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调查研究的基本步骤有哪些?

题目
教育调查研究的基本步骤有哪些?


相似考题
更多“教育调查研究的基本步骤有哪些? ”相关问题
  • 第1题:

    教育科研成果表述的基本步骤有哪些?
    1)确定研究成果的表述形式,拟定题目
    2)议定写作提纲
    3)研究报告或论文的写作
    4)对初稿进行修改

  • 第2题:

    社会调查研究有哪些基本特征?
    第一,专门性。首先在研究的方法层次上,社会调查研究是一种专门的科学,有其特有的概念、基本原理、公式、方法。其次在研究的技术层次上,具有独特的方法、工具和技术。
    第二,系统性。从开始的选择课题到最后做出调查报告,几个步骤有机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形成完整的系统性过程。
    第三,客观性。社会调查研究是从事实出发、以实际调查为主,能够直接从被调查者那里得到第一手资料,即使文献资料也要求真实可靠,由此而得出的结论也就更为客观、科学。
    第四,实证性。社会调查研究是建立在资料的收集与分析基础之上的,资料来源于社会实践,所归纳出的结论和理论与资料所显示的结果相一致,也经得起实践检验。
    第五,针对性。进行社会调查研究不是无病呻吟,而是为了解决社会实际问题。它所关注的也不是认识对象的所有属性,而主要是其社会属性。

  • 第3题:

    简述教育调查研究的一般步骤。
    (1)确定调查课题;
    (2)选择调查对象;
    (3)确定调查方法和手段,编制和选用调查工具。

  • 第4题:

    社会有哪些基本要素?社会调查研究对象有哪些类别?
    社会的基本要素:自然环境、人口和文化。
    调查研究的单位:个人、初级社会群体、社会组织、阶级和阶层、民族、社区、社会行为、社会产品。

  • 第5题:

    论述教育调查研究的实施步骤。
    (1)确定调查课题
    一次调查,要了解什么情况、探究什么问题、达到什么目的,都要预先考虑。所选的课题应有现实意义或具备理论价值。所选的课题还应当是可行的。
    (2)选择调查对象
    在调查研究中选取研究对象是一个重要环节,选出的调查对象对总体的代表性程度上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调查结论的准确性和科学性。要选好调查对象,就必须系统地考虑调查的总体、样本数量、抽样方法等问题。就调查对象而言,应严格界定总体的范围和属性,对调查总体的界定应包括对象总体中个体的单位、对象的年龄范围、职业种类、地域分布等特点。
    (3)确定调查方法和手段,编制和选用调查工具
    研究者在确定了调查的目的和对象之后,就应根据不同的目的要求与不同的研究对象来选择具体的调查手段。调查法还是一种间接的研究方法,无论运用什么样的方式来搜集资料,都必须借用一定的工具,这就涉及编制和选用调查工具。
    (4)制定调查计划
    调查计划是研究者对调查研究工作及其过程所作的具体的规划和安排。制定计划的目的在于确保调查研究工作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进行,以提高研究工作的实效。
    调查计划在内容上主要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调查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调查内容提纲和内容的操作性说明。
    第三,调查对象的总体、样本数量和抽样方法及其要求。
    第四,调查手段及工具的说明。
    第五,调查工作的步骤及时间安排。
    第六,调查资料的分析处理及调查报告的撰写。
    (5)实施调查
    调查实施阶段是调查研究的重要环节,调查研究能否取得成效,往往取决于这个阶段的工作状况。调查实施过程,就是资料的搜集过程,即运用调查手段,接触调查对象,从中搜集第一手资料。在调查实施过程中要及时核查资料,看看所搜集的资料是否齐全、准确,留意数据的数字是否正确,做到及时补救、更正,尽可能避免人为的错误。
    (6)整理、分析调查资料,撰写调查报告
    调查者搜集到的原始资料往往是零散的、杂乱无章的,需要调查者根据研究的需要及时地进行分类、汇总、概括、统计,这就是资料的整理。只有在对原始资料进行系统整理的基础上,才能反映出事物存在或变化的特征,才能形成研究结论,才能完成调查报告的撰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