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关于上市公司的说法,错误的是()。A、上市公司必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公开其财务状况、经营情况及重大诉讼,在每会计年度内每年公布一次财务会计报告B、市公司的股票,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及证券交易所交易规则上市交易C、上市公司董事与董事会会议决议事项所涉及的企业有关联关系的,不得对该项决议行使表决权,也不得代理其他董事行使表决权D、上市公司设立独立董事,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题目

以下关于上市公司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上市公司必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公开其财务状况、经营情况及重大诉讼,在每会计年度内每年公布一次财务会计报告

B、市公司的股票,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及证券交易所交易规则上市交易

C、上市公司董事与董事会会议决议事项所涉及的企业有关联关系的,不得对该项决议行使表决权,也不得代理其他董事行使表决权

D、上市公司设立独立董事,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相似考题
更多“以下关于上市公司的说法,错误的是()。A、上市公司必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公开其财务状况、 ”相关问题
  • 第1题:

    上市公司必须定期公开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公开披露年度报告、中期报告和临时报告。( )


    正确答案:√
    【考点】熟悉我同证券市场的上市制度。见教材第六章第二节,P217。

  • 第2题:

    上市公司披露原则当中,()是指公司必须依照法律规定或证券监管机构和证券交易所的指令将有关信息予以公开,不得有重大遗漏。

    A:及时原则
    B:真实原则
    C:准确原则
    D:完整性原则

    答案:D
    解析:
    上市公司披露原则当中,完整性原则是指公司必须依照法律规定或证券监管机构和证券交易所的指令将有关信息予以公开,不得有重大遗漏。信息披露的完整性,有质与量两方面的规定性。

  • 第3题:

    关于《行政许可法》第十二条第(三)项所列事项的行政许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赋予公民特定资格,依法应当举行国家考试,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B.赋予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特定的资格、资质的,行政机关根据考核结果作出行政许可决定,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C.公民特定资格的考试可以依法由行业组织实施,公开举行
    D.行政机关应当事先公布资格考试的考试大纲和指定教材

    答案:D
    解析:
    根据《行政许可法》第五十四条的规定,行政机关或者行业组织应当事先公布资格考试的报名条件、报考办法、考试科目以及考试大纲。但是,不得组织强制性的资格考试的考前培训,不得指定教材或者其他助考材料。

  • 第4题:

    下列选项中,关于公司财务会计制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一人有限责任公司应当在每一会计年度终了时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并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

    B.上市公司必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公开其财务状况、经营情况及重大诉讼,在每会计年度内半年公布一次财务会计报告

    C.股份有限公司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在召开股东大会年会的30日前置备于本公司

    D.有限责任公司应当依照公司章程规定的期限将财务会计报告送交各股东

    E.公开发行股票的股份有限公司必须公告其财务会计报告


    正确答案:ABDE
    本题考核公司的财务会计制度。股份有限公司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在召开股东大会年会的20日前置备于本公司,供股东查阅。

  • 第5题:

    下列属于上市公司公开发行新股的一般条件的是( )。
    Ⅰ.上市公司的组织机构健全,运行良好
    Ⅱ.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具有可持续性
    Ⅲ.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良好
    Ⅳ.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的数额和使用符合规定

    A.Ⅰ、Ⅱ、Ⅲ
    B.Ⅱ、Ⅲ、Ⅳ
    C.Ⅰ、Ⅱ、Ⅳ
    D.Ⅰ、Ⅱ、Ⅲ、Ⅳ

    答案:D
    解析:
    上市公司公开发行新股的一般条件: (1)上市公司的组织机构健全,运行良好。(2)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具有可持续性。(3)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良好。(4)上市公司最近36个月内财务会计文件无虚假记载,且不存在违反证券法律、行政法规或规章,受到中国证监会的行政处罚,或者受到刑事处罚;不存在违反工商、税收、土地、环保、海关法律、行政法规或规章,受到行政处罚且情节严重,或者受到刑事处罚;不存在违反国家其他法律、行政法规且情节严重的行为。(5)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的数额和使用符合规定。(6)上市公司不存在下列行为:①本次发行申请文件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②擅自改变前次公开发行证券募集资金的用途而未进行纠正。③上市公司最近12个月内受到过证券交易所的公开谴责。④上市公司及其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最近12个月内存在未履行向投资者做出的公开承诺的行为。⑤上市公司或其现任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因涉嫌犯罪被司法机关立案侦查或涉嫌违法违规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⑥严重损害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其他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