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基复合材料有哪些性能特征?影响性能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题目

金属基复合材料有哪些性能特征?影响性能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1 高比强度、比模量 2 良好的导热、导电性能3 热膨胀系数小、尺寸稳定性好4 良好的高温性能5 耐磨性好6 良好的疲劳性能和断裂韧性7 不吸潮、不老化、气密性好
更多“金属基复合材料有哪些性能特征?影响性能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相关问题
  • 第1题:

    森林的公益性能特征有哪些?


    正确答案: (1)涵养水源功能。主要表现在森林能调节水分变化,减少地表径流,调节河川水量,减少暴雨成灾或枯水断流等作用。
    (2)保持水土功能。森林有庞大的树冠,对雨水有截留作用,减缓了雨滴对地表的直接冲击,同时森林根系发达固土能力强,土壤中养分和有机物免于流失,保持了水土。
    (3)防风固沙功能。森林能有效地阻截、固定、控制流沙和防止风沙灾害的作用。
    (4)调节气候功能。主要是通过影响降雨的形成、分配、大气的温度与湿度、降低风速作用体现出来。
    (5)保护生物多样性功能。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自然界里最重要、功能最完善的资源库和生物基因库。
    (6)卫生保健功能。主要表现在森林净化空气和森林疗养等方面。
    (7)森林游憩功能。森林旅游有益于人们身心健康、陶冶情操,开展森林旅游能够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 第2题:

    计算机通信网有哪些非性能特征?非性能特征与性能特征有什么区别?


    正确答案: 宏观整体评价网络的外在表现。性能指标:具体定量描述网络的技术性能。

  • 第3题:

    什么是金属的锻造性能?影响金属锻造性能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正确答案:金属的锻造性能是衡量材料经受压力加工难易程度的工艺性能,它包括塑性和变形抗力两个因素。塑性高,变形抗力小,则锻造性能好;反之,锻造性能差。
    影响金属锻造性能的因素主要包括金属的本质和变形条件两个方面。
    1、金属的本质
    (1)化学成分的影响:一般来说,纯金属的锻造性能优于合金的锻造性能。合金元素的含量愈多,成分愈复杂,则金属的锻造性能愈差。
    (2)组织结构的影响:同样成分的金属在形成不同的组织结构时,其锻造性能有很大差别。金属在单相状态下的锻造性能优于多相状态。
    2、变形条件
    (1)变形温度:一般而言,随着温度的升高,金属的塑性提高,变形抗力减小,改善了金属的锻造性能。
    (2)变形速度:指单位时间内材料的变形程度。变形速度对锻造性能的影响有一个临界值,低于临界值时,随变形速度增加,金属的变形抗力增加,塑性减小。当高于临界值时,由于塑性变形产生的热效应(消耗于金属塑性变形的能量一部分转化为热能,使金属的温度升高)加快了再结晶过程,使金属的塑性提高,变形抗力减小,锻造性能得以改善。
    (3)应力状态:三向受压时金属的塑性最好,出现拉应力则使塑性降低。这是因为压应力阻碍了微裂纹的产生和发展,而金属处于拉应力状态时,内部缺陷处会产生应力集中,使缺陷易于扩展和导致金属的破坏。

  • 第4题:

    影响钢材机械性能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各因素大致有哪些影响?


    正确答案: 主要的影响因素有:
    (1)化学成分的影响:影响较大的集中化学成分为C,Si,Mn,S,P,O,其中碳素结构钢中则是铁以外的主要元素,碳是形成刚才强度的主要成分,随着含碳量的提高,钢的强度逐渐增高,而塑形和韧性逐渐下降,弯冷性能,焊接性能和抗锈性能也变差。SI,Mn为有益元素,在普通碳素钢中,他们是脱氧剂,可提高刚才的强度。S,P,O为有害元素,S,O可引发热脆,P引发冷脆。
    (2)刚才的硬化,钢材的硬化有三种情况:时效硬化,冷作硬化(或应变硬化)和应变失效硬化,钢材的硬化使钢材的强度提高,而塑形和韧性下降。
    (3)应力集中的影响,应力集中主要由构建的界面突变引起,严重的应力集中能引起钢材的脆性破坏,在进行钢材结构设计时,应尽量使构件和连接节点的形状和构造合理,防止界面的突然改变。
    (4)残余应力的影响,残余应力对构件的静力强度不会产生影响,但它降低构件的刚度和稳定承载力,在进行钢结构的焊接构造设计和施工时,应尽量减少焊接残余应力。

  • 第5题:

    影响钢材性能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正确答案: 化学成分;冶金缺陷;钢材硬化;温度影响;应力集中;反复荷载作用

  • 第6题:

    塑性变形对金属组织与性能的影响有哪些?


    正确答案: (1)晶粒沿变形方向拉长,性能趋于各向异性;
    (2)织构现象的产生;
    (3)位错密度增加,产生冷变形强化;
    (4)产生残余应力。

  • 第7题:

    问答题
    目前影响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应用扩大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正确答案: 工艺技术复杂、价格昂贵、性能有待改进、工艺尚需完整、设计与使用经验不足、相容性问题、如何提高界面粘结强度.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高强复合材料内胆的性能特点有哪些?

    正确答案: (1)耐腐蚀性能好;
    (2)增强效果好;
    (3)保温性能好;
    (4)整体性强;
    (5)高强复合材料内胆相对于手糊成型(玻璃钢内防)其拉伸强度提高30%以上(相同条件下)。工艺稳定后成品率可接近100%;
    (6)表观质量好,平整无气泡;
    (7)施工环境环保:整个工装系统密闭,减少了操作者与有害物质的接触。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主要增强材料有哪些?

    正确答案: 1.纤维晶须颗粒2.碳纤维、硼纤维、SiC纤维、铝纤维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成形加工技术有哪些?

    正确答案: 1)铸造成型,按增强材料和金属液体的混合方式不同可分为搅拌铸造成型、正压铸造成型、铸造成型。
    2)塑性成形,包括铝基复合材料的拉伸塑性、金属基复合材料的高温压缩变形、铝基复合材料的轧制塑性、铝基复合材料的挤压塑性、金属基复合材料的蠕变性能、非连续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超塑性(包括组织超塑性、相变超塑性、其他超塑性)。
    3)连接,具体又可分为:应用于MMCs的常规连接技术(包括熔融焊接、固相连接、钎焊、胶粘),新型MMCs连接技术(包括等离子喷涂法、快速红外连接法(RIJ)),机械切削加工(包括5.4.1SiCw/Al复合材料的切削加工、(Al3Zr+Al2O3)P/ZL101A原位复合材料的切削加工)。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复合材料性能特点有哪些?

    正确答案: 性能特点——比强度和比模量高{比强度=强度/密度MPa/(g/cm3),比模量=模量/密度GPa/(g/cm3)。};抗疲劳与断裂安全性好(陶瓷基复合材料的脆性得到明显改善);良好的减震性、高温性能(树脂基复合材料的最高耐温上限为350C;金属基复合材料按不同的基体性能,其使用温度在3501100C范围内变动;陶瓷基复合材料的使用温度可达1400C;碳/碳复合材料的使用温度最高可达2800C.;化学稳定性(树脂基复合材料和陶瓷基复合材料);还有较好的耐烧蚀性、耐辐射性、耐蠕变性以及特殊的光电磁性能。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影响金属基复合材料性能的关键因素?损伤及失效机制?

    正确答案: 性能影响因素:基体影响、增强体影响、基体和增强体相容性的影响、工艺的影响、界面的影响。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损伤与失效通常包括三种形式:增强相的断裂导致的基体塑性失效,增强相和基体之间界面的脱开导致的基体塑性失效,基体内孔洞的成核、长大与汇合导致的基体塑性失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性能需求项用来描述系统的性能特征有哪些?


    正确答案: 性能需求项用来描述系统的性能特征有:
    (1)对事物的响应时间;
    (2)吞吐量,每秒处理的事物数;
    (3)容量,系统可以容纳的客户数或事物数;
    (4)并发处理量,同时可以有多少用户访问该系统;
    (5)资源利用情况,如内存、磁盘、通信等。

  • 第14题:

    金属的晶粒粗细对其力学性能有何影响?细化晶粒的途径有哪些?


    正确答案: ⑴同一成分的金属,晶粒愈细,其强度、硬度愈高,而塑性和韧性也愈好。
    ⑵①提高冷却速度,以增加晶核的数目。
    ②在金属浇注之前,想金属内加入变质剂,进行变质处理,以增加外来晶核。
    ③此外,还可以采用热处理火塑性加工方法,是固态金属晶粒细化。

  • 第15题:

    金属材料有哪些机械性能?


    正确答案:金属材料的机械性能一般包括强度、硬度、塑性、韧性及疲劳强度等。

  • 第16题:

    简述影响钢材性能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正确答案: (1)化学成分;
    (2)冶金缺陷;
    (3)钢材硬化;
    (4)温度影响
    (5)应力集中;
    (6)反复荷载作用。

  • 第17题:

    影响刀具切削性能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正确答案: 刀具切削部分的材料、角度和结构。

  • 第18题:

    何谓金属的机械性能?具体有哪些性能?


    正确答案: 金属在外力作用下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特性和抵抗破坏的能力,称为金属的机械性能。金属的机械性能有:
    (1)强度:金属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抵抗塑性变形而破坏的能力。
    (2)塑性:金属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塑性变形而不被破坏的能力。
    (3)硬度:金属材料抵抗其他物质压入表面的能力,是金属抵抗表面是局部变形和破坏的抗力。
    (4)冲击韧性:金属材料抵抗冲击载荷而不被破坏的能力。
    (5)疲劳和疲劳极限:金属材料在交变应力作用下断裂损坏的现象是金属的疲劳现象。金属在多次重复的交变应力作用下而不被破坏的最大应力称为材料的疲劳极限。

  • 第19题:

    问答题
    金属基复合材料制造中的关键技术问题有哪些?

    正确答案: 1)加工温度高,在高温下易发生不利的化学反应。在加工过程中,为了确保基体的浸润性和流动性,需要采用很高的加工温度(往往接近或高于基体的熔点)。在高温下,基体与增强材料易发生界面反应,有时会发生氧化生成有害的反应产物。这些反应往往会对增强材料造成损害,形成过强结合界面。过强结合界面会使材料产生早期低应力破坏。高温下反应产物通常呈脆性,会成为复合材料整体破坏的裂纹源。因此控制复合材料的加工温度是一项关键技术。
    2)增强材料与基体浸润性差是金属基复合材料制造的又一关键技术,绝大多数的金属基复合材料如:碳/铝、碳/镁、碳化硅/铝、氧化铝/铜等,基体对增强材料浸润性差,有时根本不发生润湿现象。
    3)按结构设计需求,使增强材料按所需方向均匀地分布于基体中也是金属基复合材料制造中的关键技术之一。增强材料的种类较多,如短纤维、晶须、颗粒等,也有直径较粗的单丝,直径较细的纤维束等。在尺寸形态、理化性能上也有很大差异,使其均匀地、或按设计强度的需要分布比较困难。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影响钢材机械性能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各因素大致有哪些影响?

    正确答案: 主要的影响因素有:
    (1)化学成分的影响:影响较大的集中化学成分为C,Si,Mn,S,P,O,其中碳素结构钢中则是铁以外的主要元素,碳是形成刚才强度的主要成分,随着含碳量的提高,钢的强度逐渐增高,而塑形和韧性逐渐下降,弯冷性能,焊接性能和抗锈性能也变差。SI,Mn为有益元素,在普通碳素钢中,他们是脱氧剂,可提高刚才的强度。S,P,O为有害元素,S,O可引发热脆,P引发冷脆。
    (2)刚才的硬化,钢材的硬化有三种情况:时效硬化,冷作硬化(或应变硬化)和应变失效硬化,钢材的硬化使钢材的强度提高,而塑形和韧性下降。
    (3)应力集中的影响,应力集中主要由构建的界面突变引起,严重的应力集中能引起钢材的脆性破坏,在进行钢材结构设计时,应尽量使构件和连接节点的形状和构造合理,防止界面的突然改变。
    (4)残余应力的影响,残余应力对构件的静力强度不会产生影响,但它降低构件的刚度和稳定承载力,在进行钢结构的焊接构造设计和施工时,应尽量减少焊接残余应力。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什么是金属的锻造性能?影响金属锻造性能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正确答案: 金属的锻造性能是衡量材料经受压力加工难易程度的工艺性能,它包括塑性和变形抗力两个因素。塑性高,变形抗力小,则锻造性能好;反之,锻造性能差。
    影响金属锻造性能的因素主要包括金属的本质和变形条件两个方面。
    1、金属的本质
    (1)化学成分的影响:一般来说,纯金属的锻造性能优于合金的锻造性能。合金元素的含量愈多,成分愈复杂,则金属的锻造性能愈差。
    (2)组织结构的影响:同样成分的金属在形成不同的组织结构时,其锻造性能有很大差别。金属在单相状态下的锻造性能优于多相状态。
    2、变形条件
    (1)变形温度:一般而言,随着温度的升高,金属的塑性提高,变形抗力减小,改善了金属的锻造性能。
    (2)变形速度:指单位时间内材料的变形程度。变形速度对锻造性能的影响有一个临界值,低于临界值时,随变形速度增加,金属的变形抗力增加,塑性减小。当高于临界值时,由于塑性变形产生的热效应(消耗于金属塑性变形的能量一部分转化为热能,使金属的温度升高)加快了再结晶过程,使金属的塑性提高,变形抗力减小,锻造性能得以改善。
    (3)应力状态:三向受压时金属的塑性最好,出现拉应力则使塑性降低。这是因为压应力阻碍了微裂纹的产生和发展,而金属处于拉应力状态时,内部缺陷处会产生应力集中,使缺陷易于扩展和导致金属的破坏。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界面优化和控制途径有哪些?

    正确答案: 1)对增强材料进项表面涂层处理:在增强材料组元上预先涂层以改善增强材料与基体的浸润性,同时涂层还应起到防止发生反应阻挡层的作用;
    2)选择金属元素:改善基体的合金成分,造成某一元素在界面上富集形成阻挡层来控制界面反应,尽量选择避免易参与界面反应生成脆硬界面相、造成强界面结合的合金元素;
    3)优化制备工艺和参数,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界面反应程度主要取决于制备方法和工艺参数,因此优化制备工艺和严格控制工艺参数是优化界面结构和控制界面反应发应的有效途径。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计算机通信网有哪些非性能特征?非性能特征与性能特征有什么区别?

    正确答案: 宏观整体评价网络的外在表现。性能指标:具体定量描述网络的技术性能。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问答题
    金属的晶粒粗细对其力学性能有何影响?细化晶粒的途径有哪些?

    正确答案: ⑴同一成分的金属,晶粒愈细,其强度、硬度愈高,而塑性和韧性也愈好。
    ⑵①提高冷却速度,以增加晶核的数目。
    ②在金属浇注之前,想金属内加入变质剂,进行变质处理,以增加外来晶核。
    ③此外,还可以采用热处理火塑性加工方法,是固态金属晶粒细化。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