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游戏中,儿童不断重复已经习得的操作,没有什么明确的目的,只是为了游戏而游戏。这是处于皮亚杰所说的哪种游戏类型()。A.象征游戏B.规则游戏C.练习游戏D.单独游戏

题目
在游戏中,儿童不断重复已经习得的操作,没有什么明确的目的,只是为了游戏而游戏。这是处于皮亚杰所说的哪种游戏类型()。

A.象征游戏

B.规则游戏

C.练习游戏

D.单独游戏


相似考题
更多“在游戏中,儿童不断重复已经习得的操作,没有什么明确的目的,只是为了游戏而游戏。这是处于皮亚杰所说的哪种游戏类型()。 ”相关问题
  • 第1题:

    皮亚杰认为游戏是儿童对世界的探索,是认识新的复杂客体和事件的方法,是使思维和行动结合起来的方法。下列关于皮亚杰对游戏中认知机能的看法描述正确的是

    A.游戏中既有同化,也有顺应
    B.游戏中主要是同化
    C.游戏中主要是顺应
    D.游戏中既无同化也无顺应

    答案:B
    解析:
    皮亚杰认为游戏是儿童对世界的探索,是认识新的复杂客体和事件的方法,是使思维和行动结合起来的方法。儿童在游戏时并不发展新的认知结构,而是努力使自己的经验适合于先前存在的结构,即同化。

  • 第2题:

    依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儿童的典型游戏类型是

    A.象征性游戏
    B.练习性游戏
    C.结构游戏
    D.规则游戏

    答案:D
    解析:
    皮亚杰从儿童认知发展角度将儿童游戏发展分为三个阶段:(1)练习性游戏阶段(O~2岁)。这是个体游戏发展的第一阶段,也称感觉运动游戏和机能性游戏阶段。儿童主要靠动作和感觉来认识客观事物,游戏的动力在于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获得快感。儿童的游戏形式经常是反复性的动作。(2)象征性游戏阶段(2~7岁)。儿童在这个阶段已经掌握了一定数量的语言,但不能完全依赖语言进行思维。主要通过表象来进行思维。幼儿的象征游戏主要是能过以物代物、以人代人、以假想的情景或行动,来将现实生活反映出来。如扮过家家、扮医生等。(3)规则游戏阶段(7—11、12岁)。当儿童的思维发展达到能破除“自我中心”后,就能学会用别人的观点来校正自己的观点。在游戏中,儿童在同伴之间会遵守共同的游戏规则,如打球、下模、玩弹子、打扑克等。

  • 第3题:

    【单选题】孩子在游戏中只是为了获得某种愉快体验而单纯重复某种活动或动作。这是()游戏阶段的表现。

    A.练习性

    B.象征性

    C.规则


    A

  • 第4题:

    依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处于前运算阶段儿童的典型游戏类型是

    A.象征性游戏
    B.练习性游戏
    C.结构游戏
    D.规则游戏

    答案:A
    解析:
    皮亚杰的儿童发展理论把儿童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o~2岁)、前运算阶段(2岁~6、7岁)、具体运算阶段(7、8岁~11、12岁)以及形式运算阶段(11、12岁~14、15岁)皮亚杰从儿童认知发展角度将儿童游戏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练习性游戏阶段(o~2岁)、象征性游戏阶段(2岁~7岁)和规则游戏阶段(7岁~11.12岁)。因此前运算阶段儿童的典型游戏类型是象征性游戏。

  • 第5题:

    0-2岁的儿童在游戏中,以肌肉活动为主,主要特征是重复、操作和自我模仿。儿童喜欢得到感官刺激,儿童重复自己行为的目的是获得乐趣,表现自己的能力。这是()

    A.感官游戏

    B.机能游戏

    C.规则游戏

    D.象征游戏


    B 机能游戏也称实践游戏、练习游戏。0~2岁的儿童在游戏中,以肌肉活动为主,主要特征是重复、操作和自我模仿。儿童喜欢得到感官刺激,儿童重复自己行为的目的是获得乐趣,表现自己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