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办公楼柱下扩展基础,平面尺寸为3.4m×3.4m,基础埋深为1.6m,场地土层分布及土性如题10~13图所示。假定,作用效应基本组合由永久荷载控制,相应于作用效应基本组合时,基础在题10~13图示偏心荷载的作用下,基底边缘最大地基反力设计值为200kPa,最小地基反力设计值为60kPa。基础及其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取20kN/m3。试问,柱与基础交接处A—A截面的弯矩设计值M(kN·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 300 B. 330 C. 360 D. 470

题目
某办公楼柱下扩展基础,平面尺寸为3.4m×3.4m,基础埋深为1.6m,场地土层分布及土性如题10~13图所示。



假定,作用效应基本组合由永久荷载控制,相应于作用效应基本组合时,基础在题10~13图示偏心荷载的作用下,基底边缘最大地基反力设计值为200kPa,最小地基反力设计值为60kPa。基础及其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取20kN/m3。试问,柱与基础交接处A—A截面的弯矩设计值M(kN·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 300
B. 330
C. 360
D. 470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C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8.2.11条,在轴心荷载或单向偏心荷载作用下,当台阶的宽高比小于或等于2.5且偏心距小于或等于1/6基础宽度时,柱下矩形独立基础任意截面的底板弯矩可按下列简化方法进行计算:
  MI=a12[(2l+a′)(pmax+p-2G/A)+(pmax-p)l]/12
  台阶宽高比为:[(3400-500)/2]/850=1.71<2.5,且偏心距小于1/6宽度基础;基础底面地基反力设计值为:p=60+(200-60)×3.4/2+0.5/2)/3.4=140.3kPa。
  因此柱与基础交接处A—A截面的弯矩设计值MI为:
  MI=a12[(2l+a′)(pmax+p-2G/A)+(pmax-p)l]/12=1/12×1.452×[(2×3.4+0.5)×(200+140.3-2×1.35×20×1.6)+(200-140.3)×3.4]=360.3kN·m
  选项中与结果最接近的是360,因此答案选C项。
  【考点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柱下矩形扩展基础在偏心荷载作用下,基础弯矩设计值的计算。
  【解题思路】
  本题解题分析步骤如下:
  ①首先确定柱下矩形独立基础任意截面的底板弯矩的计算方法;
  ②按照《地规》式(8.2.11-1),正确计算得到答案。
更多“某办公楼柱下扩展基础,平面尺寸为3.4m×3.4m,基础埋深为1.6m,场地土层分布及土性如题10~13图所示。 ”相关问题
  • 第1题:

    某柱下独立基础的底面尺寸为1.6m×2.4m。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荷载准永久组合值Fk=600kN,基础埋深d=2.0m,其余如图所示。



    5.确定基底中心的最终变形量s最接近于(  )mm。

    A. 65.4
    B. 60.3
    C. 58.2
    D. 56.1

    答案:D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5.3.5条规定,计算地基变形时,地基内的应力分布,可采用各向同性均质线性变形体理论。由Es=5.5MPa,p0=158.25kPa>fak=155kPa,根据表5.3.5可知,内插得沉降计算经验系数为:



    则可得最终变形量为:s=ψss′=1.15×48.8=56.1mm。由此可知,D项数值最为接近。

  • 第2题:

    某多层工业厂房采用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基础底面平面尺寸3.6mx3.6m,基础埋深1.5m;地下水位在地表下3.5m。场地表层分布有3.0m厚的淤泥,拟将基础范围的游泥挖除后换填碎石,换填厚度1.5m。厂房的基础及地质情况如图所示。

    已知碎石垫层的重度为20kN/m3,承载力特征值为140kPa。试问,垫层底面处的粉质黏土层修正后的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z(kPa),最接近于下列何项数值?
    (A)100 (B)140 (C)176 (D)190


    答案:B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4.2.1条及《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式(5.2.4):
    faz=fak+ηdγ(b-3)+ηdγm(d-0.5)=[100+1.0x16x(3-0.5)]kPa=140kPa

  • 第3题:

    某柱下独立基础的底面尺寸为1.6m×2.4m。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荷载准永久组合值Fk=600kN,基础埋深d=2.0m,其余如图所示。



    1.确定地基变形计算深度zn最接近于(  )m。

    A. 3.70
    B. 3.90
    C. 4.12
    D. 5.20

    答案:A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5.3.8条规定,当无相邻荷载影响,基础宽度在1m~30m范围内时,基础中点的地基变形计算深度也可按下列简化公式计算:zn=b(2.5-0.4lnb)=1.6×(2.5-0.4ln1.6)=3.70m;在计算深度范围内存在基岩时,zn可取至基岩表面;当存在较厚的坚硬黏性土层,其孔隙比小于0.5、压缩模量大于50MPa,或存在较厚的密实砂卵石层,其压缩模量大于80MPa时,zn可取至该层土表面。故地基变形计算深度为3.70m。由此可知,A项数值最为接近。

  • 第4题:

    某地下消防水池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其底部位于较完整的中风化泥岩上,外包平面尺寸为6m×6m,顶面埋深0.8m,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地基土层及水池结构剖面如题图所示。



    土层的剪切波速见题图,试问,场地的类别为下列何项(  )

    A. I0
    B. I1
    C. Ⅱ
    D. Ⅲ

    答案:C
    解析:
    由于岩层的剪切波速超过500m/s,确定场地覆盖层厚度为5.2m;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2016年版)表4.1.6,由覆盖层厚度3~50m、150<vs=240≤250,查表得场地类别为Ⅱ类。

  • 第5题:

    某办公楼柱下扩展基础,平面尺寸为3.4m×3.4m,基础埋深为1.6m,场地土层分布及土性如题10~13图所示。



    假定,本场地位于8度抗震设防区,其中②粉土层采用六偏磷酸钠作分散剂测定的黏粒含量百分率为14,拟建建筑基础埋深为1.6m,地下水位在地表下5m,土层地质年代为第四纪全新世。试问,进行基础设计时,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的规定,下述观点何项正确(  )

    A. ②粉土层不液化,③砂土层可不考虑液化影响
    B. ②粉土层液化,③砂土层可不考虑液化影响
    C. ②粉土层不液化,③砂土层需进一步判别液化影响
    D. ②粉土层、③砂土层均需进一步判别液化影响

    答案:A
    解析: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第4.3.3-2条,粉土的黏粒含量百分率在8度时不小于13时可判为不液化土,因为14>13,故②粉土层不液化。
      题中给出:db=1.6m<2m取2m;查《抗规》表4.3.3,对③砂土层可得:d0=8m。代入《抗规》式(4.3.3-3),可得:
      du+dw=8+5=13m>1.5d0+2db-4.5=1.5×8+2×2-4.5=11.5m
      故③砂土层可不考虑液化影响。
      答案选A项。
      【考点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饱和砂土、饱和粉土液化判断条件。
      【解题思路】
      本题解题分析步骤如下:
      ①根据《抗规》第4.3.3条,进行液化的初步判断;
      ②对第②层粉土及第③层砂土进行进一步液化判断。

  • 第6题:

    某建筑物基础尺寸为16m×32m,从天然地面算起的基础底面埋深为3.4m,地下水稳定水位埋深为1.0m。基础底面以上填土的天然重度平均值为19kN/m3。作用于基础底面相应于荷载效应准永久组合和标准组合的竖向荷载值分别是122880kN和15360kN。根据设计要求,室外地面将在上部结构施工后普遍提高1.0m。问计算地基变形用的基底附加压力最接近(  )kPa。

    A.175
    B.184
    C.199
    D.210

    答案:C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5.3.5条计算如下:
    自重应力为:

    由第5.3.5条可知,计算地基变形时附加应力取用荷载效应准永久组合,则此时的基底实际压力为:pK=P/A=122880/(16×32)=240kPa;
    附加压力为:p0=pK-pC=240-40.6=199.4kPa。

  • 第7题:

    某柱下扩展锥形基础,柱截面尺寸为0.4m×0.5m,基础尺寸、埋深及地基条件见图5-13。基础及其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取20kN/m3。



    假定黏性土层的下卧层为淤泥质土,其压缩模量E8=3MPa。假定基础只受轴心荷载作用,且b1为1.4m;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柱底的竖向力Fk=1120kN。试问,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软弱下卧层顶面处的附加压力值pz(kPa),最接近于下列何项数值?

    (A) 28 (B)34 (C)40 (D)46


    答案:B
    解析:

  • 第8题:

    某柱下扩展锥形基础,柱截面尺寸为0.4m×0.5m,基础尺寸、埋深及地基条件见图5-13。基础及其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取20kN/m3。



    假设bl为1.4m,试问,基础底面处土层修正后的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Pa),最接近于下列何项数值?

    (A)223 (B)234 (C)238 (D)248


    答案:B
    解析:

  • 第9题:

    某柱下扩展锥形基础,柱截面尺寸为0.4m×0.5m,基础尺寸、埋深及地基条件见图5-13。基础及其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取20kN/m3。



    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柱底竖向力Fk=1100kN,力矩Mk=141kN*m、水平力Vk=32kN。为使基底压力在该组合下均匀分布,试问,基础尺寸bl(m),应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1.4 (B)1.5 (C)1.6 (D)1.7


    答案:D
    解析:

  • 第10题:

    某柱下扩展锥形基础,柱截面尺寸为0.4m×0.5m,基础尺寸、埋深及地基条件见图5-13。基础及其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取20kN/m3。



    假定黏性土层的下卧层为基岩。假定基础只受轴心荷载作用,且b1为1. 4m;荷载效应准永久组合时,基底的附加压力值po为150kP。试问,当基础无相邻荷载影响时,基础中心计算的地基最终变形量s(mm),最接近于下列何项数值?

    提示:地基变形计算深度取至基岩顶面。
    (A)21 (B)28 (C)32 (D)34


    答案:A
    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某柱下独立基础的底面尺寸为1.6m×2.4m。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荷载准永久组合值F k=600kN,基础埋深d=2.0m,其余如下图所示。 确定计算深度范围内土层压缩模量的当量值 (MPa)与()项接近。
    A

    5.3

    B

    5.5

    C

    5.7

    D

    5.9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某建筑物柱下矩形基础,基底尺寸为2m×2.4m,埋深为1.5m,柱传给基础顶面的竖向压力标准组合值FK为900kN。试问:确定基底压力pK(kPa)最接近下列()项。
    A

    200

    B

    210

    C

    220

    D

    230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某柱下独立基础的底面尺寸为2.5m×2.5m,基础埋深2.0m,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荷载准永久组合为F=1600kN。地基土层分布如图16所示。


    A、5、0
    B、5、3
    C、5、9
    D、7、6

    答案:D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5.3.7条和第5.3.8条规定,计算深度=b(2.5—0.4lnb)=2.5×(2.5—0.4×ln2.5)=5.33m。但第三层土的压缩模量较小,应继续向下计算。又2m<b=2.5m<4m,查表5.3.7得,△z=0.6m,故变形计算深度:=7+0.6=7.6m。

  • 第14题:

    某单层临街商铺,屋顶设置花园,荷载分布不均匀,砌体承重结构,采用墙下条形基础,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基础剖面、土层分布及部分土层参数如题图所示。



    试问,建筑的场地类别为下列何项?(  )

    A.Ⅰ类场地
    B.Ⅱ类场地
    C.Ⅲ类场地
    D.Ⅳ类场地

    答案:B
    解析: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2016年版)第4.1.4条规定:覆盖层的厚度=1+4+1+15=21m>20m
    因此计算深度d0取20m,平均剪切波速为,



    根据表4.1.6(见题解图),场地类别为Ⅱ类。

  • 第15题:

    某办公楼柱下扩展基础,平面尺寸为3.4m×3.4m,基础埋深为1.6m,场地土层分布及土性如题10~13图所示。



    试问,基础底面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Pa),与下列何项最为接近(  )

    A. 170
    B. 185
    C. 200
    D. 210

    答案:B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5.2.4条,当基础宽度大于3m或埋置深度大于0.5m时,从载荷试验或其他原位测试、经验值等方法确定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尚应按下式修正:
      fa=fak+ηbγ(b-3)+ηdγm(d-0.5)
      根据《地规》表5.2.4,由于题10~13图中给出e=0.75,IL=0.72,因此查表得:ηb=0.3,ηd=1.6。
      因此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
      fa=150+0.3×18×(3.4-3)+1.6×18×(1.6-0.5)=183.8kPa
      选项中与结果最接近的是185,因此答案选B项。
      【考点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浅基础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深度和宽度修正的计算。
      【解题思路】
      本题解题分析步骤如下:
      ①根据《地规》表5.2.4,确定ηb、ηd的取值;
      ②根据《地规》式(5.2.4),计算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

  • 第16题:

    某多层工业厂房采用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基础底面平面尺寸3.6mx3.6m,基础埋深1.5m;地下水位在地表下3.5m。场地表层分布有3.0m厚的淤泥,拟将基础范围的游泥挖除后换填碎石,换填厚度1.5m。厂房的基础及地质情况如图所示。

    为满足基础底面应力扩散的要求,试问,垫层底面的最小宽度b'=2b1(m),应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3.6 (B)4.0 (C)5.1 (D)5.4


    答案:C
    解析:
    z=1.5m,b=3.6m,z/b=0.42
    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表4.2.1,插值得垫层的压力扩散角θ=20°+

    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4.2.2条,
    b’ ≥b+2ztanθ=(3.6+2x1.5tan26.8°)m=5.12m

  • 第17题:

    某公路桥位于砂土场地,基础埋深为2.0m,上覆非液化土层厚度为7m,地下水埋深为5.0m,地震烈度为8度,该场地地震液化初步判定结果为( )。
    A.液化 B.不液化 C.考虑液化影响 D.不考虑液化影响


    答案:C
    解析: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 —2010)第4. 3. 3条,当上覆非液化土层厚度和地下水位深度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可不考虑液化影响:
    du>d0 +db -2
    dw>d0 +db -3
    du + dw>1. 5 d0 +2db-4. 5
    本题中,地下水位深dw为5m,上覆非液化土层深度du为7m,基础埋深db为2m,液化土特征深度d0经查表为8m。即7<8+2-2;5<8+2-3;7 +5<1.5×8 +2 ×2-4.5。显然该场地不属于此类型,需要考虑液化影响。

  • 第18题:

    某场地为均质黏性土场地,土层资料为:fak=150kPa,r=18kN/m3,e=0.90,Ic=0.70,地下水埋深为6.0m,场地中有独立基础,上部结构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传至基础顶面的荷载为1000kN,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时传至基础顶的荷载为1300kN,基础埋深为2.0m,只考虑中心荷载作用条件下,基础底面积不宜小于(  )m2。

    A.5.6
    B.6.6
    C.7.3
    D.9.5

    答案:C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式(5.2.4)计算,基础宽度和深度的地基承载力影响系数:由e=0.90,Ic=0.70,查表5.2.4,nb=0,nd=1。

  • 第19题:

    某建筑场地位于8度抗震设防区,场地土层分布及土性如图5-18所示,其中粉土的黏粒含量百分率为14,拟建建筑基础埋深为1.5m,已知地面以下30m土层地质年代为第四纪全新世。试问,当地下水位在地表下5m时,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的规定,下述观点何项正确?(  )

    A.粉土层不液化,砂土层可不考虑液化影响
    B.粉土层液化,砂土层可不考虑液化影响
    C.粉土层不液化,砂土层需进一步判别液化影响
    D.粉土层、砂土层均需进一步判别液化影响

    答案:A
    解析:

  • 第20题:

    某建筑场地位于8度抗震设防区,场地土层分布及土性如图所示,其中粉土的黏粒含量百分率为14,拟建建筑基础埋深为1.5m,已知地面以下30m土层地质年代为第四纪全新世。试问,当地下水位在地表下5?时,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的规定,下述观点何项正确?
    (A)粉土层不液化,砂土层可不考虑液化影响
    (B)粉土层液化,砂土层可不考虑液化影响
    (C)粉土层不液化,砂土层需进一步判别液化影响
    (D)粉土层、砂土层均需进一步判别液化影响


    答案:A
    解析: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第4.3.3条第2款,粉土的黏粒含量百分率在8度时不小于13时可判为不液化土,因为14>13,故粉土层不液化。
    db=1.5m0=8,代入第4.3.2条第3款式(4.3.3-3),
    du+dw=(7.8+5)m=12.8m>1.5d0+2db-4.5=1.5x8+2x2-4.5=11.5(m),故砂土层可不考虑液化影响。

  • 第21题:

    某多层砌体房屋,采用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基础剖面及土层分布如题图所示。基础及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为20kN/m3。



    假定,场地各土层的实测剪切波速vs,如题3~5图所示。试问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该建筑场地的类别应为下列何项(  )

    A. Ⅰ
    B. Ⅱ
    C. Ⅲ
    D. Ⅳ

    答案:C
    解析: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2016年版)第4.1.4条第1款规定,建筑场地覆盖层厚度的确定,一般情况下,应按地面以下剪切波速大于500m/s且其下卧各层岩土的剪切波速均不小于500m/s的土层顶面的距离确定。
    故场地覆盖层厚度为:3+3+12+4=22m>20m。
    根据第4.1.5条规定,计算深度取覆盖层厚度和20m两者的较小值,即d0=20m。
    根据式(4.1.5-2)计算,得剪切波在地面至计算深度之间的传播时间



    根据式(4.1.5-1)计算,得土层等效剪切波速:vse=d0/t=20/0.135=148m/s。vse<150m/s,覆盖层厚度20m,查表4.1.6得:该建筑场地为Ⅲ类场地。

  • 第22题:

    某方形独立柱基,底面尺寸为B=L=2.0m,埋深为1.5m。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处的竖向力设计值F=600kN。已算出:基础自重和基础上的土重设计值G=130kN,相应的基础自重和基础上的土重标准值Gk=115kN。基础及工程地质剖面图如题图所示。

    当无相邻荷载影响时,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的简化公式,计算该基础中点的地基沉降计算深度zn为(  )。

    A. 1.6m
    B. 3.0m
    C. 4.0m
    D. 4.45m

    答案:C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5.3.8条,当无相邻荷载影响,基础宽度在1~30m范围内,则可计算得计算深度为:zn=b(2.5-0.4lnb)=2.0×(2.5-0.4×ln2)=2.0×(2.5-0.277)=4.446m,而基底下4.0m处为基岩,故取4.0m。

  • 第23题:

    单选题
    某场地为均质黏性土场地,土层资料为:fak=150kPa,γ=18kN/m3,e=0.90,Ic=0.70,地下水埋深为6.0m,场地中有独立基础,上部结构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传至基础顶面的荷载为1000kN,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时传至基础顶的荷载为1300kN,基础埋深为2.0m,只考虑中心荷载作用条件时,基础底面积不宜小于(  )m2。
    A

    5.6

    B

    6.6

    C

    7.3

    D

    9.5


    正确答案: B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5.2.4条计算,查表5.2.4得:ηb=0,ηd=1则:
    fa=fak+ηbγ(b-3)+ηdγm(d-0.5)=150+0+1×18×(2-0.5)=177kPa则基础底面积为:A=F/(fa-γGd)=1000/(177-20×2)=7.3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