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中水分的存在对锅炉工作有哪些影响?

题目
煤中水分的存在对锅炉工作有哪些影响?

相似考题
更多“煤中水分的存在对锅炉工作有哪些影响?”相关问题
  • 第1题:

    煤中水分增加对锅炉运行有何影响?


    正确答案: (1)煤中水分增加,使燃烧温度下降,影响燃烧稳定性,而且还影响煤的燃尽。
    (2)煤中水分增加,使锅炉的烟气量增加,增加排烟热损失,还增加引风机的电耗。

  • 第2题:

    锅炉燃煤中的水分对燃烧有哪些影响?


    正确答案: (1)煤过湿时,煤中所含的水分使煤粒的附着力增加,煤易在煤斗中结块粘住,将落煤管或给煤机堵塞。如发现不及时,处理不当,炉中段煤段火,气压降低会影响锅炉出力,不能满足负荷或稳定气压。
    (2)在燃烧过程中,由于煤中所含的水分蒸发吸热,也会使炉膛温度下降水冷璧吸热随之减弱,炉膛出口温度提高。同时,烟汽中水蒸气增多,排烟容积增大,烟汽流速增加,则对传热随之加强,在蒸发量相同的条件下,过热蒸汽温度上升,省煤器出口温度和空气预热器出口空气温度都可能上升,由于炉膛温度下降,而排烟温度上升,排烟量增加,锅炉热损失也增加。

  • 第3题:

    煤中水分增加对锅炉运行工作有何影响?


    正确答案: 煤中水分增加,可燃元素的含量相对减少,降低了煤的发热量; 水分增多,会增加着火热,使着火推迟;水分增多,水分蒸发还要吸收热量,会使炉膛温度降低,使着火困难,燃烧不完全,从而导致机械和化学不完全燃烧热损失增加,降低锅炉的热效率;
    水分增多,会使燃烧生成的烟气容积增加,使排烟热损失和引风机电耗增加;
    水分增多,也为低温受热面的积灰、腐蚀创造条件;
    此外,原煤水分的增多,会给煤粉制备增加困难,造成原煤仓、给煤机及落煤管中堵塞及磨煤机出力下降等不良后果。

  • 第4题:

    煤中所含的灰分、水分对锅炉运行有哪些不利影响?


    正确答案: 水分的影响:Mar↑Qar.net↓着火↓燃烬↓θ”l↓Q4↑积灰↑腐蚀↑ 
    灰分的影响:Aar↑Qar.net↓Q6↑Q4↑Q4↑积灰↑磨损↑结渣↑

  • 第5题:

    煤的常规特性(水分、灰分、挥发分等)对锅炉工作的影响。


    正确答案: (1)硫分
    硫分越多,发生低温腐蚀的可能性增大;
    随含硫量的增大,煤粉自燃的可能性增大。
    (2)灰分
    灰分增大,着火困难、燃烧不稳定,燃料机械未完全燃烧热损失增大;
    灰分多,炉膛结渣的可能性增大、对流受热面的磨损增强;
    灰分多,受热面积灰加重,传热效果降低,排烟温度升高,排烟热损失增大;
    灰分增加,过热汽温升高;
    灰分多,环境污染增强。
    (3)水分
    水分增大,燃烧时放出的有效热量减少、煤的着火热增大、着火推迟;
    水分增大,炉内温度降低、着火困难、燃烧不易完全;
    水分增大,烟气量增大,排烟热损失增大,引风机电耗增大;
    水分增大,过热汽温升高;
    水分增大,煤粉制备困难,造成原煤仓、给煤机及落煤管中的粘结性堵塞及磨煤机出力下降等不良后果。
    (4)挥发分
    挥发分多,易燃尽,燃烧损失较少,使着火和燃尽更容易。挥发分为可燃物,固定碳少,放出大量热量有助燃烧。
    (5)灰渣熔融性的影响
     当ST > 1350 ℃时,造成炉内结渣的可能性不大;
     为了避免炉膛出口处结渣,炉膛出口处烟温应低于DT,并至少留有50~100 ℃的余量。
    是造成炉膛结渣和高温对流受热面沾污和结渣的主要根源。

  • 第6题:

    煤中水分的多少对煤的氧化和自燃有什么影响?


    正确答案: 煤中含水分对其氧化的速度有相当大的影响,煤在组堆时,煤块与煤末有自然的偏析现象,在煤堆内形成大量孔洞,空气可自由透入。当开始氧化放热时,这些孔洞给热量聚积创造了有利条件,从而促进了煤堆温度的迅速提高,煤中的水分蒸发又产生大量汽化热,也向孔洞聚积,这样就加剧煤的氧化和自燃。

  • 第7题:

    煤中水分很大,在严寒的冬天会使来煤和存煤冻结,影响正常上煤。


    正确答案:正确

  • 第8题:

    煤的水分对运煤系统和锅炉的燃烧没有影响。()


    正确答案:错误

  • 第9题:

    问答题
    煤中水分增加对锅炉运行工作有何影响?

    正确答案: 煤中水分增加,可燃元素的含量相对减少,降低了煤的发热量; 水分增多,会增加着火热,使着火推迟;水分增多,水分蒸发还要吸收热量,会使炉膛温度降低,使着火困难,燃烧不完全,从而导致机械和化学不完全燃烧热损失增加,降低锅炉的热效率;
    水分增多,会使燃烧生成的烟气容积增加,使排烟热损失和引风机电耗增加;
    水分增多,也为低温受热面的积灰、腐蚀创造条件;
    此外,原煤水分的增多,会给煤粉制备增加困难,造成原煤仓、给煤机及落煤管中堵塞及磨煤机出力下降等不良后果。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煤中所含的灰分、水分对锅炉运行有哪些不利影响?

    正确答案: 水分的影响:Mar↑Qar.net↓着火↓燃烬↓θ”l↓Q4↑积灰↑腐蚀↑ 
    灰分的影响:Aar↑Qar.net↓Q6↑Q4↑Q4↑积灰↑磨损↑结渣↑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煤中水分对锅炉设备的运行有何影响?

    正确答案: 水分的存在不仅使煤中可燃物质含量相对减少,降低了发热量,还会因受热蒸发、汽化而消耗大量的热量(1kg水汽化约耗去2.3MJ热量),导致炉膛温度降低,煤粉着火困难,排烟量增大,同时还增加了给煤系统堵塞的机率,影响正常供煤,一般认为煤中水分大于5%~6%时,常给给煤系统带来麻烦,若水分超过10%~12%,则会严重威胁运行的安全可靠。燃用多水煤,烟气中的水蒸气分压高,促进了烟气中三氧化硫与蒸汽的作用,增加锅炉尾部低温处硫酸的凝结沉积,造成空气预热器的腐蚀、堵灰和烟囱内衬的剥落。此外,煤中水分白耗了运输能力,提高了标煤运价。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煤的常规特性(水分、灰分、挥发分等)对锅炉工作的影响。

    正确答案: (1)硫分
    硫分越多,发生低温腐蚀的可能性增大;
    随含硫量的增大,煤粉自燃的可能性增大。
    (2)灰分
    灰分增大,着火困难、燃烧不稳定,燃料机械未完全燃烧热损失增大;
    灰分多,炉膛结渣的可能性增大、对流受热面的磨损增强;
    灰分多,受热面积灰加重,传热效果降低,排烟温度升高,排烟热损失增大;
    灰分增加,过热汽温升高;
    灰分多,环境污染增强。
    (3)水分
    水分增大,燃烧时放出的有效热量减少、煤的着火热增大、着火推迟;
    水分增大,炉内温度降低、着火困难、燃烧不易完全;
    水分增大,烟气量增大,排烟热损失增大,引风机电耗增大;
    水分增大,过热汽温升高;
    水分增大,煤粉制备困难,造成原煤仓、给煤机及落煤管中的粘结性堵塞及磨煤机出力下降等不良后果。
    (4)挥发分
    挥发分多,易燃尽,燃烧损失较少,使着火和燃尽更容易。挥发分为可燃物,固定碳少,放出大量热量有助燃烧。
    (5)灰渣熔融性的影响
     当ST > 1350 ℃时,造成炉内结渣的可能性不大;
     为了避免炉膛出口处结渣,炉膛出口处烟温应低于DT,并至少留有50~100 ℃的余量。
    是造成炉膛结渣和高温对流受热面沾污和结渣的主要根源。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煤粉水分对制粉系统工作及锅炉燃烧有何影响?运行中如何控制其值的大小?


    正确答案: 1.煤粉水分是衡量煤粉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煤粉水分过高,煤粉易粘结在管壁及煤粉仓壁上使煤粉流动性减弱,严重时造成煤粉仓和煤粉管道堵塞;在炉内着火推迟,使炉温降低,燃烧损失增大;煤粉水分过高,使磨煤机内部的平均水分增大,脆性减弱,磨煤出力因而下降。但是煤粉过于干燥,对褐煤、烟煤将增加自燃与爆炸的危险性。
    2.运行中煤粉水分是通过磨煤机出口气粉混合物的温度来反映,控制磨煤机出口温度,即可防止煤粉水分过大或干燥过度。

  • 第14题:

    煤中水分有哪些?水分含量高对气化生产有何影响?


    正确答案: 根据水的结合状态不同,可将煤中水分为内在水、外在水、结晶水三大类。
    煤中水分含量高,相对降低了煤的有效成分,不利于德士古气化,同时煤中水分含量高,在煤斗中易发生架桥现象,不利于连续生产。

  • 第15题:

    什么是挥发分?是否包括煤中的水份?它对锅炉工作有何影响?


    正确答案: 当煤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热,首先是水分蒸发。当温度升高到100℃以上时,其有机物质分解成各种气体挥发出来,这些挥发出的气体,称之为挥发分。它不包括煤中的水分。挥发分的特点是:容易着火和燃尽。挥发分含量高的煤,燃点低,易着火和燃尽,而且燃烧稳定,有利于锅炉安全运行。但若煤中挥发分含量过高,则易造成制粉、输粉系统的自燃与爆炸。反之,挥发分含量过低,有利于制粉系统的安全,但不利用锅炉的燃烧。所以,挥发分的含量对燃烧稳定性、经济性及整个锅炉设备的安全性都有影响。

  • 第16题:

    煤中的水分有哪些?工业分析中的水分包括哪些?


    正确答案:外部水分:不被燃料吸收而是机械地附在燃料表面上的水在大气中自然风干后即可去除。
    内部水分:被煤粒内部毛细孔吸附的水分,在内部均匀分布自然风干不能去除,在105~110°C加热后去除。
    化合水:矿物杂质的矿物结晶水,在200~500°C加热后去除。
    热解水:有机质中的氢和氧在干馏或燃烧后形成的水。
    工业分析的水分包括前两种,称为全水分。

  • 第17题:

    入炉的煤颗粒度和水分对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有何影响?


    正确答案: 煤的粒度发生变化时对负荷的影响是给煤粒度越大,则从床料中逸出的颗粒量减少,这样锅炉不能维持正常的返料,造成锅炉负荷下降。
    煤的含水量对负荷的影响是当煤的水分增加时,由于蒸汽所吸收的汽化潜热增加,汽温会下降,但水分可以同时促进挥发分析出和焦炭燃烧,扣除添加水分造成的排烟损失后,总的趋势是床温下降,负荷下降。

  • 第18题:

    锅炉用煤对煤中的水分有哪些要求?


    正确答案: 水分,它是电力用煤的一项重要特性指标,水是煤中不可燃成份,煤中水分含量高,势必增大运输量,多付费用,热值降低,水分大,锅炉烟气量增加,由烟气带走的热量也越多,因此加大了排烟热损失,及排风机的电耗,所以电厂用煤水分较低为好,但水分过低也有弊端,这易造成煤粉飞扬而污染环境,同时煤中含有适量的水分对燃烧有利,火焰中含有水汽对煤粉的悬浮燃烧能起催化作用。电力用煤的水分宜控制在5%-8%。如煤的外在水分超过8%-10%,这将导致输煤、给煤系统运行的障碍。

  • 第19题:

    煤中水分很大,在严寒的冬天会使来煤和存煤冻结,从而影响卸煤和上煤。


    正确答案:正确

  • 第20题:

    煤中水分很大,在严寒的冬天会使来煤和存煤冻结,从而影响()和()。


    正确答案:卸煤;上煤

  • 第21题:

    问答题
    煤中水分的存在对锅炉工作有哪些影响?

    正确答案: (1)煤中水分的存在,使煤中的可燃质相对减少,降低了煤的低位发热量;
    (2)在燃烧过程中,因水汽化吸热降低了炉膛温度,不利于燃烧,燃烧热损失增大;
    (3)水变成水蒸汽后,增大了排烟容积,使排烟热损失增大,且使引风机电耗增加;
    (4)因烟气中水蒸汽增加,加剧了尾部受热面的积灰与腐蚀;
    (5)原煤水分过多,引起煤粉制备工作的困难,易造成煤仓及给煤设备的堵塞现象。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什么是挥发分?挥发分的存在对锅炉工作有哪些影响?

    正确答案: 失去水分的煤样,在规定条件下加热到一定温度后煤中有机质分解而析出的产物称为挥发分。由于挥发分主要是由一些可燃气体组成,所以其含量的大小对燃烧过程的发生和进展有较大的影响。在燃料的着火阶段,首先是挥发分着火,其燃烧放出的热量加热了焦碳,使燃烧迅速;同时,挥发分析出时使焦碳疏松,形成孔隙,增加了与氧接触的面积,有利于燃料的燃烧和燃尽。所以,挥发分常被作为锅炉燃烧设备的设计、布置及运行调整的重要依据,也作为对煤进行分类的主要依据。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煤中灰分的存在对锅炉工作有哪些影响?

    正确答案: (1)煤中灰分的存在,使煤中可燃质减少,降低了煤的低位发热量;
    (2)在燃烧过程中,灰分防碍了可燃质与氧的接触,不利于燃烧,使燃烧损失增大;
    (3)燃烧后使烟气中含灰量增大,使受热面积灰、结渣和磨损加剧;
    (4)原煤含灰量增大,增加了开采、运输和煤粉制备的费用;
    (5)灰分排入大气,造成对大气和环境的污染。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问答题
    煤粉水分对制粉系统工作及锅炉燃烧有何影响?运行中如何控制其值的大小?

    正确答案: 煤粉水分是衡量煤粉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煤粉水分过高,煤粉易粘结在管壁及煤粉仓壁上使煤粉流动性减弱,严重时造成煤粉仓和煤粉管道堵塞;在炉内着火推迟,使炉温降低,燃烧损失增大;煤粉水分过高,使磨煤机内部的平均水分增大,脆性减弱,磨煤出力因而下降。但是煤粉过于干燥,对褐煤、烟煤将增加自燃与爆炸的危险性。运行中煤粉水分是通过磨煤机出口气粉混合物的温度来反映,控制磨煤机出口温度,即可防止煤粉水分过大或干燥过度。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