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钢琴音乐作品的特点有()。A、小型作品居多B、明确的标题性C、调性明确D、结构单纯

题目
近代中国钢琴音乐作品的特点有()。

A、小型作品居多

B、明确的标题性

C、调性明确

D、结构单纯


相似考题
更多“近代中国钢琴音乐作品的特点有()。 ”相关问题
  • 第1题:

    作有钢琴曲《牧童短笛》;歌曲《游击队歌》和管弦乐小品《森吉德玛》等音乐作品的我国音乐家是( )。

    A.贺绿汀
    B.丁善德
    C.冼星海
    D.杜呜心

    答案:A
    解析:
    A选项:贺绿汀,男,原名贺楷、贺安卿,当代著名音乐家、教育家。作有钢琴曲《牧童短笛》;歌曲《游击队歌》和管弦乐小品《森吉德玛》等音乐作品。
    B选项:1934年首演贺绿汀的获奖作品《牧童短笛》及《摇篮曲》,并灌制唱片,为中国首位灌制唱片的钢琴家。主要作品有大型器乐曲《长征交响曲》、《新中国交响组合》,大合唱《黄浦江颂》等。其中《长征交响曲》是我国第一部以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这一伟大历史事件为题材的大型管弦乐作品。
    C选项:人民音乐家-冼星海,中国现代音乐史上杰出的作曲家。他短暂的一生创作了包括《黄河大合唱》、《太行山上》、《二月里来》等500多首脍炙人口的革命歌曲,为中国的新音乐运动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毛泽东赞誉他为“人民的音乐家”。
    D选项:中央音乐学院作曲家杜呜心教授。代表作:《水草舞》
    故正确答案选A。

  • 第2题:

    音乐作品《草原小姐妹》是()

    A.琵琶协奏曲
    B.古筝协奏曲
    C.小提琴协奏曲
    D.钢琴协奏曲

    答案:A
    解析:

  • 第3题:

    【判断题】海顿出色的音乐作品有清唱剧《创世纪》和钢琴套曲《四季》。

    A.Y.是

    B.N.否


    奥地利作曲家海顿1732年出生在奥匈边境,8岁进维也纳圣斯蒂芬大教堂唱诗班学音乐,16岁开始在维也纳独自创业。1761年起担任匈牙利贵族世家埃斯特哈奇亲王的宫廷乐长,主持所有音乐事务,包括创作主人要求的全部音乐、排练指挥交响乐队、指导歌手、维护乐器和管理音乐图书馆。晚年访问英国,写作12首“伦敦交响曲”和几部宗教声乐作品。1809年逝世于维也纳。 海顿是一位古典主义音乐风格的开创者,他奠定了器乐音乐的主调风格,通过单一主题衍展音乐的发展手法,在布局结构方面保持和声与对位因素的平衡,海顿音乐洋溢着的生气勃勃、欢乐明朗、热情幽默的情趣,是作曲家对美好世俗生活的真切感受。104部交响曲,84首弦乐四重奏,是海顿卷帙浩繁的作品中最重要的部分,海顿因此赢得“交响曲之父”和“弦乐四重奏之父”的称号,事实上,这两种体裁都不是他首创的,但在他的反复磨练下,成长为成熟的、足以作为古典主义器乐形式典范的体裁。 海顿的初期交响曲沿袭了意大利序曲的快一慢一快三乐章模式,18世纪70年代受到“狂飙突进”运动思潮的影响,音乐中出现强烈的情感表现,如《第44交响曲“哀悼”》、《第45交响曲“告别”》。80年代为巴黎圣灵音乐会而写的6首“巴黎”交响曲趋向成熟,风格受到莫扎特影响,抒情因素更为强烈,配器手法更为丰富还有风趣生动的标题,如《第83交响曲》被命名为“母鸡”,《第82交响曲》被称为“熊”交响曲。 90年代两次访问伦敦时创作的12首“伦敦交响曲”,是海顿交响曲的最高造诣,其中大量运用民歌化或舞蹈性旋律,明快洒脱,复调处理恰如其分,配器手法灵活自如,独立使用多种木管和铜管乐器,乐队效果辉煌宏伟,代表作有《第94交响曲“惊愕”》、.《第96交响曲“奇迹”》、《第10l交响曲“时钟”》和《第103交响曲“鼓声”》等。“伦敦交响曲”显示出日渐成熟的古典交响曲的风格特征。 在海顿的交响曲中,确立了后来成为古典交响曲标准模式的四乐章形式:第一乐章奏鸣曲式快板,第二乐章为行板,第三乐章小步舞曲,第四乐章快板。他还确立了古典交响乐队的双管编制和配器法原则,奠定了近现代交响乐队发展的基础。 海顿在弦乐四重奏领域同样富于独创性,共创作了84首。早期的四重奏还是五乐章结构,酷似洛可可风格的舞蹈组曲或嬉游曲,但从1771年的OP.17便开始采用与交响曲一样的四乐章形式,并用“谈话原则”将第一小提琴、第二小提琴、中提琴和大提琴组合在一起,以娴熟的对位手法安排各声部的进行。90年代创作的14首晚期四重奏达到了他室内乐创作的顶峰,主题发展逻辑严密,和声丰富多彩,节奏富于动力。他弦乐四重奏的重要代表有《“俄罗斯”四重奏》、《“小夜曲”四重奏》、《“云雀”四重奏》和《“皇帝”四重奏》。 海顿的器乐音乐还有52首钢琴奏鸣曲,20余部协奏曲,105首嬉游曲,约56首弦乐三重奏和30余首钢琴三重奏、变奏曲、幻想曲、遣兴曲和夜曲等。 声乐音乐领域,海顿作有歌剧约20部、木偶剧4部、8部清唱剧、12部弥撒曲,400多部歌曲以及少量康塔塔、感恩赞等。他最出色的声乐作品出自垂暮之年。清唱剧《创世纪》和《四季》是他著名的合唱作品,前者以生动的笔墨描绘了上帝创造日月山河、花鸟虫鱼的情景,表达了海顿虔诚的宗教信仰,后者抒写了农民在一年四季中劳动的欢乐,充满世俗情趣。晚年写的6部弥撒曲,综合了交响曲和歌剧的成就,有着海顿最为优美的咏叹调和合唱,值得一提的是《纳尔逊弥撒》和《特蕾莎弥撒》。 海顿在技术和形式方面确立了古典交响曲和室内乐的规范,为莫扎特、贝多芬、甚至浪漫主义音乐的发展铺平道路。但他音乐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其朝气蓬勃和乐观幽默,是18世纪音乐理想的体现。

  • 第4题:

    小明同学在音乐课堂中,经常能积极参与课堂音乐活动,有感情地演唱作品,能够鉴赏不同作品的音乐风格和特点,并能够结合自己擅长的钢琴演奏这一技能,为一些音乐作品配上钢琴伴奏。因此,教师在音乐教学的考评中,给她打了90分的成绩并且写了以下评语:“小明同学在音乐学习中积极主动,能够有感情地演唱和鉴赏出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并且能为一些作品编配钢琴伴奏,融入自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请问,该教师采取了以下哪种音乐教学评价方式与方法()。


    A.自评

    B.互评

    C.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D.定性述评与定量测评相结合

    答案:D
    解析:
    教学活动中的评价方式主要有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定性述评和定量测评,自评、互评和他评这几种形式。教师在评价小明同学时给予了评语以及分数,这种评价方式属于定性述评和定量测评相结合的方式。

  • 第5题:

    【单选题】第一部整体序列音乐作品是()

    A.《时值与力度的模式》

    B.《无主的锤子》

    C.《钢琴小品》

    D.《沃采克》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