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1)锅炉负荷超过50%BMCR,过、再热汽温控制在541(+5,-10)℃,当负荷<50%BMCR时,过、再热汽温按曲线控制。
(2)正常情况下控制低过出口汽温≯415℃,屏过出口汽温≯461℃。减温水量控制不应大起大落,两侧喷水量应尽量接近,两侧汽温偏差≯15℃。若喷水量过大或两侧喷水量、汽温偏差过大,应采取吹灰、燃烧调整等手段进行调整。
(3)再热汽温依靠烟气挡板调节,当再热器出口汽温>541℃而再热器侧挡板已关至60%时,方可投入事故喷水,低负荷尽量不用事故喷水。
(4)用烟气挡板调节再热器汽温时,应保证再热器侧和过热器侧挡板开度之和应>100%。
(5)锅炉负荷≤10%BMCR时,不得投用喷水减温器。初投喷水时,应特别注意喷水后汽温变化,防止汽温骤降或蒸汽带水进入过热器或再热器。
(6)正常运行中,减温水控制投入“自动”运行,任何人不得随便解除,当减温水自动失灵或事故情况下,减温自动不能满足运行要求时,方可解除自动,改手动调节。
更多“汽温调整有何规定?”相关问题
  • 第1题:

    机组滑停时,应根据汽温及时调整汽压,保证高压缸排汽不进入()。


    正确答案:饱和区

  • 第2题:

    减温调节系统对减温调整门有何要求?


    正确答案: (1)调整门的最大流量应满足锅炉最大负荷要求,并约有10%的裕量;
    (2)调整门的漏流量应小于其最大流量的10%;
    (3)调整门的特性曲线应呈线性;工作段应大于70%,其回程误差应小于最大流量的3%;
    (4)调整门的死行程应小于全行程的5%。

  • 第3题:

    汽温调整方法?


    正确答案: 1)正常运行时主汽温度的调整,可用调整一、二级减温水量的方法,一级减温水作为粗调整,二级减温水为细调,并投入自动,再热蒸汽温度调整用调整再热蒸汽减温水量的方式。
    2)改变燃烧器的运行方式。
    3)调整火焰中心。
    4)调整一、二次风的配比。
    5)受热面吹灰。
    6)必要时改变过剩空气系数。

  • 第4题:

    多点注汽有何优点?辐射炉管多点注汽有何作用?


    正确答案: 往加热炉管内注汽(或凝结水)可增加管内介质流速,降低停留时间,尤其是可降低该介质裂解温度以上段停留时间。采用多点注汽比单点注汽要好。具体表现在:
    (1)在同等注汽量下,多点注汽的介质流经炉管的压力降小,从而可以降低炉入口压力,也就降低了加热炉进料泵的轴功率。
    (2)可以经模拟计算后,在介质面临峰值热强度的部位注汽,提高该部位流速,从而可降低油膜厚度和温度,强化了管内传热。
    (3)由于分段注汽,便于分段调节注汽量,由于注汽量相对减少,使管内油品气相中烃分压增加,缓和了液相油品的特性因数沿炉管加热升温而变小的趋势,这种现象有利于减缓油膜层生焦速率。
    (4)裂化反应阶段注汽的作用可降低裂化产物分压,促使重组分进一步裂化。在缩合反应阶段用于提高冷油流速,以利于焦垢的脱离,减缓结焦。
    (5)在油膜温度升高点局部热强度较高的部位注汽,可提高介质流速,降低油膜厚度,使生焦和脱焦达到平衡。
    总之,多点注汽的可以使管内形成理想的流型,降低油膜厚度,提高流速,减缓结焦。国外焦化加热炉设计几乎都采用多点注汽,并且注入量比国内设计低,但注汽点位置选择及注汽量的大小必须采用专业软件经多次优化核算后确定,这样才能保证注汽的效果。

  • 第5题:

    汽温升高对安全经济有何影响?


    正确答案:1)在新蒸汽压力及背压不变的情况下,汽温升高,蒸汽的理想焓降增大,200MW机组汽温升高5℃热耗减少0.12∽0.14%。
    2)主汽温度过高,会使金属材料机械强度降低,蠕变加快,是汽轮机寿命缩短的主要原因之一。
    3)主汽温度过高还会使金属部件热变形,热膨胀加大,若膨胀受阻有可能引起机组振动加快。

  • 第6题:

    中间储仓式制粉系统启停对汽温有何影响?


    正确答案:启动制粉系统后,一次风要适当地减少,为了使燃料达到完全燃烧,总风量要增加,这样使烟气容积增大,流经过热器的烟速增大,由于炉膛出口烟温升高,所以汽温上升。另外对于热风送粉的制粉系统由于三次风的风温较低,它的投入也相对降低了炉膛温度,使得炉内辐射传热减弱,因烟气流量大、流速加快,对流过热器、再热器区域换热加强,这些因素使一、二次汽温上升。停运制粉系统时,情况则相反,汽温应下降。

  • 第7题:

    汽压变化对汽温有何影响?为什么?


    正确答案:当汽压升高时,过热蒸汽温度升高;汽压降低时,过热汽温降低。这是因为当汽压升高时,饱和温度随之升高,则从水变为蒸汽需消耗更多的热量;在燃料量未改变的情况下,由于压力升高,锅炉的蒸发量瞬间降低,导致通过过热器的蒸汽量减少,相对的蒸汽吸热量增大,导致过热汽温升高。反之亦然。

  • 第8题:

    锅炉汽温的调整。


    正确答案: (1)锅炉负荷超过50%BMCR,过、再热汽温控制在541(+5,3.-10)℃,当负荷<50%BMCR时,过、再热汽温按曲线控制。
    (2)正常情况下控制低过出口汽温≯415°C,屏过出口汽温≯461℃。
    (3)减温水量控制不应大起大落,两侧喷水量应尽量接近,两侧汽温偏差≯15℃。若喷水量过大或两侧喷水量、汽温偏差过大,应采取吹灰、燃烧调整等手段进行调整。
    (4)再热汽温依*烟气挡板调节,当再热器出口汽温>541℃而再热器侧挡板已关至60%时,方可投入事故喷水,低负荷尽量不用事故喷水。
    (5)用烟气挡板调节再热器汽温时,应保证再热器侧和过热器侧挡板开度之和应>100%。
    (6)锅炉负荷≤10%BMCR时,不得投用喷水减温器。初投喷水时,应特别注意喷水后汽温变化,防止汽温骤降或蒸汽带水进入过热器或再热器。
    (7)正常运行中,减温水控制投入“自动”运行,任何人不得随便解除,当减温水自动失灵或事故情况下,减温自动不能满足运行要求时,方可解除自动,34改手动调节。

  • 第9题:

    如何利用减温水对汽温进行调整?


    正确答案: 目前汽包锅炉过热汽温调整一般以喷水减温为主,大容量锅炉通常设置两级以上的减温器。一般用一级喷水减温器对汽温进行粗调,其喷水量的多少取决于减温器前汽温的高低,应能保证屏过管壁温度不超过允许值。二级减温器用来对汽温进行细调,以保证过热蒸汽温度的稳定。

  • 第10题:

    问答题
    汽温降低对汽机安全有何影响?

    正确答案: 1)在新汽压力和背压不变的情况下,汽温下降使理想焓降减少,因此在同样负荷下流量增加,一般汽温下降10℃,则热耗增加0.3∽0.5%。汽耗增加1.3∽1.5%。
    2)在汽压不变的情况下,汽温低,则未级叶片湿度冲蚀加剧,叶片使用寿命缩短。
    3)汽温急剧下降时,汽缸等高温部件会产生很大的热应力,热膨胀严重时会使动静部分造成磨损事故。
    4)如果保持负荷不变,则蒸汽流量增加,对调节级影响不大,使压力级反动度增加,轴向推力增大。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中间储仓式制粉系统启停对汽温有何影响?

    正确答案: 启动制粉系统后,一次风要适当地减少,为了使燃料达到完全燃烧,总风量要增加,这样使烟气容积增大,流经过热器的烟速增大,由于炉膛出口烟温升高,所以汽温上升。另外对于热风送粉的制粉系统由于三次风的风温较低,它的投入也相对降低了炉膛温度,使得炉内辐射传热减弱,因烟气流量大、流速加快,对流过热器、再热器区域换热加强,这些因素使一、二次汽温上升。停运制粉系统时,情况则相反,汽温应下降。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锅炉安全阀的数量及排汽量有何规定?

    正确答案: (a)锅炉安全阀的数量要求:每台锅炉至少要装两只安全阀。过热器出口、再热器进口与出口、直流锅炉的启动分离器都必须装安全阀。
    (b)全部安全阀的排汽量总和必须大于锅炉的最大连续蒸发量。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如何进行汽温调整?


    正确答案: (1)锅炉负荷超过50%BMCR,过、再热汽温控制在541(+5,-10)℃,当负荷<50%BMCR时,过、再热汽温按曲线控制。
    (2)正常情况下控制低过出口汽温≯415℃,屏过出口汽温≯461℃。
    (3)减温水量控制不应大起大落,两侧喷水量应尽量接近,两侧汽温偏差≯15℃。若喷水量过大或两侧喷水量、汽温偏差过大,应采取吹灰、燃烧调整等手段进行调整。
    (4)再热汽温依靠烟气挡板调节,当再热器出口汽温>541℃而再热器侧挡板已关至60%时,方可投入事故喷水,低负荷尽量不用事故喷水。
    (5)用烟气挡板调节再热器汽温时,应保证再热器侧和过热器侧挡板开度之和应>100%。4.3.6锅炉负荷≤10%BMCR时,不得投用喷水减温器。初投喷水时,应特别注意喷水后汽温变化,防止汽温骤降或蒸汽带水进入过热器或再热器。
    (6)正常运行中,减温水控制投入“自动”运行,任何人不得随便解除,当减温水自动失灵或事故情况下,减温自动不能满足运行要求时,方可解除自动,改手动调节。

  • 第14题:

    锅炉安全阀的数量及排汽量有何规定?


    正确答案: (a)锅炉安全阀的数量要求:每台锅炉至少要装两只安全阀。过热器出口、再热器进口与出口、直流锅炉的启动分离器都必须装安全阀。
    (b)全部安全阀的排汽量总和必须大于锅炉的最大连续蒸发量。

  • 第15题:

    用调整烟气侧的方法调节汽温有何缺点?


    正确答案: ⑴改变一次风和二次风配比会直接影响负荷,打破物料及热量的平衡,甚至破坏床层的流化状态;
    ⑵调整引风机和一、二次风机出力的大小,会使烟气量增大,排烟热损失增加,锅炉热效率下降;
    ⑶增加一次和二次风机的电能消耗,电厂经济性下降;
    ⑷烟气量增大,烟气流速升高,锅炉对流受热面及炉膛内水冷壁、旋风分离器各部分磨损加剧;
    ⑸过量空气系数增大,使烟气露点升高,烟气中水分结露与其中的SO2反应生成硫酸,尾部烟道发生低温腐蚀。

  • 第16题:

    汽温降低对汽机安全有何影响?


    正确答案:1)在新汽压力和背压不变的情况下,汽温下降使理想焓降减少,因此在同样负荷下流量增加,一般汽温下降10℃,则热耗增加0.3∽0.5%。汽耗增加1.3∽1.5%。
    2)在汽压不变的情况下,汽温低,则未级叶片湿度冲蚀加剧,叶片使用寿命缩短。
    3)汽温急剧下降时,汽缸等高温部件会产生很大的热应力,热膨胀严重时会使动静部分造成磨损事故。
    4)如果保持负荷不变,则蒸汽流量增加,对调节级影响不大,使压力级反动度增加,轴向推力增大。

  • 第17题:

    汽压变化对汽温有何影响?


    正确答案: 当汽压升高时,过热汽温也要升高。这是因为汽压升高时,饱和温度会随之升高,则从水变为蒸汽需消耗更多的热量。在燃料量不变的条件下,锅炉的蒸发量瞬时减小,即通过过热器的蒸发量减少,相对吸热量增加,导致过热器温度升高。

  • 第18题:

    主汽温偏低时调整应采取哪些措施?


    正确答案: 1.减少甚至关闭减温水
    2.提高火焰中心或增加上层燃烧器喷口粉量和风量
    3.增加负荷
    4.加强过热器区域吹灰

  • 第19题:

    锅炉负荷变化对汽温有何影响?为什么?


    正确答案: 当锅炉负荷增加时,燃烧室温度及烟气温度增高,烟气量增大,这将导致辐射传热和对流传热同时上升。但对流传热增加的幅度较辐射传热大,因而对流过热器的特性是上升的,故锅炉负荷增加时,过热汽温将上升。

  • 第20题:

    再热蒸汽用喷水减温调整汽温有什么缺点?


    正确答案: 使用喷水减温将使机组的热效率降低,这是因为,使用喷水减温,将使中、低压缸工质流量增加,这些蒸汽仅在中压、低压缸内做功,就整个回热系统而言,限制了高压缸的做功能力。而且在原来热循环效率越高的情况下,如增加喷水减温量,则循环效率降低就越多。

  • 第21题:

    问答题
    汽温升高对安全经济有何影响?

    正确答案: 1)在新蒸汽压力及背压不变的情况下,汽温升高,蒸汽的理想焓降增大,200MW机组汽温升高5℃热耗减少0.12∽0.14%。
    2)主汽温度过高,会使金属材料机械强度降低,蠕变加快,是汽轮机寿命缩短的主要原因之一。
    3)主汽温度过高还会使金属部件热变形,热膨胀加大,若膨胀受阻有可能引起机组振动加快。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汽温调节的基本方法有哪两种?各有何特点?

    正确答案: 汽温调节的具体方法很多,可归结为两大类,即蒸汽侧调节汽温和烟气侧调节汽温。
    蒸汽侧调节汽温,是通过改变蒸汽的热焓来实现的,一般通过减温器利用低温工质吸收蒸汽的热量使其降温。改变吸热工质数量,就可达到调节汽温的目的。采用这种调温方式,实质是只能调低而不能调高,为要在规定负荷范围内维持汽温稳定,就要多设置一部分过热器受热面,这部分受热面吸收的热量传递给减温器中的冷却工质,使其温度升高或汽化,这相当于用过热器受热面取代一部分省煤器或蒸发受热面的作用,而过热器受热面的造价要比省煤器或水冷壁高得多,从制造成本考虑,是很不合算的。但这种调节汽温的方式,灵敏度,准确性都比较高,因此,被广泛应用于过热蒸汽温度的调节。
    从烟气侧调节蒸汽温度,是改变流过受热面的烟气温度或烟气流量,使传热差,传热系数发生变化来改变受热面的吸热量,达到调节汽温的目的。从烟气侧调节汽温,其调温幅度较大,调节准确性较差,一般多用于再热蒸汽温度的调节。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汽温变化如何调整?

    正确答案: 目前汽包锅炉过热汽温调整一般以喷水减温为主,大容量锅炉通常设置两级以上的减温器。一般用一级喷水减温器对汽温进行粗调,其喷水量的多少取决于减温器前汽温的高低,应保证屏过管辟温度不超过允许值。二级减温器用来对汽温进行细调,以保证过热蒸汽温度的稳定。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