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丁·路德·金(1929~1968)的“梦想”促进了一个国家社会面貌的改变,他的梦想是( )A.废除黑人奴隶制B.消除种族歧视C.消除“麦卡锡主义”D.根除法西斯主义

题目

马丁·路德·金(1929~1968)的“梦想”促进了一个国家社会面貌的改变,他的梦想是( )

A.废除黑人奴隶制

B.消除种族歧视

C.消除“麦卡锡主义”

D.根除法西斯主义


相似考题
更多“马丁·路德·金(1929~1968)的“梦想”促进了一个国家社会面貌的改变,他的梦想是( ) A.废除黑人奴隶制 ”相关问题
  • 第1题:

    ()年8月28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林肯纪念堂高高的台阶上,著名美国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发表了美国20世纪60年代民权运动中最著名的一次演说《我有一个梦想》。


    参考答案:1963

  • 第2题:

    “100年前。一位伟大的美国人——我们正站在他的灵魂安息处——签署了The Emancipation Proclamation,黑人满怀希望得到的是一张空头支票,这张支票被签上“资金不足”的字样。”
    ——马丁·路德·金《我有一个梦想》
    1862年“The Emancipation Proclamation”是指( )。

    A.《独立宣言》
    B.((1787年宪法》
    C.《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D.《宅地法》

    答案:C
    解析:
    1862年南北战争期间,林肯政府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

  • 第3题:

    【单选题】1962年马丁·路德·金在华盛顿发表的演讲名为()。

    A.《我有一个信仰》

    B.《我有一个梦想》

    C.《我有一个目标》

    D.《我有一个提议》


    B

  • 第4题:

    学习《我有一个梦想》时,教师使用了下列两个教学补充材料,阅读并按要求答题。

    师:这名黑人妇女,正在华盛顿职业介绍会上捡拾工作介绍材料。(向学生展示相关资料一)

    师:2004年10月17日,一名黑人妇女手持印有“马丁·路德·金”头像的标语牌参加集会。当天,上千名美国工人在首都华盛顿的林肯纪念堂举行集会,要求增加工人就业机会。美国联邦调查局2005年10月发表报告称,2004年美国有9528人成为仇恨犯罪的受害者,其中53.8%与种族偏见有关,67.9%是针对黑人歧视,而犯仇恨罪的人中60.6%是白人。据统计,黑人成为仇恨犯罪受害者的可能性是白人的20倍。(向学生展示相关资料二)

    对上述资料的使用分析不恰当的是( )。

    A.用数据显示美国黑人的现实生活,暗示马丁·路德·金的梦想仍未实现
    B.引入资料能够证明《我有一个梦想》的观点,可作为课文的补充依据
    C.教师积极开发课外教学资源,为学生掌握论说类文体特征奠定了基础
    D.数据和图片让学生产生直观感受,认识到美国种族歧视现象依然严重

    答案:D
    解析:
    知识点:对语文课程教学实施中展示资料设计的理解。《我有一个梦想》(I have a dream)是马丁·路德·金于1963年8月28日在华盛顿林肯纪念堂发表的著名演讲,内容主要关于黑人民族平等,对美国甚至世界影响很大。教师在课堂实施中所呈现的材料意图是指截止到2004年,美国种族偏见仍大部分存在,而黑人遭仇恨陷害的受害几率远高于白人。可见,民族平等的理念还未完全实现。

    依据对上述材料的分析与解读,依次辨别选项即可判断。

    A项:材料中出现了大量的数字,如53.8%、67.9%、60.6%、20倍。大量数字的出现是对美国黑人现实生活的显示,也暗示了马丁·路德·金的梦想还未完全实现。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教师引用的材料虽是2004年,但该材料所体现与传达出来的主题依然是民族歧视存在,渴求民族平等,与马丁·路德·金的演讲内容背景吻合。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教师通过展示与引用课外的材料,作为课文学习的补充,是对课外资源的一种恰当使用。而材料中的大量数据也是为了论证马丁·路德·金的观点与希望,为学生掌握论说类文体特征奠定了基础。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题干说法有失偏颇,材料中并未提及相关图片展示。与题干相符,当选。

  • 第5题:

    【单选题】美国民权运动中,()发表了《我有一个梦想》。

    A.曼德拉

    B.罗莎·帕克斯

    C.马丁·路德·金

    D.甘地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