炉水在用磷酸盐处理时,在保证pH值的情况下,为什么要进行低磷酸盐处理?

题目
炉水在用磷酸盐处理时,在保证pH值的情况下,为什么要进行低磷酸盐处理?

相似考题
更多“炉水在用磷酸盐处理时,在保证pH值的情况下,为什么要进行低磷酸盐处理?”相关问题
  • 第1题:

    炉水采用磷酸盐处理是,不同汽包压力对应的炉水磷酸根含量和pH是不同的()

    A

    B



  • 第2题:

    炉水采用磷酸盐处理是,不同汽包压力对应的炉水磷酸根含量和pH是不同的()


    正确答案:正确

  • 第3题:

    在进行炉水的磷酸盐处理时,应控制炉水的相对碱度小于2%。


    正确答案:错误

  • 第4题:

    炉水磷酸盐处理是消除炉水中残余的(),防止锅炉受热面(),并可保持炉水一定的()值。


    正确答案:硬度;生成水垢;PH

  • 第5题:

    采用协调pH—磷酸盐处理炉水时,炉水控制指标R值得含义是()。

    • A、钙镁物质的量比值
    • B、钙镁质量比值
    • C、纳磷物质的量比值
    • D、钠磷质量比值

    正确答案:C

  • 第6题:

    锅炉炉水采用磷酸盐处理时,当炉水磷酸根含量过高时,应采取的措施是()。

    • A、定期排污一次
    • B、开大连续排污
    • C、调大磷酸盐泵柱塞行程
    • D、关小磷酸盐泵柱塞行程,必要时停泵

    正确答案:A,B,D

  • 第7题:

    什么是炉水协调PH-磷酸盐处理?如何进行控制?


    正确答案: 炉水协调PH-磷酸盐处理是通过调节炉水中钠离子和磷酸根离子的摩尔比(R)在一定范围内(2.2-2.8),使炉水中既有足够的PH值和一定的PO43-浓度,又不会含游离氢氧化钠。当R>2.8时,则锅内处理由原来的Na3PO4单一配方,改为“Na3PO4+Na2HPO4”配方处理;若R<2.2,则应改为“Na3PO4+NaOH”配方处理。

  • 第8题:

    炉内加磷酸盐进行协调pH-磷酸盐处理的目的、原理是什么?


    正确答案: 目的是防止进入水汽系统的残余硬度在受热面上结垢,同时防止水冷壁管的腐蚀。
    其原理是除向汽包内添加Na3PO4外,还添加其他适当的药品,使锅炉水既有足够高的pH值和维持一定的PO43-浓度,又不含产生游离的NaOH。

  • 第9题:

    哪些措施可以达到减缓锅炉腐蚀的目的()

    • A、将给水PH值控制在8.8~9.3
    • B、做好给水系统及加热器的停用保护
    • C、炉水采用低磷酸盐处理
    • D、炉水采用全挥发处理

    正确答案:A,B,C,D

  • 第10题:

    目前有哪几种炉水磷酸盐的处理方法?


    正确答案: 随着机组参数的提高和除盐技术的完善,很多机组配有凝结水精处理装置,磷酸盐处理也由最初防止硬度垢的生成逐渐转化为缓冲PH值和防止腐蚀。磷酸盐水工况也由最初的维持高浓度的PO43—向低浓度和超低浓度方向发展。先后经历了高磷酸盐处理、协调磷酸盐处理、等成分磷酸盐处理、低磷酸盐处理和平衡磷酸盐处理。

  • 第11题:

    锅炉能够采用炉水协调PH-磷酸盐处理的条件是()

    • A、补给水必须是除盐水
    • B、凝汽器必须严密不漏
    • C、给水PH在9.0以上
    • D、任何锅炉都可以

    正确答案:A,B

  • 第12题:

    单选题
    炉内采用协调PH-磷酸盐处理时, 控制炉水磷酸根的量应()
    A

    越低越好

    B

    越高越好

    C

    不同参数的锅炉,采用不同的控制标准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锅炉炉水磷酸盐防垢处理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正确答案: 磷酸盐防垢处理的基本原理是:向锅炉水中投加Na3PO4,使PO43-在高碱度沸腾的锅炉水中与Ca2+反应,生成易于排除的碱式磷酸盐水渣,反应如下:10Ca2+十6PO43-十2OH- → Ca10(OH)2(PO46
    随给水进入锅炉的少量Mg2+,在高温的碱性锅炉水中与SiO32-反应生成蛇纹石水渣,反应如下:3Mg2+十2SiO32-十2OH-十H2O→3MgO•2SiO2•2H2O
    上述水渣极易随锅炉排污水排掉,因此防止了在锅炉内产生水垢。

  • 第14题:

    炉水在用磷本盐处理时,在保证PH值的情况下,为什么要进行低磷酸盐处理?


    正确答案: 由于磷酸盐在高温水中溶解度很低,对于高压及以上参数的汽包采用磷酸盐处理时,在负荷波动工况下容易沉淀析出,发生“暂时消失”现象,破坏炉管表面氧化膜,腐蚀炉管。降低炉水的磷酸盐浓度,可以避免这种消失现象发生,减缓由此带来的腐蚀。所以在保证炉水PH值的情况下,要采用低磷酸盐处理。

  • 第15题:

    什么是炉水磷酸盐处理?


    正确答案: 为了防止在锅炉中产生钙垢和碱性腐蚀,向炉内投加磷酸盐溶液,使炉内钙离子不会形成水垢,而生成水渣,并通过锅炉排污排出。这种向炉水投加磷酸盐的方式称为炉水磷酸盐处理。

  • 第16题:

    锅炉炉水采用磷酸盐处理时,当炉水磷酸根含量过低时,应采取的措施是()。

    • A、定期排污一次
    • B、开大连续排污
    • C、调大磷酸盐泵柱塞行程
    • D、关小磷酸泵柱塞行程

    正确答案:C

  • 第17题:

    锅炉水采用磷酸盐处理时,锅炉以50%负荷运行时,可能引起炉水pH值的变化是()。

    • A、pH值偏高
    • B、pH值偏低
    • C、对pH值无影响
    • D、不能确定

    正确答案:A

  • 第18题:

    采用协调pH—磷酸盐处理炉水时,通常用()药品中和游离NaOH。

    • A、磷酸
    • B、磷酸二氢钠
    • C、磷酸氢二钠
    • D、磷酸钠

    正确答案:C

  • 第19题:

    炉内采用协调PH磷酸盐处理时,控制炉水磷酸根的量应()

    • A、越低越好
    • B、越高越好
    • C、不同参数的锅炉,采用不同的控制标准

    正确答案:C

  • 第20题:

    在炉水的磷酸盐处理中,磷酸盐的主要作用是()

    • A、提高PH值
    • B、防治产生钙镁垢
    • C、减少水渣
    • D、防治氧化铁垢的产生

    正确答案:A,B,C,D

  • 第21题:

    炉水磷酸盐防垢处理的最佳pH值是()。

    • A、8.5~9.2;
    • B、9~11;
    • C、>9;
    • D、6.5~7.5。

    正确答案:B

  • 第22题:

    炉水磷酸盐处理可能引起哪些问题?


    正确答案: (1)磷酸盐隐藏
    锅炉负荷升高时,炉水中的磷酸盐浓度明显降低;当锅炉负荷降低时,炉水中的磷酸盐浓度明显升高,这种现象称为磷酸盐的‘隐藏’观象。发生旋酸盐的‘隐藏’现象的主要原因有:
    a磷酸盐在锅炉表面因浓缩超过溶解度而沉积。在锅炉偏燃引起膜态沸腾时容易发生磷酸盐的沉积,并使水冷壁超温、爆管。
    b磷酸盐与锅炉内壁的Fe3O4反应,生成以Na4FeOH(PO42.•1/3NaOH(s)为主的腐蚀产物,消耗了磷酸盐。该反应是可逆反应,磷酸盐的浓度必须超过临界值才开始进行。随着温度的增高临界值降低,所以温度越高越容易发生磷酸盐的隐藏现象。
    (2)酸性磷酸盐腐蚀
    在进行炉水—PH协调控制时,为了控制R值,往往连续向炉内加入Na2HPO4,使R值和PH值都降低,如果Na2HPO4加入的量过大就容易发生腐蚀。
    (3)对蒸汽品质的影响
    磷酸盐往往以水滴携带的方式和溶解携带的方式进入蒸汽。前者与汽包的内部结构和汽水分离效果有关,后者与汽包的运行压力有关。汽包压力只有高于18MPa以上磷酸盐才发生明显的溶解携带。当汽包压力高于19MPa以上溶解携带就非常明显。当蒸汽的压力降低后,磷酸盐就从蒸汽中析出,沉积在过热器和汽轮机的高压部分。磷酸盐沉积在过热器管中可引起超温甚至爆管。

  • 第23题:

    问答题
    炉内加磷酸盐进行协调pH-磷酸盐处理的目的、原理是什么?

    正确答案: 目的是防止进入水汽系统的残余硬度在受热面上结垢,同时防止水冷壁管的腐蚀。
    其原理是除向汽包内添加Na3PO4外,还添加其他适当的药品,使锅炉水既有足够高的pH值和维持一定的PO43-浓度,又不含产生游离的NaOH。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