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反映A站点扩容后覆盖范围缩小,该站点原配置为:BTS30(O1)两根馈线,扩容为O2,只增加一个载频。分析发现,扩容后两载频经过了CDU合路,为解决覆盖缩小,有两个方案:方案一、采用EDU;方案二、采用双CDU。随着业务量的进一步的增加,又增加一个载频,扩容为O3。请回答下面几个问题。实际现场采用双CDU方式扩容为O2,当扩容为O3,TRX0(BCCH)没有经过CDU0合路,而TRX1与TRX2经过CDU1合路,对手机用户有何影响?对话统指标有何影响?

题目

用户反映A站点扩容后覆盖范围缩小,该站点原配置为:BTS30(O1)两根馈线,扩容为O2,只增加一个载频。分析发现,扩容后两载频经过了CDU合路,为解决覆盖缩小,有两个方案:方案一、采用EDU;方案二、采用双CDU。随着业务量的进一步的增加,又增加一个载频,扩容为O3。请回答下面几个问题。

实际现场采用双CDU方式扩容为O2,当扩容为O3,TRX0(BCCH)没有经过CDU0合路,而TRX1与TRX2经过CDU1合路,对手机用户有何影响?对话统指标有何影响?


相似考题
更多“实际现场采用双CDU方式扩容为O2,当扩容为O3,TRX0(BCCH)没有经过CDU0合路,而TRX1与TRX2经过CDU1合路,对手机用户有何影响?对话统指标有何影响? ”相关问题
  • 第1题:

    用户反映A站点扩容后覆盖范围缩小,该站点原配置为:BTS30(O1)两根馈线,扩容为O2,只增加一个载频。分析发现,扩容后两载频经过了CDU合路,为解决覆盖缩小,有两个方案:方案一、采用EDU;方案二、采用双CDU。随着业务量的进一步的增加,又增加一个载频,扩容为O3。请回答下面几个问题。

    CDU上有TX1、TX2、TX_COMB、TX_DUP四个端口,TRX0单板在O1时连接到哪个端口,才会出现扩容为O2后覆盖范围缩小的问题。


    TX_DUP

  • 第2题:

    一般TD/LTE//WLAN与GSM合路时采用( )合路方式。


    参考答案:后端

  • 第3题:

    列哪一种CDU型号使用的不是窄带合路器?()

    A.CDU-A

    B.CDU-C

    C.CDU-C+

    D.CDU-D


    参考答案:A, B, C

  • 第4题:

    规划中使用不同的合路方式可以满足不同站型的广覆盖需求,下列描述的方法正确的是()

    A.当每扇区2载频时,广覆盖低损配置采用EDU或双CDU,其发射损耗均为1.0dB,一般配置采用CDU(损耗为4.5dB.;

    B.当每扇区4载频时,广覆盖低损配置采用的CDU+CDU(损耗为4.5dB.,一般配置采用CDU+SCU(损耗为8.0dB.;

    C.当每扇区6载频时,一般配置采用CDU+CDU+SCU方式(其中2载频插损4.5dB.4载频插损8.0dB,可以利用同心圆技术解决覆盖和容量问题),特殊低损配置采用CDU+CDU+CDU方式(损耗为4.5dB,需要2根单极化天线);

    D.当每扇区8载频时,一般采用双CDU+双SCU方式(载频插损8.0dB.,有覆盖要求的低损方案采用3CDU+SCU方式(低损载频损耗为4.5dB,可以利用同心圆技术解决覆盖和容量问题,但需要4幅天线)。


    参考答案:A, B, D

  • 第5题:

    为实现各市场和办公主楼之间的线路冗余,决定在各市场路由器至核心路由器之间添加一条冗余线路;在保证线路冗余的同时,为提高主干线路的带宽,需要在主用线路和备用线路之间实现线路的负载均衡。

    由于原网络已经采用OSPF作为内部网关协议,为减少升级改造工作对路由协议配置的影响,因此决定采用OSPF路由负载均衡技术实现对核心层到汇聚层的线路及带宽扩容;而在低链路时期,这种线路扩容方式主要采用多链路。PPP捆绑技术,请分别叙述采用多链路PPP捆绑技术和OSPF路由负载均衡技术实现线路及带宽扩容的具体实施步骤。


    正确答案:多链路PPP捆绑技术: (1) 在每个市场的路由器和核心路由器之问扩容一条相同的链路。 (2) 通过多链路PPP捆绑技术对链路进行捆绑创建虚拟捆绑接口并将物理接口添加到虚拟接口的物理接口组中。 (3) 在虚拟接口上封装PPP协议并将原有接口的IP等信息移植到虚拟接口之上。 (4) 保持OSPF配置不变配置完成后可用带宽等于两条链路带宽之和某一条中断不影响业务的延续性。 OSPF路由负载均衡技术: (1) 针对每个市场路由器扩容一条相同的链路但需要连接到另外一台核心路由器。 (2) 通过配置上联线路的cost值保证各市场路由器至核心局域网的metric值相等。 (3) 将各市场路由器的工作模式由快速路由模式(基于目标网络路由模式)修改为过程交换模式(基于报文路由方式)。 (4) OSPF配置不变配置完成后实现IP包上行时两条链路的负载均衡可用带宽等于两条链路带宽之和某一条链路中断通过OSPF协议自动完成路径切换。
    多链路,PPP捆绑技术: (1) 在每个市场的路由器和核心路由器之问扩容一条相同的链路。 (2) 通过多链路PPP捆绑技术对链路进行捆绑,创建虚拟捆绑接口,并将物理接口添加到虚拟接口的物理接口组中。 (3) 在虚拟接口上封装PPP协议,并将原有接口的IP等信息移植到虚拟接口之上。 (4) 保持OSPF配置不变,配置完成后可用带宽等于两条链路带宽之和,某一条中断不影响业务的延续性。 OSPF路由负载均衡技术: (1) 针对每个市场路由器扩容一条相同的链路,但需要连接到另外一台核心路由器。 (2) 通过配置上联线路的cost值,保证各市场路由器至核心局域网的metric值相等。 (3) 将各市场路由器的工作模式由快速路由模式(基于目标网络路由模式)修改为过程交换模式(基于报文路由方式)。 (4) OSPF配置不变,配置完成后实现IP包上行时,两条链路的负载均衡,可用带宽等于两条链路带宽之和,某一条链路中断通过OSPF协议自动完成路径切换。 解析:多链路PPP捆绑技术,部分厂商称为ML-PPP,即MultiLink Point-to-Point Protocol;部分厂商称为PPP-MP,即Point-to-Point Protocol MultiLink Protocol。是在低链路时期,出于增加带宽的需要,将多个PPP链路捆绑使用产生的,简称MP。MultiLink PPP允许将报文分片,分片将从多个点对点链路上送到同一个目的地。
    在MP方式下链路协商过程:
    首先和对端进行LCP协商,协商过程中,除了协商一般的LCP参数外,还验证对端接口是否也工作在MP方式下。如果对端不工作在MP方式下,则在LCP协商成功后,进行一般的NCP协商步骤,不进行MP捆绑。
    然后对PPP进行验证,得到对方的用户名。如果在LCP协商中得知对端也工作在MP方式下,则根据用户名找到为该用户指定的虚拟接口模板,并以该虚拟模板的各项NCP参数(如IP地址等)为参数进行NCP协商,物理接口配置的NCP参数不起作用。NCP协商通过后,即可建立MP链路,用更大的带宽传输数据。
    使用多链路PPP捆绑技术不仪仪可以进行传输带宽扩容,同时可以实现捆绑PPP链路之间的负载均衡,这种负载均衡是数据链路层的负载均衡。在实际应用中,多链路PPP捆绑的实施需要按照链路扩容、链路捆绑、创建虚拟接口、在虚拟接口上封装PPP协议等步骤。
    随着以太网络技术的不断成熟,大多数情况下,现有路由器之间的连接主要通过以太网接口实现,在与题设类似的网络升级案例中,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实现带宽扩容和负载均衡;一种是网络层的负载均衡,主要是通过路由协议的等价路径实现;一种是数据链路层的负载均衡,主要是通过链路聚合协议,例如LACP等;在实际工程领域中,由于链路聚合协议对链路的相同性要求较高,因此使用网络层负载均衡较多。
    在多链路的广域网中,如何有效地利用链路,部署流量策略,实现多路径路由选择,一直是网络建设和优化中考虑的重点问题。在静态和动态路由器协议中有效利用链路、部署流量策略的路由技术有很多,包括ECMP/WCMP、策略路由和多拓扑路由等。其中ECMP和WCMP是基于目的地的路由,静态路由和OSPF支持ECMP,静态路由、IGRP和EIGRP支持WCMP;策略路由(Policy-BasedRouting,PBR)是基于DSCP、端口号、协议等属性静态配置的路径;多拓扑路由(MultiTopologyRouting,MTR)是借助静态和动态路由,依赖网络结构,基于流量类型动态使用多路径到一个给定目的的技术。
    ECMP(Equal-CostMultipathRouting,等价多路径)存在多条不同链路到达同一目的地址的网络环境中,如果使用传统的路由技术,发往该目的地址的数据包只能利用其中的一条链路,其他链路处于备份状态或无效状态,并且在动态路由环境下相互的切换需要一定时间,而等值多路径路由协议可以在该网络环境下同时使用多条链路,不仅增加了传输带宽,并且可以无时延无丢包地备份失效链路的数据传输。
    ECMP最大的特点是在实现等值情况下,多路径负载均衡和链路备份的目的,在静态路由和OSPF中基本上都支持ECMP功能,因此题设中使用OSPF协议实现负载均衡和带宽扩容,其关键在于冗余路径的OSPF COST值相同。
    另外,在大多数厂商的路由器实现时,都存在着两种负载均衡模式,分别是“基于目标网络的负载均衡和快速交换”模式和“基于报文的均分负载和过程交换”模式。
    基于目标网络的负载均衡和快速交换:假设到一个网络存在两条路径,那么去往该网络中第一个目标的报文从第一条路径通过,去往网络中的第二个目标的报文从第二条路径走,去往此网络中第三个目标的所有报文还从第一条路径走。路由器工作在默认交换模式下的,即快速交换模式,路由器将使用这种负载均衡方式。
    基于报文的均分负载和过程交换:基于报文的均分负载就是第一个去往一个目标网络的报文的链路1上发送,下一个去往相同目标网络的报文在另一条链路上发送,对于非等价路径,采用一定比率时报文进行分配。当路由器处于过程交换模式时,将采用基于报文的均分负载方式。
    在利用OSPF协议实现网络层负载均衡时,需要将路由器由默认的“快速交换”模式切换成“过程交换”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