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建筑物地基处理的主要目的有()两项。A.提高土层抗参透变形和破坏能力B.减少地基变形和提高地基承载力C.防止地基表化、震陷、侧向位移D.防止水土流失

题目
一般建筑物地基处理的主要目的有()两项。

A.提高土层抗参透变形和破坏能力

B.减少地基变形和提高地基承载力

C.防止地基表化、震陷、侧向位移

D.防止水土流失


相似考题
更多“一般建筑物地基处理的主要目的有()两项。 ”相关问题
  • 第1题:

    下列填土可以作为一般建筑物的地基( )。

    A:堆填时间超过8年的黏性土
    B:堆填时间超过5年的粉土
    C:堆填时间超过3年的砂土
    D:建筑垃圾组成的杂填土,采用适当的措施处理后可作为一般建筑物的地基
    E:以生活垃圾为主要成分的杂填土,采用适当的措施处理后可作为一般建筑物的地基

    答案:B,C,D
    解析:
    2019版教材P14
    如堆填时间超过10年的黏性土、超过5年的粉土、超过2年的砂土,均具有一定的密实度和强度,可以作为一般建筑物的天然地基。试验证明,以生活垃圾和腐蚀性及易变性工业废料为主要成分的杂填土,一般不宜作为建筑物地基;对主要以建筑垃圾或一般工业废料组成的杂填土,采用适当(简单、易行、收效好)的措施进行处理后可作为一般建筑物地基。

  • 第2题:

    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划分地基基础设计等级时,下列建筑和地基类型应划为甲级的有( )。

    A.场地和地基条件复杂的一般建筑物
    B.次要的轻型建筑物
    C.对地基变形有特殊要求的建筑物
    D.对原有工程影响不大的新建建筑物

    答案:A,C
    解析:
    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3.0.1条。

  • 第3题: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规定,需要在施工期间及使用期间进行沉降变形观测的情形有()。

    A.甲级地基基础建筑物;

    B.软弱地基上的乙级地基基础建筑物;

    C.处理地基上的建筑物;

    D.受邻近深基坑开挖施工影响的建筑物;

    E.扩建建筑物;


    CD

  • 第4题:

    下列关于填土在工程上的应用说法正确的是( )。

    A:堆填时间达2年的粉土可作为一般建筑物的天然地基
    B:堆填时间达5年的黏性土可作为一般建筑物的天然地基
    C:以建筑垃圾或一般工业废料组成的杂填土,经处理可作为一般建筑物的地基
    D:以生活垃圾和腐蚀性及易变形工业废料为主要成分的杂填土经处理亦可作为建筑物的天然地基

    答案:C
    解析:
    2019版教材P14
    堆填时间超过5年的粉土,超过10年的黏性土可作为一般建筑物的天然地基。以生活垃圾和腐蚀性及易变形工业废料为主要成分的杂填土,一般不宜作为建筑物地基。
    D一般不宜作为建筑物地基,所以不正确。

  • 第5题:

    ()的目的改善支承建筑物的地基承载能力或改善其变形性质或渗透性质。

    A.地基处理

    B.地基加固

    C.基础工程

    D.地质处理


    A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