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参考答案:

序数效用论的消费均衡条件为MRS12=(P1/P2),即消费者为实现最大的效用,应选择最优的商品组合,使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两种商品的价格之比。当MRS12>(P1/P2)时,如MRS12=(1/0.25)>(1/1)=(P1/P2),从不等式右边看,减少一单位商品2的购买就可以增加一单位商品1的购买,而从不等式左边看,减少一单位商品2,只须增加0.25商1就可以保证消费者满足程度(偏好)不变,这样消费者就会因多得到0.75单位的商品1而使其效用水平增加。因此,理性的消费者必然持续地减少商品2而同时增加商品1的购买,以便增加其效用,反之,当MRS12(P1/P2)时,就会减少商品1的购买而同时增加商品2的购买。同时,根据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在以上调整过程中,序数均衡条件就会最终成立。


更多“根据序数效用论的消费者均衡条件,在MRS12>P1/P2或MRS12<P1/P2时,消费者应如何调整两商品的购买量 ”相关问题
  • 第1题:

    假设消费者用既定的收入w购买两种商品,P1和P2分别为两种商品的既定价格,以Q1和Q2分别表示两种商品的数量,则P1Q1+P2Q2=w;MU1和MU2分别表示两种商品的边际效用,λ表示每一元货币带来的边际效用,则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为( )。

    A.MU1/P2=MU2/P1=λ
    B.MU1/P1=MU2/P2=λ
    C.P1/MU1=P2/MU2=λ
    D.P2/MU1=P1/MU2=λ

    答案:B
    解析:
    消费者效用最大化原则是表示消费者选择最优的一种商品组合,使得自己花费在各种商品上的最后一元钱所带来的边际效用相等(即购买的各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与价格之比相等),最后等于每一元货币带来的边际效用λ,选项B是答案。

  • 第2题:

    若MRS12>P1/P2 ,消费者应增加商品1的购买,减少商品2的购买,最终可实现效用最大化。


    A

  • 第3题:

    已知消费者的收入为I,全部用来购买X1,X2,且MRS12>P1/P2,当商品价格既定时,若要达到消费者均衡,需要

    A.增加的X1购买,减少X2的购买

    B.增加X2的购买,减少X1的购买

    C.X1,X2都增加

    D.X1,X2都减少


    增加的X1购买,减少X2的购买

  • 第4题:

    若两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与价格之比为:MU1/P1 < MU2/P2,理性消费者将少购买商品2,多购买商品1。


    这个比值也是“边际效用”;

  • 第5题:

    【简答题】根据序数效用论的消费者均衡条件,在MRS12>P1/P2或MRS12<P1/P2时,消费者应如何调整两商品的购买量?为什么?


    序数效用论者认为效用的大小是无法具体计量的效用之间的比较只能通过顺序或等级来表示。序数效用论者用无差异曲线分析方法来考察消费者行为。 (2)无差异曲线是表示消费者偏好相同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或者说它是表示能给消费者带来相同的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随着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的连续增加消费者为得到每一单位的这种商品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是递减的。这一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决定了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递减即无差异曲线是凸向原点的。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必然会受到自己的收入水平和市场上商品价格的限制这就是预算约束。预算约束可以用预算线来说明。预算线表示在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给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昂的各种组合。其方程为I=P1X1+P2X2。 (3)在消费者的偏好和预算线约束已知的前提下就可以分析消费者对最优商品组合的选择。具体的做法是把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结合在一起来分析消费者追求效用最大化的购买选择行为。消费者的最优购买行为必须满足两个条件:第一最优的商品购买组合必须是消费者最偏好的商品组合。也就是说最优的商品购买组合必须是能够给消费者带来最大效用的商品组合。第二最优的商品购买组合必须位于给定的预算线上。 在图7中只有预算线A月和无差异曲线U2的相切点正才是消费者在给定的预算约束下能够获得最大效用的均衡点。这个均衡点满足 这就是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它表示:在一定的预算约束下为了实现最大的效用消费者应该选择最优的商品组合使得两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两商品的价格之比。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序数效用论与基数效用论对消费者行为分析的方法不同但二者所得出的消费者均衡条件从本质上来讲是相同的。 序数效用论者认为,效用的大小是无法具体计量的,效用之间的比较只能通过顺序或等级来表示。序数效用论者用无差异曲线分析方法来考察消费者行为。 (2)无差异曲线是表示消费者偏好相同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或者说,它是表示能给消费者带来相同的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随着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的连续增加,消费者为得到每一单位的这种商品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是递减的。这一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决定了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递减,即无差异曲线是凸向原点的。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必然会受到自己的收入水平和市场上商品价格的限制,这就是预算约束。预算约束可以用预算线来说明。预算线表示在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给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昂的各种组合。其方程为I=P1X1+P2X2。 (3)在消费者的偏好和预算线约束已知的前提下,就可以分析消费者对最优商品组合的选择。具体的做法是,把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结合在一起,来分析消费者追求效用最大化的购买选择行为。消费者的最优购买行为必须满足两个条件:第一,最优的商品购买组合必须是消费者最偏好的商品组合。也就是说,最优的商品购买组合必须是能够给消费者带来最大效用的商品组合。第二,最优的商品购买组合必须位于给定的预算线上。 在图7中,只有预算线A月和无差异曲线U2的相切点正,才是消费者在给定的预算约束下能够获得最大效用的均衡点。这个均衡点满足 这就是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它表示:在一定的预算约束下,为了实现最大的效用,消费者应该选择最优的商品组合,使得两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两商品的价格之比。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序数效用论与基数效用论对消费者行为分析的方法不同,但二者所得出的消费者均衡条件从本质上来讲是相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