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12层现浇框架结构,其中一榀中部框架的剖面知图所示,现浇混凝土楼板,梁两侧无洞。底层各柱截面相同,2~12层各柱截面相同,各层梁截面均相同。梁、柱矩形截面线刚度ib0、ic0(单位:1010N*mm)注于构件旁侧。假定,梁考虑两侧楼板影响的刚度增大系数取《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中相应条文中最大值。 提示:1.计算内力和位移时,采用D值法。假定,P=10kN,底层柱顶侧移值为2.8mm,且上部楼层各边梁、柱及中梁、柱的修正系数分别为a边=0.56,a中=0.76。试问,不考虑柱

题目
某12层现浇框架结构,其中一榀中部框架的剖面知图所示,现浇混凝土楼板,梁两侧无洞。底层各柱截面相同,2~12层各柱截面相同,各层梁截面均相同。梁、柱矩形截面线刚度ib0、ic0(单位:1010N*mm)注于构件旁侧。假定,梁考虑两侧楼板影响的刚度增大系数取《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中相应条文中最大值。
提示:1.计算内力和位移时,采用D值法。


假定,P=10kN,底层柱顶侧移值为2.8mm,且上部楼层各边梁、柱及中梁、柱的修正系数分别为a边=0.56,a中=0.76。试问,不考虑柱子的轴向变形影响时,该榀框架的顶层柱顶侧移值(m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9(B)11(C)13(D)15


相似考题
更多“某12层现浇框架结构,其中一榀中部框架的剖面知图所示,现浇混凝土楼板,梁两侧无洞。底层各柱截面相同,2~12层各柱截面相同,各层梁截面均相同。梁、柱矩形截面线刚度ib0、ic0(单位:1010N*mm)注于构件旁侧。假定,梁考虑两侧楼板影响的刚度增大系数取《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中相应条文中最大值。 ”相关问题
  • 第1题:

    关于框架结构梁的抗震措施,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截面宽度不宜小于200
    B.截面高宽比不宜大于4
    C.净跨与截面高度之比不宜大了4
    D.当梁宽大于柱宽的扁梁时,楼板应现浇

    答案:C
    解析:

  • 第2题:

    某12层现浇框架结构,其中一榀中部框架的剖面知图所示,现浇混凝土楼板,梁两侧无洞。底层各柱截面相同,2~12层各柱截面相同,各层梁截面均相同。梁、柱矩形截面线刚度ib0、ic0(单位:1010N*mm)注于构件旁侧。假定,梁考虑两侧楼板影响的刚度增大系数取《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中相应条文中最大值。
    提示:1.计算内力和位移时,采用D值法。


    假定,该建筑物位于7度抗震设防区,调整构件截面后,经抗震计算,底层框架总侧移刚度∑D=5.2x105N/mm,柱轴压比大于0.4,楼层屈服强度系数为0.4,不小于相邻层该系数平均值的0.8。试问,在罕遇水平地震作用下,按弹性分析时作用于底层框架的总水平组合剪力标准值VEK(kN),最大不能超过下列何值才能满足规范对位移的限值要求?
    提示:1.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作答。
    2.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薄弱层弹塑性变形计算可采用简化计算法;不考虑重力二阶效应。
    3.不考虑柱配箍影响。
    (A)5.6x103(B)1.1x104(C)3.1x104(D)6.2x104


    答案:C
    解析: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第5.5.2-2条,该结构应进行弹塑性变形验算。
    根据《建筑钪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第5.5.5条,最大弹塑性层间位移:

  • 第3题: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多层办公楼局部平面布置如下图所示(均为办公室),梁、板、柱混凝土强度等级均为C30,梁、柱纵向钢筋HRB400钢筋,楼板纵向钢筋及梁、柱箍筋为HRB335钢筋。
    假设,框架梁KL2的左、右端截面考虑荷载长期作用影响的刚度BA、BB分别为9. 0x 1013N.mm2、6.0x1013N.mm2;跨中最大弯矩处纵向受拉钢筋应变不均匀系数梁底配置纵向钢筋。作用在梁上的均布静荷载、均布活荷载标准值分别为30kN/m、15kN/m。试问,按规范提供的简化方法,该梁考虑荷载长期作用影响的挠度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提示:①按矩形截面梁计算,不考虑受压钢筋的作用,;② 梁挠度近似按公式计算;③ 不考虑梁起拱的影响。
    (A)17 (B)21 (C)25 (D)30


    答案:A
    解析:
    (A)根据《混规》第7. 2. 3条,

  • 第4题:

    某现浇钢筋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结构多层住宅楼,安全等级为二级,框架抗震等级为二级。该房屋各层层高均为3.6m,各层梁高均为450mm,建筑面层厚度为50mm,首层地面标高为±0.000m,基础顶面标高为-1.000m。框架某边柱截面如图所示,剪跨比λ>2。混凝土强度等级:框架柱为C35,框架梁、楼板为C30,梁、柱纵向钢筋及箍筋均采用HRB400(),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为30mm。

    假定,该框架边柱底层柱下端截面(基础顶面)有地震作用组合未经调整的弯矩设计值为320kN·m,底层柱上端截面有地震作用组合并经调整后的弯矩设计值为312kN·m,柱反弯点在柱层高范围内。试问,该柱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剪力设计值Vc(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提示:按《混凝土异形柱结构技术规程》(JGJ 149—2006)作答。

    A.185
    B.222
    C.266
    D.290

    答案:B
    解析:

  • 第5题:

    某现浇钢筋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结构多层住宅楼,安全等级为二级,框架抗震等级为二级。该房屋各层层高均为3.6m,各层梁高均为450mm,建筑面层厚度为50mm,首层地面标高为±0.000m,基础顶面标高为-1.000m。框架某边柱截面如图所示,剪跨比λ>2。混凝土强度等级:框架柱为C35,框架梁、楼板为C30,梁、柱纵向钢筋及箍筋均采用HRB400(),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为30mm。

    假定,该底层柱轴压比为0.5,试问,该底层框架柱柱端加密区的箍筋配置选用下列何项才能满足规程的最低要求?(  )
    提示:①按《混凝土异形柱结构技术规程》(JGJ 149—2006)作答;
    ②扣除重叠部分箍筋的体积。


    答案:B
    解析:

  • 第6题:

    某框架结构,梁、板、柱均为预制,在吊装就位后焊接节点区钢筋,通过浇捣混凝土形成框架节点,从而将梁、柱及楼板连成整体。该框架的类型属于()

    • A、全现浇式
    • B、装配整体式
    • C、装配式
    • D、半现浇式

    正确答案:B

  • 第7题:

    框架结构模板的拆除顺序一般是()。

    • A、柱→楼板→梁侧板→梁底板
    • B、梁侧板→梁底板→楼板→柱
    • C、柱→梁侧板→梁底板→楼板
    • D、梁底板→梁侧板→楼板→柱

    正确答案:A

  • 第8题:

    框架结构模板的拆除顺序是()。

    • A、柱、楼板、梁侧模、梁底模
    • B、楼板、柱、梁侧模、梁底模
    • C、柱、楼板、梁底模、梁侧模
    • D、楼板、梁侧模、柱、梁底模

    正确答案:A

  • 第9题:

    下列哪些措施可提高实现强柱弱梁的可能性()

    • A、通过增大系数法,提高柱端截面内力设计值
    • B、增加楼板厚度
    • C、增加梁线刚度
    • D、增加柱线刚度

    正确答案:A,D

  • 第10题:

    单选题
    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式楼板的荷载传递过程是()。
    A

    荷载→次梁→柱→主梁

    B

    荷载→主梁→次梁

    C

    荷载→楼板→次梁→主梁

    D

    荷载→楼板→柱→主梁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某框架结构,梁、板、柱均为预制,在吊装就位后焊接节点区钢筋,通过浇捣混凝土形成框架节点,从而将梁、柱及楼板连成整体。该框架的类型属于()
    A

    全现浇式

    B

    装配整体式

    C

    装配式

    D

    半现浇式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多选题
    下列哪些措施可提高实现强柱弱梁的可能性()
    A

    通过增大系数法,提高柱端截面内力设计值

    B

    增加楼板厚度

    C

    增加梁线刚度

    D

    增加柱线刚度


    正确答案: A,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多层办公楼局部平面布置如下图所示(均为办公室),梁、板、柱混凝土强度等级均为C30,梁、柱纵向钢筋HRB400钢筋,楼板纵向钢筋及梁、柱箍筋为HRB335钢筋。
    架梁KI2的截面尺寸为300mmx800mm,跨中截面底部纵向钢筋为。已知该截 面处由永久荷载和可变荷载产生的弯矩标准值。试问,该梁跨中截面考虑荷载长期作用影响的最大裂缝宽度与下列何项数值 最为接近?

    (A)0.25 (B)0.29(C)0.32(D)0.37


    答案:B
    解析:
    (B)解答:根据《混规》第7.1.2条,

  • 第14题:

    某12层现浇框架结构,其中一榀中部框架的剖面知图所示,现浇混凝土楼板,梁两侧无洞。底层各柱截面相同,2~12层各柱截面相同,各层梁截面均相同。梁、柱矩形截面线刚度ib0、ic0(单位:1010N*mm)注于构件旁侧。假定,梁考虑两侧楼板影响的刚度增大系数取《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中相应条文中最大值。
    提示:1.计算内力和位移时,采用D值法。


    假定,各楼层所受水平作用如图所示。试问,底层每个中柱分配的剪力值(kN),应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3P(B)3.5P
    (C)4P(D)4.5P


    答案:B
    解析:

  • 第15题:

    某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等级为一级,梁局部平面图如图1-28所示。梁L1截面(单位:mm) 300x500,混凝土强度等级C30,纵筋采用HRB400,箍筋采用HRB335。关于梁L1两端截面A、C梁顶配筋及跨中截面B梁底配筋(通长,伸入两端梁、柱内,且满足锚固要求),有以下4组配置。试问,哪一组配置与规范、规程的最低构造要求最为接近?提示:不必验算梁抗弯、抗剪承载力。




    答案:D
    解析:
    (D) 解答:根据《高规》第6.1.8条及条文说明,梁L1与框架柱相连的A端按框架梁抗震要求设计,与框架梁相连的C端,可按次梁非抗震要求设计,(A)不合理。

  • 第16题:

    某现浇钢筋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结构多层住宅楼,安全等级为二级,框架抗震等级为二级。该房屋各层层高均为3.6m,各层梁高均为450mm,建筑面层厚度为50mm,首层地面标高为±0.000m,基础顶面标高为-1.000m。框架某边柱截面如图所示,剪跨比λ>2。混凝土强度等级:框架柱为C35,框架梁、楼板为C30,梁、柱纵向钢筋及箍筋均采用HRB400(),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为30mm。


    A.700
    B.900
    C.1100
    D.1300

    答案:D
    解析:

  • 第17题:

    现浇肋梁楼板由()现浇而成。

    • A、混凝土、砂浆、钢筋
    • B、柱、次梁、主梁
    • C、板、次梁、主梁
    • D、墙、次梁、主梁

    正确答案:C

  • 第18题:

    楼层结构平面图用来表示(),以便清楚地用图来说明各构件在房屋中的位置,以及它们之间的构造关系。

    • A、各层的梁、板、柱、墙等承重构件的平面布置
    • B、各层的梁、板、柱、墙等承重构件的截面尺寸
    • C、各层门窗的位置
    • D、各层楼板的构造

    正确答案:A

  • 第19题:

    现浇钢筋砼框架结构模板拆除的顺序正确的是()。

    • A、柱模板→梁侧模板→梁底模板→楼板底板
    • B、柱模板→楼板模板→梁侧模板→梁底模板
    • C、楼板底板→梁侧模板→梁底模板→柱模板
    • D、梁侧模板→楼板底板→梁底模板→柱模板

    正确答案:B

  • 第20题:

    规则框架(各层层高、梁及柱截面相同)底层柱配筋起控制作用。


    正确答案:错误

  • 第21题:

    单选题
    框架结构设计中,“强柱弱梁”指的是()
    A

    柱的刚度大于梁的刚度

    B

    柱的截面尺寸大于梁的截面尺寸

    C

    柱的抗弯承载能力大于梁的抗弯承载能力

    D

    柱的抗剪承载能力大于梁的抗剪承载能力


    正确答案: A
    解析: 强柱弱梁指的是使框架结构塑性铰出现在梁端的设计要求。用以提高结构的变形能力,防止在强烈地震作用下倒塌。“强柱弱梁”不仅是手段,也是目的,其手段表现在人们对柱的设计弯矩人为放大,对梁不放大。其目的表现在调整后,柱的抗弯能力比之前强了,而梁不变。即柱的能力提高程度比梁大。这样梁柱一起受力时,梁端可以先于柱屈服。

  • 第22题:

    单选题
    现浇钢筋砼框架结构模板拆除的顺序正确的是()。
    A

    柱模板→梁侧模板→梁底模板→楼板底板

    B

    柱模板→楼板模板→梁侧模板→梁底模板

    C

    楼板底板→梁侧模板→梁底模板→柱模板

    D

    梁侧模板→楼板底板→梁底模板→柱模板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判断题
    规则框架(各层层高、梁及柱截面相同)底层柱配筋起控制作用。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