值总价合同,合同报价日期为2008年3月,合同工期为12个月,每个季度结算一次,工程开工日期为2008年4月1日。  在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四项事件:  事件1.2008年4月,在基础开挖过程中,个别部位实际土质与给定地质资料不符,造成施工费用增加2.5万元,相应工序持续时间增加了4天;  事件2.2008年5月,施工单位为了保证质量扩大基础底面,开挖量增加导致费用增加3.0万元,相应工序的持续时间增加了3天;  事件3.2008年7月,在主体砌筑过程中,因施工图设计有误,实际费用增加了3.8万元,相应工序的持续时间增加了2天;  事件4.2008年8月进入雨季施工,恰逢20年一遇的大雨,造成停工损失2.5万元,工期增加了4天。  在以上事件中,除事件4外,其余工序均未发生在关键线路上,并对总工期无影响。针对上述事件施工单位提出如下索赔要求:①增加合同工期13天;②增加费用11.8万元。施工单位对施工过程中发生上述事件可否索赔,为什么?

    正确答案: 事件1费用索赔成立,因为业主提供的地质资料与实际情况不符,这是承包商不可预见的。工期不予延长。
    事件2费用索赔不成立,工期索赔也不成立。因为该工作属于承包商采取的质量保证措 施。
    事件3费用索赔成立,因为这是设计方案有误。工期不予延长
    事件4费用索赔不成立,工期可延长。因为属异常气候条件变化,承包商不应得到费用补偿。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某国际工程防坡堤建设项目采用FIDIC施工合同条件,在施工过程中,陆续发生了如下索赔事件,问工程师应如何处理?

    正确答案: (1)在施工过程中,工程所在国发生了大规模的政治活动,导致工程被迫暂停,承包商要求索赔工期20天(2)复工后,承包商为了加快进度未得到工程师批准要求员工加班,事后以赶工为由向雇主索赔加班费10万元
    (3)加班期间,员工多次罢工,造成承包商损失,承包商以员工为当地员工并非其本*公司带来人员为由,要求索赔工期10天,费用5万元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某高校新建宿舍楼工程,地下一层,地上五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采用悬臂式钻孔灌注桩作为基坑支护结构,施工总承包单位按规定在土方开挖过程中实施桩顶位移监测,并设定了检测预警值。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事件三:在主体结构施工前,与主体结构施工密切相关的某国家标准发生了重大修改并开始实施,现场监理机构要求修改施工组织设计,重新审批后才能组织实施。问题:除了事件三中国家标准发生重大修改的情况外,还有哪些情况发生后也需要修改施工组织设计并重新审批?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13题:

    某工程,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按照《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签订了施工合同,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1:工作C开始后,施工单位向项目监理机构提交了工程变更申请,由于该项工程变更不涉及修改设计图纸,施工单位要求总监理工程师尽快签发工程变更单。
    问题:
    2、针对事件1,写出项目监理机构处理工程变更的程序


    答案:
    解析:
    2、项目监理机构处理工程变更的程序如下:
    (1)审查工程变更申请;
    (2) 对工程变更费用及工期影响作出评估;
    (3) 组织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等会签工程变更单;
    (4) 监督施工单位实施工程变更。

  • 第14题:

    某工程,建设单位委托监理单位承担施工招标代理和施工监理任务,工程实施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4:监理员在巡视中发现,由分包单位施工的幕墙工程存在质量缺陷,即签发《监理通知单》要求整改经核验,该质量缺陷需进行返工处理,为此,分包单位编制了幕墙工程返工处理方案报送项目监理机构审查。
    问题:4、指出事件4中的不妥之处,写出正确做法。


    答案:
    解析:
    (1)不妥之处:监理员签发《监理通知单》 ;
    正确做法:监理员报告专业监理工程师,由专业(总)监理工程师签发《监理通知单》。
    (2) 不妥之处:分包单位将编制的幕墙工程返工处理方案报送项目监理机构审查;
    正确做法:分包单位将其编制的处理方案报送施工单位,施工单位审核后报送项目监理机构审查。

  • 第15题:

    某水利枢纽由大坝、溢洪道、电站及灌溉引水隧洞等建筑物组成。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二:某天夜间施工时,一名工人不慎从距离地面16.0m 高的脚手架上坠地身亡。
    问题:简要说明什么是高处作业,指出事件2 中发生事故的高处作业的级别和种类。


    答案:
    解析:
    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 和2m 以上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作业,均称为高处作业。
    事件二中发生事故的高处作业的级别为三级,种类为特殊高处作业中的夜间高处作业。

  • 第16题:

    某公司承包一水闸工程,该工程包括地基处理、水闸施工、护坡防护、临时设施等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二:现浇混凝土护坡单元工程质量验收评定如下表所示。

    问题:
    1.指出事件二质量验收评定表中①、②、③、④、⑤、⑥分别代表的意义。
    2.指出事件二质量验收评定表中A、B、C 分别代表的意义。


    答案:
    解析:
    1.①:100;②:9;③:90.0;④:80.0;⑤:100%;⑥:最小为80.0%。
    2.A:一般项目;B:主控项目;C:合格。

  • 第17题:

    某水库工程的主要内容有新建土石坝、堤防。承包人依据《水利水电工程标准施工招标文件》(2009 年版)与发包人签订了施工合同。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二:大坝采用心墙式防渗体,防渗体填筑采用自卸汽车卸料。
    问题:事件二中,防渗体填筑采用自卸汽车卸料宜采用什么方法?说明理由。


    答案:
    解析:
    进入防渗体内铺料,自卸汽车卸料宜用进占法倒退铺土,使汽车始终在松土上行驶,避免在压实上层上开行,造成超压,引起剪力破坏。汽车穿越反滤层进入防渗体,容易将反滤料带入防渗体内,造成防渗土料与反滤料混杂,影响坝体质量。

  • 第18题:

    (2015年)【背景资料】
    某水库枢纽工程由大坝、溢洪道、电站等组成。大坝为均质土坝,最大坝高35m,土方填筑设计工程量为200万m3,设计压实度为97%。建设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施工单位依据《水闸施工规范》(SL27—2014)的有关规定,制订了反滤层施工方案和质量检查要点。
    【问题】
    1.根据事件一,说明反滤层施工质量检查的要点。


    答案:
    解析:
    反滤层施工质量检查要点为:对于反滤层铺填的厚度、是否混有杂物、填料的质量及颗粒级配等应全面检查。

  • 第19题:

    某办公楼工程建设项目的合同价为1750万元,该工程所签订的合同为可调值总价合同,合同报价日期为2008年3月,合同工期为12个月,每个季度结算一次,工程开工日期为2008年4月1日。  在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四项事件:  事件1.2008年4月,在基础开挖过程中,个别部位实际土质与给定地质资料不符,造成施工费用增加2.5万元,相应工序持续时间增加了4天;  事件2.2008年5月,施工单位为了保证质量扩大基础底面,开挖量增加导致费用增加3.0万元,相应工序的持续时间增加了3天;  事件3.2008年7月,在主体砌筑过程中,因施工图设计有误,实际费用增加了3.8万元,相应工序的持续时间增加了2天;  事件4.2008年8月进入雨季施工,恰逢20年一遇的大雨,造成停工损失2.5万元,工期增加了4天。  在以上事件中,除事件4外,其余工序均未发生在关键线路上,并对总工期无影响。针对上述事件施工单位提出如下索赔要求:①增加合同工期13天;②增加费用11.8万元。施工单位对施工过程中发生上述事件可否索赔,为什么?


    正确答案: 事件1费用索赔成立,因为业主提供的地质资料与实际情况不符,这是承包商不可预见的。工期不予延长。
    事件2费用索赔不成立,工期索赔也不成立。因为该工作属于承包商采取的质量保证措 施。
    事件3费用索赔成立,因为这是设计方案有误。工期不予延长
    事件4费用索赔不成立,工期可延长。因为属异常气候条件变化,承包商不应得到费用补偿。

  • 第20题:

    问答题
    案例一 背景资料: 某市政工程,业主与监理、施工单位分别签订了工程监理合同和工程施工合同。 施工单位编制的进度计划符合合同工期要求,并得到了监理工程师批准。 进度计划如下所示: 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由于施工方法不当,打桩1工程施工质量较差,补桩用去20万元,且打桩1作业时间由原来的35d延长到45d。 事件二:挖土2作业过程中,施工单位发现一个勘察报告未提及的大型暗浜,增加处理费用2万元,且作业时间由原来的20d增加到25d。 事件三:基础2施工完毕后,施工单位为了抢时问,自检之后,马上进行回填土2施工。 回填土2施工到一半时,监理工程师要求挖开重新检查基础2质量。 .事件一、事件二发生后,施工单位可索赔的费用和工期各为多少?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 事件一:工期不可索赔;费用不可索赔。
    原因:施工方法不当导致,是施工单位责任。
    事件二:费用可索赔2万元;工期不可赔偿。
    原因:事件发生是由于勘察报告不正确,属建设单位责任。
    挖土2不在关键线路上,作业时间延长时间没有超过总时差,没能影响总工期。
    解析: 本题的解题依据是第四版考试用书2K320012施工合同索赔中的有关论述。

  • 第21题:

    问答题
    某教学楼工程,建筑面积12000m2,框架结构,地上4层,檐高18m,施工单位中标后进场施工,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甲方将规划批准的、测绘院提供的场区定位桩坐标成果通知书交给施工单位,要求施工单位按要求定位、放线施工。 事件二:结构施工期间,由于测量人员对轴线等的传递精度控制,使得结构尺寸控制较好,得到了监理的好评。 事件二中,建筑轴线竖向投测可选用哪种方法?结构施工期间测量人员主要工作有哪些?

    正确答案: (1)轴线竖向投测可选用外控法或内控法。
    (2)主要工作有:主轴线内控基点设置,施工层放线和抄平,建筑物轴线的竖向投测,施工层标高的竖向传递,室内±0.000线投测。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某建筑工程,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按《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GF—2013—0201)签订了施工合同,在施工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1: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单位遗失工程某部位设计图纸,施工人员凭经验施工,现场监理员发现时,该部位的施工已经完毕。监理员报告了总监理工程师,总监理工程师到现场后,指令施工单位暂停施工,并报告建设单位。建设单位要求设计单位对该部位结构进行核算。经设计单位核算,该部位结构能够满足安全和使用功能的要求,设计单位电话告知建设单位,可以不作处理。 事件2:由于事件1的发生,项目监理机构认为施工单位未按图施工,该部位工程不予计量;施工单位认为停工造成了工期拖延,向项目监理机构提出了工程延期申请。 事件3:主体结构施工时,由于发生不可抗力事件,造成施工现场用于工程的材料损坏,导致经济损失和工期拖延,施工单位按程序提出了工期和费用索赔。 指出事件1中的不妥之处,写出正确做法。该部位结构是否可以验收,为什么?

    正确答案: (1)事件1中的不妥之处及正确做法如下。
    ①施工单位不按图施工,而是凭经验施工,不妥。
    理由:施工单位必须按照工程设计图纸的施工技术规范标准组织施工。
    ②监理员向总监理工程师汇报,不妥。
    理由:应向专业监理工程师汇报。
    ③设计单位经核算,能够满足安全和使用功能的要求,便电话告知建设单位,不妥。
    理由:设计单位应以书面形式告知建设单位。
    (2)该部位结构可以验收。
    理由:经有资质的检测单位检测鉴定达不到设计要求、但经原设计单位核算认可能够满足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检验批,可予以验收。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某装饰公司承接了寒冷地区某商场的室内、外装饰工程。其中,吊顶工程部分采用木龙骨。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因木龙骨为甲方供材料,施工单位未对木龙骨进行检验和处理就用到工程上。请问这种做法对吗?

    正确答案: 这种做法不对,施工单位对甲方供的木龙骨需要检查验收。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