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在数据库的外模式、模式和内模式三级模式的体系结构中,存在两次映象:它们是外模式到模式的映象和【 ”相关问题
  • 第1题:

    在数据库的外模式、模式和内模式三级模式的体系结构中,存在两级映象:外模式到模式的映象定义了外模式与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模式到内模式的映象定义了数据库的逻辑结构与【 】之间的对应关系。


    正确答案:物理结构
    内模式定义的是数据的存储结构(物理结构),所以模式到内模式的映象是指数据库的逻辑结构与物理结构之间的对应关系。

  • 第2题:

    7、数据库的三级模式之间存在的映象关系正确的是()

    A.外模式/内模式

    B.外模式/模式

    C.外模式/外模式

    D.模式/模式


    数据库系统的结构:一般划分为三个层次,称为三级模式,分别为外模式、模式和内模式。 模式(Schema) : 也称逻辑模式 是全体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 构成了数据库的一个总的框架 独立于应用程序和物理存储 一个数据库对应一个模式 提供模式描述语言(Data Description Language,DDL) 外模式(External Schema) 是数据库用户(程序员和最终用户)能看见的局部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与某一应用具体相关的数据的逻辑表示 外模式是模式的子集 一个数据库可以有多个外模式 数据库可以有多个外模式, 反映了不同用户的应用需求、看待数据的方式、对数据保密的要求 对模式中同一数据,在外模式中的结构、类型、长度、保密级别等都可以不同 不同的用户有不同的外模式, 同一个外模式可以为多个应用系统所使用 单一应用程序只能使用一个外模式。 外模式的用途 保证数据库安全性的一个有力措施。 每个用户只能看见和访问所对应的外模式中的数据 内模式(Internal Schema) 也称存储模式,是数据物理结构和存储方式的描述 是数据在数据库内部的表示方法。 规定数据在存储介质上的物理组织方式、记录寻址方式 定义物理存储块的大小,溢出处理方法等 一个数据库只能有一个内模式 三级模式结构将数据库的全局逻辑结构同用户的局部逻辑结构和物理组织结构分开 用户能逻辑抽象地处理数据,不必关心数据在计算机中的内部表示 数据的存储也不必考虑用户对数据的使用,数据的具体组织由 DBMS 管理。 三级模式之间提供了两级映像 外模式/模式映像、模式/内模式映像, 目的是在数据库内部实现 这三个抽象层次的联系和转换, 外模式与模式之间的映像定义局部数据逻辑结构与全局逻辑结构之间的对应关系 一个模式对应多个外模式,当模式结构改变,则只要修改外模式与模式间的对应关系,而不必修改外模式中的局部逻辑结构,因而相应的应用程序亦可不必修改,实现了数据的逻辑独立性 模式与内模式之间的映像定义全局数据逻辑结构和物理数据存储间的对应关系 一个模式对应一个内模式:当数据库的物理存储结构改变时,仅需要修改模式与内模式间的映像关系,而可以使模式保持不变,从而使应用程序保持不变,提供了数据的物理独立性

  • 第3题:

    在数据库的三级模式体系结构中,外模式与模式之间的映象,实现了数据库的 独立性。


    数据库的逻辑独立性

  • 第4题:

    数据库系统在三级模式之间提供了两层映象,即:外模式/模式映象和【 】。


    正确答案:模式/内模式映象
    模式/内模式映象

  • 第5题:

    在数据库系统的三级结构中,下列()把用户数据库与概念数据库联系起来。 A、外模式/模式映象           B、内模式/外模式映象 C、模式/内模式映象           D、内模式/模式映象

    A.A

    B.B

    C.C

    D.D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