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故意或过失传播突发传染病病原体,危害公共安全的,可以依照《刑法》规定,以故意或过失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相关问题
  • 第1题:

    我国刑法明确规定了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下列不属于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是()。

    A.放火

    B.驾车撞人

    C.爆炸

    D.投放危险物质

    E.故意传播突发传染病病原体


    正确答案:ACD

  • 第2题:

    下列哪些情形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A: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
    B:故意破坏正在使用的矿井下的通风设备的
    C:违反国家规定,向土地大量排放危险废物,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导致多人死亡的
    D:故意传播突发性传染病病原体,危害公共安全的

    答案:B,D
    解析:
    根据《刑法》第291条之一的规定,A中的行为构成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根据《刑法》第114条的规定,B中行为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根据《刑法》第338条的规定,C中行为构成污染环境罪。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妨害预防、控制突发传染病疫情等灾害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条的规定,故意传播突发传染病病原体,危害公共安全的,按照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处罚。本题选BD。

  • 第3题:

    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有

    A.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

    B.故意破坏正在使用的矿井下的通风设备

    C.违反国家规定,向土地大量排放危险废物,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导致多人死亡的

    D.故意传播突发性传染病病原体,危害公共安全的


    故意破坏正在使用的矿井下的通风设备;故意传播突发性传染病病原体,危害公共安全的

  • 第4题:

    危害公共安全罪的犯罪主观方面既有故意,也有过失。( )


    正确答案:√
    题干说法正确。

  • 第5题:

    危害公共安全罪的主观方面是()。

    A.故意

    B.过失

    C.故意或过失

    D.阻却责任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