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多层砌体房屋总高度与总宽度比值要加以限制,主要是为了考虑(  )。 A、避免房屋两个主轴方向尺寸差异大、刚度悬殊,产生过大的不均匀沉陷 B、避免房屋纵横两个方向温度应力不均匀,导致墙体产生裂缝 C、保证房屋不致因整体弯曲而破坏 D、防止房屋因抗剪不足而破坏

题目
对多层砌体房屋总高度与总宽度比值要加以限制,主要是为了考虑(  )。

A、避免房屋两个主轴方向尺寸差异大、刚度悬殊,产生过大的不均匀沉陷
B、避免房屋纵横两个方向温度应力不均匀,导致墙体产生裂缝
C、保证房屋不致因整体弯曲而破坏
D、防止房屋因抗剪不足而破坏

相似考题
更多“对多层砌体房屋总高度与总宽度比值要加以限制,主要是为了考虑(  )。 ”相关问题
  • 第1题:

    多层砌体房屋抗震设计时,下列说法( )是不对的。

    A.单面走廊房屋的总宽度不包括走廊宽度
    B.建筑平面接近正方形时,其高宽比限值可适当加大
    C.带阁楼的坡屋面,房屋总高度应算到山尖墙的1/2高度处
    D.屋的顶层,最大横墙间距应允许适当放宽

    答案:B
    解析:

  • 第2题:

    地震烈度在6~7,多层砌体房屋总高度与总宽度的最大比值是( )。

    A.2.5
    B.2.0
    C.1.5
    D.1.0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核的是多层砌体房屋总高度与总宽度的最大比值。地震烈度在6~7,多层砌体房屋总高度与总宽度的最大比值是2.5。

  • 第3题:

    在计算多层砌体房屋和底部框架、内框架房屋的总高度时,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房屋总高度指室外地面到主要屋面板板顶或檐口的高度
    B.对带阁楼的坡屋面房屋总高度应算到山尖墙的1/3高度处
    C.对带阁楼的坡屋面房屋总高度应算到山尖墙的1/2高度处
    D.带半地下室的房屋总高度应从半地下室室内地面算起

    答案:B
    解析: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第7.1.2条表7.1.2注1规定,房屋的总高度指室外地面到主要屋面板板顶或檐口的高度。半地下室从地下室室内地面算起;全地下室和嵌固条件好的半地下室应允许从室外地面算起;对带阁楼的坡屋面应算到山尖墙的1/2高度处。

  • 第4题:

    多层砌体房屋抗震设计时,下列说法哪一项是不对的?( )

    A.单面走廊房屋的总宽度不包括走廊宽度
    B.建筑平面接近正方形时,其高宽比限值可适当加大
    C.对带阁楼的坡屋面,房屋总高度应算到山尖墙的1/2高度处
    D.房屋的顶层,最大横墙间距应允许适当放宽

    答案:B
    解析: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第7.1.4条规定,单面走廊房屋的总宽度不包括走廊宽度;当建筑平面接近正方形时,两个方向整体抗弯能力接近都较弱,高宽比可适当减小。第7.1.2条表7.1.2的注1规定,房屋的总高度指室外地面到主要屋面板板顶或檐口的高度,半地下室从地下室室内地面算起,全地下室和嵌固条件好的半地下室应允许从室外地面算起;对带阁楼的坡屋面应算到山尖墙的1/2高度处;第7.1.5条规定,多层砌体房屋的顶层,除木屋盖外的最大横墙间距应允许适当放宽,但应采取相应加强措施。

  • 第5题:

    多层砌体房屋,其主要抗震措施是()

    • A、限制高度和层数
    • B、限制房屋的高宽比
    • C、设置构造柱和圈梁
    • D、限制墙段的最小尺寸

    正确答案:A

  • 第6题: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中对7度设防的多层普通砖砌体房屋高度和层数的限制。


    正确答案:墙厚240,高度21米层数七层

  • 第7题:

    6度抗震设防时,多层砖房总高度与总宽度的最大比值为()(h为高度,b为宽度)

    • A、h/b=2.0
    • B、h/b=2.5
    • C、h/b=3.0
    • D、h/b=1.5

    正确答案:B

  • 第8题:

    问答题
    多层砌体房屋和底部框架、内框架房屋的总高度比表7.1.2稍高 时是否算超出限值?

    正确答案: GB50011规范7.1.2条表7.1.2中总高度的计算有效数字为个位,即小数点后第一位数四舍五入后满足即可。室内外高差大于0.6m时,房屋总高度允许比表中适当增加,但还应多于1m。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抗震规范》对多层砌体房屋总高度和层数的限制,下列说法哪一个是不正确的?()
    A

    八度地震区粘土砖房,墙厚240mm,总高度18m,层数六层

    B

    八度区混凝土小砌块房屋,墙厚190mm,总高度15m,层数五层

    C

    八度区多孔砖砌体房屋,墙厚190mm,总高度15m,层数五层

    D

    八度区底部框架--抗震墙房屋,普通砖,墙厚240mm,总高度19m,层数六层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对多层砌体房屋总高度与总宽度比值要加以限制,主要是为了考虑(  )。[2017年真题]
    A

    避免房屋两个主轴方向尺寸差异大、刚度悬殊,产生过大的不均匀沉陷

    B

    避免房屋纵横两个方向温度应力不均匀,导致墙体产生裂缝

    C

    保证房屋不致因整体弯曲而破坏

    D

    防止房屋因抗剪不足而破坏


    正确答案: D
    解析:
    多层砌体房屋总高度与总宽度的最大比值,宜符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第7.1.4条中表7.1.4的要求,主要是为了保证房屋的整体抗弯承载力。

  • 第11题:

    单选题
    8度区,多层砖砌体房屋与底部框架多层砖房,最小墙厚均为240mm时,下列哪一项说法是正确的?()
    A

    房屋总高度和层数,多层砖砌体房屋与底部框架多层砖房均相同

    B

    房屋最大高宽比,多层砖砌体房屋小于底部框架多层房屋

    C

    房屋抗震横墙的最大间距,两者是相同的

    D

    房屋层高,多层砖砌体房屋与底部框架的多层房屋层高限值相同


    正确答案: B
    解析: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A项,查表7.1.2可知,房屋总高度,多层砖砌体房屋与底部框架多层砖房是不同的;C项,查表7.1.5可知,房屋抗震横墙的最大间距,砖砌体房屋的底层与底部框架多层砖房不同;D项,根据第7.1.3条,普通砖、多孔砖房屋的层高不应超过3.6m,底部框架—抗震墙房屋的底部层高不应超过4.5m。

  • 第12题:

    问答题
    为什么要限制多层砌体房屋抗震横墙间距?

    正确答案: (1)横墙间距过大,会使横墙抗震能力减弱,横墙间距应能满足抗震承载力的要求。
    (2)横墙间距过大,会使纵墙侧向支撑减少,房屋整体性降低
    (3)横墙间距过大,会使楼盖水平刚度不足而发生过大的平面内变形,从而不能有效地将水平地震作用均匀传递给各抗侧力构件,这将使纵墙先发生出平面的过大弯曲变形而导致破坏,即横墙间距应能保证楼盖传递水平地震作用所需的刚度要求。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多层砌体房屋,其主要抗震措施是( )。

    A.限制高度和层数
    B.限制房屋高宽比
    C.设置圈梁和构造柱
    D.限制墙段的最小尺寸,并规定横墙最大间距

    答案:C
    解析:
    设置构造柱和圈梁是多层砌体房屋主要抗震措施,其他为多层砌体房屋抗震概念设计的要求。

  • 第14题:

    抗震规范限制多层砌体房屋总高度与总宽度的比值是因为( )。

    A.在地震作用下过大的侧向位移
    B.满足在地震作用下房屋整体弯曲的强度要求
    C.避免内部非结构构件的过早破坏
    D.满足在地震作用下房屋的稳定性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核的是限制多层砌体房屋总高度与总宽度的比值的目的。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限制多层砌体房屋总高度与总宽度的比值,是为了满足在地震作用下房屋的稳定性。

  • 第15题:

    抗震规范限制了多层砌体房屋总高度与总宽度的最大比值,这是为了: ( )

    A.避免内部非结构构件过早破坏
    B.保证装修不会损坏
    C.保证房屋在地震作用下的稳定性
    D.限制房屋在地震作用下产生过大的侧向位移

    答案:C
    解析:
    抗震规范为了保证多层砌体房屋的稳定性,限制了总高度与总宽度的最大比值。

  • 第16题:

    多层砌体房屋和底部框架、内框架房屋的总高度比表7.1.2稍高 时是否算超出限值?


    正确答案:GB50011规范7.1.2条表7.1.2中总高度的计算有效数字为个位,即小数点后第一位数四舍五入后满足即可。室内外高差大于0.6m时,房屋总高度允许比表中适当增加,但还应多于1m。

  • 第17题:

    多层砌体房屋总高度与总宽度的最大比值,与《建筑抗震设计规则》不符的是()

    • A、地震烈度为6度时,最大高宽比为2.5
    • B、地震烈度为7度时,最大高宽比为2.5
    • C、地震烈度为7度时,最大高宽比为2.2
    • D、地震烈度为8度时,最大高宽比为2.0

    正确答案:C

  • 第18题:

    为什么要限制多层砌体房屋抗震横墙间距?


    正确答案:(1)横墙间距过大,会使横墙抗震能力减弱,横墙间距应能满足抗震承载力的要求。
    (2)横墙间距过大,会使纵墙侧向支撑减少,房屋整体性降低
    (3)横墙间距过大,会使楼盖水平刚度不足而发生过大的平面内变形,从而不能有效地将水平地震作用均匀传递给各抗侧力构件,这将使纵墙先发生出平面的过大弯曲变形而导致破坏,即横墙间距应能保证楼盖传递水平地震作用所需的刚度要求。

  • 第19题:

    坡地上多层砌体房屋的层数和总高度计算有何要求?


    正确答案:由于坡地上多层砌体房屋在不同地面标高上的层数和高度不同,结构竖向刚度不均匀,对结构有不利影响。出于安全考虑,对于坡地上多层砌体房屋总高度的计算,仍然沿用自室外地坪到主要屋面板板顶标高或至檐口标高的方法,室外地坪应从低处计算。按同样要求,层数也应从低处算起,例如,坡地上某多层砌体结构房屋,低处有六层,高处有五层,则总层数应按六层计算。
    若多层砌体房屋在坡地范围内的结构每层楼板均与山体有可靠的锚固,横墙也采取有效措施与山体连接,结构的墙体刚度较大,则可按从地面较高处计算房屋的层数和总高度,但此时应按抗震规范4.1.8条考虑不利地段对设计地震动参数的放大作用。例如,坡地上某多层砌体结构房屋,低处有六层,高处有五层,采取上述措施加强结构与山体的连接后,则该房屋总层数可按五层算。

  • 第20题:

    问答题
    坡地上多层砌体房屋的层数和总高度计算有何要求?

    正确答案: 由于坡地上多层砌体房屋在不同地面标高上的层数和高度不同,结构竖向刚度不均匀,对结构有不利影响。出于安全考虑,对于坡地上多层砌体房屋总高度的计算,仍然沿用自室外地坪到主要屋面板板顶标高或至檐口标高的方法,室外地坪应从低处计算。按同样要求,层数也应从低处算起,例如,坡地上某多层砌体结构房屋,低处有六层,高处有五层,则总层数应按六层计算。
    若多层砌体房屋在坡地范围内的结构每层楼板均与山体有可靠的锚固,横墙也采取有效措施与山体连接,结构的墙体刚度较大,则可按从地面较高处计算房屋的层数和总高度,但此时应按抗震规范4.1.8条考虑不利地段对设计地震动参数的放大作用。例如,坡地上某多层砌体结构房屋,低处有六层,高处有五层,采取上述措施加强结构与山体的连接后,则该房屋总层数可按五层算。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6度7度区多层砌体房屋总高度与总宽度的最大比值分别为()
    A

    3.0、2.5

    B

    2.5、2.5

    C

    2.5、2.0

    D

    3.0、3.0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多层砌体房屋,其主要抗震措施是()
    A

    限制高度和层数

    B

    限制房屋的高宽比

    C

    设置构造柱和圈梁

    D

    限制墙段的最小尺寸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多层砌体房屋总高度与总宽度的最大比值,与《建筑抗震设计规则》不符的是()
    A

    地震烈度为6度时,最大高宽比为2.5

    B

    地震烈度为7度时,最大高宽比为2.5

    C

    地震烈度为7度时,最大高宽比为2.2

    D

    地震烈度为8度时,最大高宽比为2.0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