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住宅为8层框架结构,各层层高均为3m,无地下室,原始地面标高为10.000m,室内外高差0.300m,结构荷载均匀对称,初步设计阶段,考虑采用人工处理地基上的筏板基础,筏板沿建筑物周边外挑1m,筏板基础总尺寸为16m×42m,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基础底面处平均压力值pk=145kPa。场地土层分布如图所示,地下水位标高为9.000m。[2014年真题]3.假定,采用湿法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桩径600mm,桩长10m,正方形布桩,桩距1350mm,增强体顶部设200mm褥垫。试问,当桩端阻力发挥系

题目
某住宅为8层框架结构,各层层高均为3m,无地下室,原始地面标高为10.000m,室内外高差0.300m,结构荷载均匀对称,初步设计阶段,考虑采用人工处理地基上的筏板基础,筏板沿建筑物周边外挑1m,筏板基础总尺寸为16m×42m,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基础底面处平均压力值pk=145kPa。场地土层分布如图所示,地下水位标高为9.000m。[2014年真题]



3.假定,采用湿法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桩径600mm,桩长10m,正方形布桩,桩距1350mm,增强体顶部设200mm褥垫。试问,当桩端阻力发挥系数αp=0.5时,根据桩周土层指标估计的增强体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280
B、250
C、230
D、200

相似考题
更多“某住宅为8层框架结构,各层层高均为3m,无地下室,原始地面标高为10.000m,室内外高差0.300m,结构荷载均匀对称,初步设计阶段,考虑采用人工处理地基上的筏板基础,筏板沿建筑物周边外挑1m,筏板基础总尺寸为16m×42m,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基础底面处平均压力值pk=145kPa。场地土层分布如图所示,地下水位标高为9.000m。[2014年真题] ”相关问题
  • 第1题:

    建筑为两层框架结构,设一层地下室,结构荷载均匀对称,采用筏板基础,後板沿建筑物外边挑出1m,筏板基础总尺寸为20mx20m,结构完工后,进行大面积的景观堆土施工,堆土平均厚度为2.5m。典型房屋基础剖面及地质情况见下图。

    试问,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简化公式计算, 基础中点的地基变形计算深度Zn(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 20
    B 26
    C 28
    D 30.5


    答案:B
    解析:
    解答:根据《地规》第5.3.8条,Zn=b(2.5-0.4lnb)=20×(2.5-0.4×ln20)=26m
    故选(B)。

  • 第2题:

    某住宅为8层框架结构,各层层高均为3m,无地下室,原始地面标高为10.000m,室内外高差0.300m,结构荷载均匀对称,初步设计阶段,考虑采用人工处理地基上的筏板基础,筏板沿建筑物周边外挑1m,筏板基础总尺寸为16m×42m,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基础底面处平均压力值pk=145kPa。场地土层分布如图所示,地下水位标高为9.000m。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9-13题
    试问,基础底面标高处,②层黏土经深宽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Pa)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190
    B.210
    C.230
    D.260

    答案:A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5.2.4条式(5.2.4)计算,由于e和Il均小于0.85,所以ηb=0.3,ηd=1.6。则经深宽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fa=fak+ηbγ(b-3)+ηdγm(d-0.5)=150十0.3×8.5×(6-3)+1.6×(18+8.5)×0.5×(2-0.5)=189.45kPa,由此可知,A项数值最为接近。

  • 第3题:

    建筑为两层框架结构,设一层地下室,结构荷载均匀对称,采用筏板基础,後板沿建筑物外边挑出1m,筏板基础总尺寸为20mx20m,结构完工后,进行大面积的景观堆土施工,堆土平均厚度为2.5m。典型房屋基础剖面及地质情况见下图。

    假定,相应于荷载效应准永久组合的基底平均压力(包括外挑筏板及其上覆填土重力) 为50kPa。试问,不考虑景观填土对建筑物沉降的影响,计算建筑物地基沉降时,基底处的附加应力(kPa)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 50
    B 30
    C 20
    D <0


    答案:B
    解析:
    解答:根据《地规》第5.3.5条:P0=P-Pz=50-(18x0.5+8x0.5+8.5x1)=28.5kPa 故选(B)

  • 第4题:

    某建筑为两层框架结构,设一层地下室,结构荷载均匀对称,采用筏板基础,筏板沿建筑物外边挑出1m,筏板基础总尺寸为20m×20m,结构完工后,进行大面积的景观堆土施工,堆土平均厚度为2.5m。典型房屋基础剖面及地质情况见图。[2013年真题]



    3.假定,相应于荷载效应准永久组合的基底平均压力(包括外挑筏板及其上覆填土重力)为50kPa。试问,不考虑景观填土对建筑物沉降的影响,计算建筑物地基沉降时,基底处的附加应力(kPa)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50
    B、30
    C、20
    D、<0

    答案:B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5.3.5条规定,基底附加应力是去除了自重应力的附加应力,其值为:P0=P-Pz=50-(18×0.5+8×0.5+8.5×1)=28.5kPa。由此可知,B项数值最为接近。

  • 第5题:

    建筑为两层框架结构,设一层地下室,结构荷载均匀对称,采用筏板基础,後板沿建筑物外边挑出1m,筏板基础总尺寸为20mx20m,结构完工后,进行大面积的景观堆土施工,堆土平均厚度为2.5m。典型房屋基础剖面及地质情况见下图。

    假定,相应于荷载效应准永久组合时,基底处附加压力为32kPa,不考虑景观填土及其他相邻荷载对建筑物沉降的影响。试问,按分层总和法计算出的基底中心处②层粉砂层地基变形量(m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提示:①沉降计算经验系数ψ取1.0;
    ②矩形面积上均布荷载作用下角点的平均附加应力系数

    A 7.1
    B 6.4
    C 5.3
    D 4.2


    答案:B
    解析:
    解答:根据《地规》第5.3.5条:

  • 第6题:

    某住宅为8层框架结构,各层层高均为3m,无地下室,原始地面标高为10.000m,室内外高差0.300m,结构荷载均匀对称,初步设计阶段,考虑采用人工处理地基上的筏板基础,筏板沿建筑物周边外挑1m,筏板基础总尺寸为16m×42m,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基础底面处平均压力值pk=145kPa。场地土层分布如图所示,地下水位标高为9.000m。[2014年真题]



    2.试问,当考虑采用天然地基基础方案,对下卧层承载力进行验算时,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③层淤泥质粉质黏土软弱下卧层顶面处的附加压力值(kPa),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100
    B、120
    C、140
    D、160

    答案:B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5.2.7条第2款式(5.2.7-3)计算,由于z/b=1/16<0.25,故扩散角θ=0°。
    基础底面处,土体自重压力值为:pc=18×1+(18.5-10)×1=26.5。
    相应于荷载标准组合时,软弱下卧层顶面处的附加压力值为:



    由此可知,B项数值最为接近。

  • 第7题:

    某住宅为8层框架结构,各层层高均为3m,无地下室,原始地面标高为10.000m,室内外高差0.300m,结构荷载均匀对称,初步设计阶段,考虑采用人工处理地基上的筏板基础,筏板沿建筑物周边外挑1m,筏板基础总尺寸为16m×42m,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基础底面处平均压力值pk=145kPa。场地土层分布如图所示,地下水位标高为9.000m。[2014年真题]



    5.条件同(4),假定,复合地基承载力不考虑深度修正,增强体单桩承载力特征值按200kN控制。试问,水泥土桩的桩体试块(边长70.7mm)在标准养护条件下,90d龄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fcu(N/mm2)最低平均值,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3.0
    B、4.0
    C、5.0
    D、6.5

    答案:A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第7.1.6条规定,对水泥土搅拌桩,桩身强度应符合7.3.3条第3款的要求,则水泥土桩的桩体试块(边长70.7mm)在标准养护条件下,90d龄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为:



    由此可知,A项数值最为接近。

  • 第8题:

    某高层建筑梁板式筏基的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筏板的最大区格划分如图所示。筏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



    假定筏基底面处的地基土力均匀分布,且相应于荷载效应基本组合的地基土净反力设计值P=350kPa。[2012年真题]
    提示:计算时取




    1.试问,为满足底板受冲切承载力的要求,初步估算筏板所需的最小厚度h(mm),应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350
    B.400
    C.420
    D.470

    答案:C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8.4.12条第2款规定,当板底区格为矩形双向板时,地板受冲切所需的厚度按下式计算:



    式中,



    分别为计算板格的短边和长边的净长度。




    故而筏板所需的最小厚度为:



    由此可知,C项数值最为接近。

  • 第9题:

    某多层框架结构办公楼采用筏形基础,γ0=1.0,基础平面尺寸为39.2m×17.4m。基础埋深为1.0m,地下水位标高为-1.0m,地基土层及有关岩土参数见图5-3。初步设计时考虑三种地基基础方案:方案一,天然地基方案;方案二,桩基方案;方案三,减沉复合疏桩方案。

    .采用方案一时,假定,相应于作用的标准组合时,上部结构与筏板基础总的竖向力为45200kN相应于作用的基本组合时,上部结构与筏板基础总的竖向力为59600kN。试问,进行软弱下卧层地基承载力验算时,②层土顶面处的附加压力值pz与自重应力值pcz之和(pz+pcz)(kPa),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65
    B.75
    C.90
    D.100

    答案:B
    解析:

  • 第10题:

    某高层建筑梁板式筏基的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筏板的最大区格划分如图所示。筏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



    假定筏基底面处的地基土力均匀分布,且相应于荷载效应基本组合的地基土净反力设计值P=350kPa。[2012年真题]
    提示:计算时取




    2.假设,筏板厚度为500mm。试问,进行筏板斜截面受剪切承载力计算时,作用在图中阴影部分面积上的地基土平均净反力设计值,应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1100
    B.1900
    C.2500
    D.2900

    答案:C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8.4.12条,阴影部分梯形的底边长为:



    阴影部分梯形的顶边为:



    故作用在图中阴影部分面积上的地基土平均净反力设计值为:



    由此可知,C项数值最为接近。

  • 第11题:

    某多层框架结构带一层地下室,采用柱下矩形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基础底面平面尺寸3.3mx3.3m,基础底绝对标高60.000m,天然地面绝对标高63.000m,设计室外地面绝对标高65.000m,地下水位绝对标高为60.000m,回填土在上部结构施工后完成,室内地面绝对标高61.000m,基础及其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为20kN/m3,地基土层分布及相关参数如图所示。

    假定,荷载效应基本组合由永久荷载控制,相应于荷载效应基本组合时,柱A基础在图示单向偏心荷载作用下,基底边缘最小地基反力设计值为40kPa,最大地基反力设计值为300kPa。试问,柱与基础交接处截面I-I的弯矩设计值(kN*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570(B)590(C)620(D)660


    答案:A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第8.2.7条,
    矩形基础台阶宽高比为

  • 第12题:

    单选题
    某高层住宅,采用筏板基础,筏板尺寸为12m×50m;其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基础底面处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的平均压应力为325kPa,地基土层分布如下图所示。 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的规定,计算地基持力层范围内的软弱下卧层顶面处的附加压力时,试问,所需的地基压力扩散角θ值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

    B

    10°

    C

    20°

    D

    23°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某建筑为两层框架结构,设一层地下室,结构荷载均匀对称,采用筏板基础,筏板沿建筑物外边挑出1m,筏板基础总尺寸为20m×20m,结构完工后,进行大面积的景观堆土施工,堆土平均厚度为2.5m。典型房屋基础剖面及地质情况见图。[2013年真题]



    5.假定条件同(4)。试问,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简化公式计算,基础中点的地基变形计算深度zn(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 20
    B. 26
    C. 28
    D. 30.5

    答案:B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5.3.8条式(5.3.8)计算,基础中点的地基变形计算深度zn=b(2.5-0.4lnb)=20×(2.5-0.4×ln20)=26m。由此可知,B项数值最为接近。

  • 第14题:

    某建筑为两层框架结构,设一层地下室,结构荷载均匀对称,采用筏板基础,筏板沿建筑物外边挑出1m,筏板基础总尺寸为20m×20m,结构完工后,进行大面积的景观堆土施工,堆土平均厚度为2.5m。典型房屋基础剖面及地质情况见图。[2013年真题]



    4.假定,相应于荷载效应准永久组合时,基底处附加压力为32kPa,不考虑景观填土及其他相邻荷载对建筑物沉降的影响。试问,按分层总和法计算出的基底中心处②层粉砂层地基变形量(m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7.1
    B、6.4
    C、5.3
    D、4.2

    答案:B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5.3.5条式(5.3.5)计算,地基变形量为:



    由此可知,B项数值最为接近。

  • 第15题:

    某住宅为8层框架结构,各层层高均为3m,无地下室,原始地面标高为10.000m,室内外高差0.300m,结构荷载均匀对称,初步设计阶段,考虑采用人工处理地基上的筏板基础,筏板沿建筑物周边外挑1m,筏板基础总尺寸为16m×42m,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基础底面处平均压力值pk=145kPa。场地土层分布如图所示,地下水位标高为9.000m。[2014年真题]



    4.条件同(3),假定,增强体单桩承载力特征值为200kN,单桩承载力发挥系数为1.0,受软弱下卧层影响,桩间土承载力发挥系数为0.35。试问,按《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处理后基底的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spk(kPa),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提示:处理后桩间土承载力特征值取未经修正的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A、210
    B、190
    C、170
    D、155

    答案:D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第7.1.5条第2款式(7.1.5-2)计算,




    可得处理后基底的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



    由此可知,D项数值最为接近。

  • 第16题:

    某高层建筑梁板式筏基的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筏板的最大区格划分如图所示。筏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



    假定筏基底面处的地基土力均匀分布,且相应于荷载效应基本组合的地基土净反力设计值P=350kPa。[2012年真题]
    提示:计算时取




    2.假设,筏板厚度为500mm。试问,进行筏板斜截面受剪切承载力计算时,作用在图中阴影部分面积上的地基土平均净反力设计值,应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1100
    B、1900
    C、2500
    D、2900

    答案:C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8.4.12条,阴影部分梯形的底边长为:



    阴影部分梯形的顶边为:



    故作用在图中阴影部分面积上的地基土平均净反力设计值为:



    由此可知,C项数值最为接近。

  • 第17题:

    某建筑为两层框架结构,设一层地下室,结构荷载均匀对称,采用筏板基础,筏板沿建筑物外边挑出1m,筏板基础总尺寸为20m×20m,结构完工后,进行大面积的景观堆土施工,堆土平均厚度为2.5m。典型房屋基础剖面及地质情况见图。[2013年真题]



    2.试问,下卧层承载力验算时,③层淤泥质粉质黏土层顶面处经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75
    B、80
    C、115
    D、120

    答案:A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5.2.4条及第5.2.7条规定,地基承载力表达式为:



    fak=50kPa;对于淤泥质粉质黏土,查表5.2.4可得,埋置深度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



    自天然地面标高算起,d=3m;



    由此可知,A项数值最为接近。

  • 第18题:

    某建筑为两层框架结构,设一层地下室,结构荷载均匀对称,采用筏板基础,筏板沿建筑物外边挑出1m,筏板基础总尺寸为20m×20m,结构完工后,进行大面积的景观堆土施工,堆土平均厚度为2.5m。典型房屋基础剖面及地质情况见图。[2013年真题]



    1.试问,根据土的抗剪强度指标确定的②层粉砂层地基抗震承载力特征值(kPa)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90
    B、100
    C、120
    D、130

    答案:B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5.2.5条式(5.2.5)计算,在②层为粉砂层时,承载力系数Mb=0.51,Md=3.06,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第4.2.3条式(4.2.3)及表4.2.3计算,修正系数



    故地基抗震承载力特征值为:



    由此可知,B项数值最为接近。

  • 第19题:

    某高层建筑梁板式筏基的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筏板的最大区格划分如图所示。筏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



    假定筏基底面处的地基土力均匀分布,且相应于荷载效应基本组合的地基土净反力设计值P=350kPa。[2012年真题]
    提示:计算时取




    1.试问,为满足底板受冲切承载力的要求,初步估算筏板所需的最小厚度h(mm),应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350
    B、400
    C、420
    D、470

    答案:C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8.4.12条第2款规定,当板底区格为矩形双向板时,地板受冲切所需的厚度按下式计算:



    式中,



    分别为计算板格的短边和长边的净长度。




    故而筏板所需的最小厚度为:



    由此可知,C项数值最为接近。

  • 第20题:

    某建筑为两层框架结构,设一层地下室,结构荷载均匀对称,采用筏板基础,筏板沿建筑物外边挑出1m,筏板基础总尺寸为20m×20m,结构完工后,进行大面积的景观堆土施工,堆土平均厚度为2.5m。典型房屋基础剖面及地质情况见图。[2013年真题]



    1.试问,根据土的抗剪强度指标确定的②层粉砂层地基抗震承载力特征值(kPa)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90
    B.100
    C.120
    D.130

    答案:B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5.2.5条式(5.2.5)计算,在②层为粉砂层时,承载力系数Mb=0.51,Md=3.06,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第4.2.3条式(4.2.3)及表4.2.3计算,修正系数



    故地基抗震承载力特征值为:



    由此可知,B项数值最为接近。

  • 第21题:

    某建筑为两层框架结构,设一层地下室,结构荷载均匀对称,采用筏板基础,筏板沿建筑物外边挑出1m,筏板基础总尺寸为20m×20m,结构完工后,进行大面积的景观堆土施工,堆土平均厚度为2.5m。典型房屋基础剖面及地质情况见图。[2013年真题]



    4.假定,相应于荷载效应准永久组合时,基底处附加压力为32kPa,不考虑景观填土及其他相邻荷载对建筑物沉降的影响。试问,按分层总和法计算出的基底中心处②层粉砂层地基变形量(m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7.1
    B.6.4
    C.5.3
    D.4.2

    答案:B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5.3.5条式(5.3.5)计算,地基变形量为:



    由此可知,B项数值最为接近。

  • 第22题:

    某高层建筑梁板式筏基的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筏板的最大区格划分如图所示。筏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



    假定筏基底面处的地基土力均匀分布,且相应于荷载效应基本组合的地基土净反力设计值P=350kPa。[2012年真题]
    提示:计算时取




    3.筏板厚度同题15。试问,进行筏板斜截面受剪切承载力计算时,图中阴影部分地基净反力作用下的相应区块筏板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设计值(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2100
    B.2700
    C.3000
    D.3300

    答案:B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8.4.12条第3款规定,梁板式筏基双向底板斜截面受剪承载力应符合下列要求:



    又设保护层厚度为60mm,所以



    因此



    则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设计值为:



    由此可知,B项数值最为接近。

  • 第23题:

    某住宅为8层框架结构,各层层高均为3m,无地下室,原始地面标高为10.000m,室内外高差0.300m,结构荷载均匀对称,初步设计阶段,考虑采用人工处理地基上的筏板基础,筏板沿建筑物周边外挑1m,筏板基础总尺寸为16m×42m,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基础底面处平均压力值pk=145kPa。场地土层分布如图所示,地下水位标高为9.000m。[2014年真题]



    3.假定,采用湿法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桩径600mm,桩长10m,正方形布桩,桩距1350mm,增强体顶部设200mm褥垫。试问,当桩端阻力发挥系数αp=0.5时,根据桩周土层指标估计的增强体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280
    B.250
    C.230
    D.200

    答案:A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第7.1.5条第3款式(7.1.5-3)计算,qp取桩端土未经修正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160kPa。
    增强体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为:Ra=up∑qslpi+αpqpAp=3.14×0.6×(15×0.8+10×6+20×3.2)+0.5×160×3.14×0.302=278.8kN
    由此可知,A项数值最为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