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参考答案:

达到帕累托最优即:在不会使其他人的境况变坏的前提条件下,一项经济活动如果不再有可能增进任何人的经济福利,那么该经济活动就是有效率的。
实现帕累托最优的条件:
(1)三个必要条件,即高效率的资源配置、高效率的产品组合和消费中的高效率。
(2)充分条件:在相应范围内所有的等产量曲线和所有的无差异曲线必须是非凹的。
(高效率的资源配置是指任何一对投入技术替代率对于使用这些投入来生产所有产品的资源开发利用者来说都是相等的,同时也应等于这些投入的价格之比。高效率的产品组合是指任何两种资源开发产品的转换率对于每一个资源开发利用者都应该相等,而且应该等于产品价格之比。消费者中的高效率是指任何两种资源开发产品的商品替代率对于每一个消费者来说应该相等,而且也应该等于商品价格之比。)


更多“帕累托最优概念,简述实现帕累托最优的条件。 ”相关问题
  • 第1题:

    负外部性使得资源没有实现最优配置,没有达到帕累托最优,而正外部性则可以实现帕累托最优。


    答案:错
    解析:
    只有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中以及一系列假定条件下,才能实现经济的一般均衡的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在现实生活中,通常不具备这些条件,即出现了市场失灵,外部性是市场失灵的表现之一。所以不管正外部性还是负外部性都未实现帕累托最优。

  • 第2题:

    资源配置中帕累托最优准则的含义是什么?在什么条件下才能实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


    不可能由重新组合生产和分配来使一个人或多个人的福利增加,而不使其他任何人的福利减少

  • 第3题:

    2、什么是帕累托最优?从社会成本和收益的角度分析,帕累托最优状态的实现条件是什么?(


    帕累托最优状态,又称作经济效率,是指对于一种特定的配臵而言,当不存在 任何变动,使得再配臵可以在不影响他人福利状况的条件下改善某些人的福利状况,则称原有的配臵处于帕累托最优状态。根据这一标准,如果既定的资源配臵状态的改变使得至少有一个人的状况变好,而没有使任何人的状况变坏,则后者相对于前者使得资源配臵状态得到改善,社会福利得到增进。如果经济处于帕累托最优状态,则称经济实现 了经济效率。

  • 第4题:

    负外部性使得资源没有实现最优配置,没有达到帕累托最优,而正外部性则可以实现帕累托最优。( )


    答案:错
    解析:
    无论是哪种外部性,都表明资源没有实现最优配置,没有达到帕累托最优。外部性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与产权不明晰有关,而对产权的明确界定,市场机制通常无能为力。显然,市场机制在外部性面前失去了或部分失去了自己的作用,市场失灵在所难免。

  • 第5题:

    经济的帕累托最优条件包括哪些?

    A.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B.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C.社会公正条件

    D.交换和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交换和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