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简述教育技术的定义,并阐述其内涵。 ”相关问题
  • 第1题:

    简述并评价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的基本内涵。


    答案:
    解析:
    (1) 1938年11月,毛泽东在 中国共产党六届六中全会上所做《论新阶段》的报告中,将抗战时期的教育政策论述得更为具体。他指出:“在一切为着战争的原则下,一切文化教育事业均应使之适合战争的需要,因此全民族的第十个任务,在于实行如下各项的文化教育政策。第一,改订学制,废除不急需与不必要的课程,改变管 理制度,以教授战争所必需之课程及发扬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原则。第二,创设并扩大增强各种干部学校,培养大批的抗日干部: 第三,广泛发展民众教育……第四,办理义务的小学教育,以民族精神教育新后代。” 其他的教育方针政策还包括:“干部教育第一,国民教育第二”的政策;“实行生产劳动”的教育政策;“民办公助"的政策; 文化工作中的“统一战线”政策。 (2) 文化教育方针:毛泽东明确指出:“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就是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就是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就是中华民族的新文化。"这是文化的 方针,也是教育的方针。 所谓"民族的",指新民主主义教育是反对帝国主义压迫,主张中华民族的独立和尊严,带有民族特性的教育。它不一概排除外国教育,也不“全盘西化”,而是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具有民族的形式和特点而与新民主主义的内容结合,即为新民主主义的教育。 所谓“科学的”,指新民主主义教育是 反对一切封建、迷信思想,主张实事求是, 主张客观真理,主张理论与实践统一。它坚 持辩证唯物主义,对中国古代和近代教育既不一概否定,也不因循守旧,而是剔除其封 建性糟粕,吸取其民主性精华。 所谓“大众的”,指新民主主义教育是 为全民族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工农劳苦民众服务的,并逐渐成为他们的教育,因而又是民 主的。 (3) 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的提出,对抗日民 主根据地和此后阶段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 教育,都产生了实际影响。抗日民主根据地和以后解放区的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教育方针政策,亦都是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的具体化。

  • 第2题:

    简述1994年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ECT)发表的教育技术定义的内容。
    教学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 第3题:

    简述你对现代儿童观内涵的理解,并对其中一点进行具体阐述。


    【答案要点】(1)儿童是人,具有与成年人一样的人的一切基本权益,具有独立的人格。(2)儿童是一个全方位不断发展的“整体”的人,应尊重并满足儿童各种发展的需要。(3)儿童是自主建构的个体。(4)儿童是处于发展初期的幼稚的个体。(5)儿童具有巨大的学习潜能,应最大限度地发展儿童的潜力。(6)儿童以生活和游戏为重要活动。(7)每一个儿童都是独一无二的。

  • 第4题:

    简述教育技术的内涵和外延。
    教育技术内涵,即定义为:“教育技术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教育技术的外延涵盖了五个领域,教育技术领域是:开发、应用、管理、设计、评价五大领域的理论和实践。

  • 第5题:

    分别阐述科学教育分类目标的内涵。
    ①科学知识教育目标:是人类在了解自然科学时,希望获得的有关事实的信息和理论的信息。依据反映层次的系统性,知识可以分为经验知识和理论知识。
    ②科学能力、方法教育目标:是指学习探索周围世界和学科学的方法,如观察、分类、测量、思考、表达交流和解决问题等方法,以及发展观察力、思维能力、创造力、动手能力和初步解决问题的能力。科学方法是“人们获得科学认识所采用的规则和手段系统。”是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内在因素。
    ③科学情感、态度教育目标:是指对科学活动兴趣爱好的培养,是否关注生活中的科学现象等等,特别强调好奇进取、负责合作、客观、虚心、细心、耐心、信心、自动自发、喜欢创造思考等态度、情感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