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原子弹有了根本的区别”的含义是( )。A.核电站具有可控性,原子弹具有不可控性B.核电站的核链式反应具有可控性,而原子弹的核链反应是不可控的C.核电站采用燃料铀—235的浓度低于4%,不会出现不可控性核链式反应D.核电站采用的铀—235浓度远远低于原子弹中该核物质的浓度,已不具有危险性

题目

“与原子弹有了根本的区别”的含义是( )。

A.核电站具有可控性,原子弹具有不可控性

B.核电站的核链式反应具有可控性,而原子弹的核链反应是不可控的

C.核电站采用燃料铀—235的浓度低于4%,不会出现不可控性核链式反应

D.核电站采用的铀—235浓度远远低于原子弹中该核物质的浓度,已不具有危险性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B
由文中“从核反应形式看,原子弹可以和核电站类比,但原子弹所用的铀—235浓度在弹体中高达90%,因此造成核链式反应的不可控性;而核电站采用的燃料是浓度低于4%的铀—235,这样反应效应就与原子弹有了根本的区别。”可知,与原子弹的根本区别是核电站的核链式反应具有可控性,而不是核电站具有可控性,故A项错误,B项正确。文中并未说明浓度低于4%的铀—235不会出现不可控性核链式反应,也未说明其不具有危险性,故C、D项错误。本题正确答案为B。
更多““与原子弹有了根本的区别”的含义是( )。A.核电站具有可控性,原子弹具有不可控性B.核电站的核链式反应具有可控性,而原子弹的核链反应是不可控的C.核电站采用燃料铀—235的浓度低于4%,不会出现不可控性核链式反应D.核电站采用的铀—235浓度远远低于原子弹中该核物质的浓度,已不具有危险性”相关问题
  • 第1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64~68 题。{Page}

    核电站的一次性投资确实比火电站大一些,衡量电站的经济价值,还要核算电站运行后消耗的燃料、设备折旧、__________、运行管理等费用。30年来,国际上对煤电成本与核电成本所作的等值比较显示,修建火电站实际呈现低投入经济效应的负走向,修建核电站则正相反。目前,已有几十个国家建成300余座核电站,总功率达2亿千瓦左右,绝大多数核电站已使核电成本降至煤电的60%左右。现代经济价值观取得了又一次胜利。至于核电站所出现的事故,不足以否定其安全性。从核反应形式看,原子弹可以和核电站类比,但原子弹所用的铀一235浓度在弹体中高达90%,因此造成核链式反应的不可控性;而核电站采用的燃料是浓度低于4%的铀--235,这样反应效应就与原子弹有了根本的区别。从实际情况看,任何形式的电站,只要设计、管理出了问题,都可能导致事故发生。1979年印度一座水电站爆炸竟使1.5万人丧生,当然这不是说切尔诺贝利核电站让核物质外泄夺走31人的生命就值得庆幸。值得庆幸的是核电站系统工程技术有了新突破,核电站安全保险系数优于火电站。说到环境保护,最先进的火电站也难以让人作乐观的承诺,而核电站则别具优势。

    第 64 题 文中划线的地方填人一个适合的词语是( )。

    A.修理

    B.维修

    C.维护

    D.呵护


    正确答案:B
    维修指保护和修理。根据短文,折旧、维修、运行是一个相互衔接的程序。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 第2题:

    下列有关核能表述正确的是(  )。


    A.氢弹爆炸发生轻核聚变,其威力比原子弹小

    B.核电站使用的燃料一般是铀等放射性重金属

    C.自然界只有在人为条件下才会发生热核反应

    D.核电站的能量转换过程是直接从核能到电能

    答案:B
    解析:
    A项中的氢弹爆炸的威力要比原子弹大得多。C项中的热核反应发生条件一般是高温高压等,在自然界中不一定需要人为条件也能发生,比如在太阳表面经常发生热核反应。D项中的核电站的能量转换应过程应是核能_内能一机械能_电能。B项表述正确。故选B。

  • 第3题:

    核电站的一次性投资确实比火电站大一些。衡量电站的经济价值,还要核算电站运行后消耗的燃料、设备折旧、( )、运行管理等费用。30年来,国际上对煤电成本与核电成本所作的等值比较,显示出修火电站实际出现的低投入经济效应的负走向,修建核电站则正相反。目前,已有几十个国家建成300余座核电站,总功率达2亿千瓦左右,绝大多数核电站已使核电成本降至煤电的60%左右。现代经济价值观取得了又一次胜利。至于核电站所出现的事故,不足以否定其安全性。从核反应形式看,原子弹可以和核电站类比,但原子弹所用的铀-225浓度在弹体中高达90%,因此造成核链式反应的不可控性;而核电站采用的燃料是浓度低于4%.的铀-235,这样反应效应就与原子弹有了根本的区别。从实际情况看,任何形式的电站,只要设计管理出了问题,都可能导致事故发生。1979年印度一座大坝水电站爆炸竟使1.5万人丧生,当然这不是说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核物质外泄夺走了人的生命就值得庆幸。值得庆幸的是核电站系统工程技术有了新突破,核电站安全保险系数优于火电站。说到环境保护,最先进的火电站也难以让人作乐观的承诺,而核电站则别具优势。 文中划线的地方填入一个适应的词语是:


    A. 修理
    B. 维修
    C. 维护
    D. 呵护

    答案:B
    解析:
    解题指导: 维修:保护和修理。“设备日常维修"是固定搭配。故答案为B。

  • 第4题:

    核电站的一次性投资确实比火电站大一些。衡量电站的经济价值,还要核算电站运行后消耗的燃料、设备折旧、( )、运行管理等费用。30年来,国际上对煤电成本与核电成本所作的等值比较,显示出修火电站实际出现的低投入经济效应的负走向,修建核电站则正相反。目前,已有几十个国家建成300余座核电站,总功率达2亿千瓦左右,绝大多数核电站已使核电成本降至煤电的60%左右。现代经济价值观取得了又一次胜利。至于核电站所出现的事故,不足以否定其安全性。从核反应形式看,原子弹可以和核电站类比,但原子弹所用的铀-225浓度在弹体中高达90%,因此造成核链式反应的不可控性;而核电站采用的燃料是浓度低于4%.的铀-235,这样反应效应就与原子弹有了根本的区别。从实际情况看,任何形式的电站,只要设计管理出了问题,都可能导致事故发生。1979年印度一座大坝水电站爆炸竟使1.5万人丧生,当然这不是说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核物质外泄夺走了人的生命就值得庆幸。值得庆幸的是核电站系统工程技术有了新突破,核电站安全保险系数优于火电站。说到环境保护,最先进的火电站也难以让人作乐观的承诺,而核电站则别具优势。“现代经济价值观取得了又一次胜利”是指:


    A. 大量建成的核电站取得了很大的经济价值
    B. 核电事业的发展检验了现代经济价值观的科学性
    C. 现代经济价值观保障了核电事业的发展
    D. 现代经济价值观的科学性在核电事业的发展中再次得到证实

    答案:D
    解析:
    解题指导: A、C明显错误,B项的错误在于:不是大量核电站的建成,而是绝大多数核电站的核电成本比煤电低很多,证实了现代经济价值观的科学性。故答案为D。

  • 第5题:

    下列关于核能的说法,错误的是:

    A.核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B.铀235是核电站最常使用的核燃料
    C.核聚变、核裂变、核衰变都能释放核能
    D.世界上第一座核电站是切尔诺贝利核电站

    答案:D
    解析:
    本题属于物理。
    A项,核能(或称原子能)是通过核反应从原子核释放的能量,核能是不可再生能源。不可再生能源是指经过亿万年形成的、短期内无法恢复的能源。主要有:煤炭、石油、天然气、化学能、核燃料等。故正确,排除;
    B项,铀235是铀元素里中子数为143的放射性同位素,是自然界至今唯一能够发生可控裂变的同位素,主要用做核反应中的核燃料,也是制造核武器的主要原料之一。故正确,排除;
    C项,核能可通过三种核反应之一释放:1、核裂变,较重的原子核分裂释放结核能。2、核聚变,较轻的原子核聚合在一起释放结核能。3、核衰变,原子核自发衰变过程中释放能量。故正确,排除;
    D项,1954年苏联建成了世界第一座核电站——奥布宁斯克核电站,成为人类和平利用原子能的典范。故错误,当选。
    因此,选择D选项。

  • 第6题:

    铀235或钚239的裂变反应,由较重的原子核分裂成较轻的原子核,放出大量核能而形成的爆炸现象为()。

    • A、化学爆炸
    • B、生物爆炸
    • C、物理爆炸
    • D、原子弹爆炸

    正确答案:D

  • 第7题:

    核电站烧的是什么燃料?()

    • A、铀-238
    • B、铀-235
    • C、液态氢和液态氧

    正确答案:B

  • 第8题:

    对裂变的链式反应加以控制,使核能平稳缓慢地释放出来的装置叫()

    • A、原子弹
    • B、氢弹
    • C、核电站
    • D、核反应堆

    正确答案:D

  • 第9题:

    原子弹及目前大部分核电站的能量来源都是()

    • A、核聚变
    • B、核变
    • C、核裂变
    • D、核动力

    正确答案:C

  • 第10题:

    核电站会不会像原子弹那样爆炸?


    正确答案: 不会。核燃料中铀-235的含量约为3%,而核炸药中的铀-235含量高达90%以上。原子弹同样是一项高技术产品,形成核爆炸有非常严格的条件。原子弹必须用高浓度的铀-235或钚-239作核装料,以一套精密复杂的系统引爆高能烈性炸药,利用爆炸力在瞬间精确地改变核装料的形状或位置,才能形成不可控的链式裂变反应,发生核爆炸。这种苛刻的条件,在核电站里是不可能有的。压水型反应堆具有设计所赋予的内在安全的特性。更何况核反应堆还有多重的安全保护系统,确保反应堆不会失控。

  • 第11题:

    判断题
    原子弹、核电站都是利用链式反应在极短时间内使大量铀核裂变而释放核能的原理制成的。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多选题
    ()是目前核裂变能的应用领域。
    A

    核电站

    B

    原子弹

    C

    热核电站

    D

    氢弹


    正确答案: B,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下列有关核能表述正确的是:

    A、氢弹爆炸发生轻核聚变,其威力比原子弹小
    B、核电站使用的燃料一般是铀等放射性重金属
    C、自然界只有在人为条件下才能发生热核反应
    D、核电站的能量转换过程是直接从核能到电能

    答案:B
    解析:
    核电站一般都是使用铀等放射性金属的,A选项中氢弹爆炸的威力要比原子弹大很多,C选项中热核反应不是都需要人为条件的,比如太阳,D选项中的核电站的反应过程是核能-内能-机械能-电能 。因此选B

  • 第14题:

    核电站的一次性投资确实比火电站大一些。衡量电站的经济价值,还要核算电站运行后消耗的燃料、设备折旧、( )、运行管理等费用。30年来,国际上对煤电成本与核电成本所作的等值比较,显示出修火电站实际出现的低投入经济效应的负走向,修建核电站则正相反。目前,已有几十个国家建成300余座核电站,总功率达2亿千瓦左右,绝大多数核电站已使核电成本降至煤电的60%左右。现代经济价值观取得了又一次胜利。至于核电站所出现的事故,不足以否定其安全性。从核反应形式看,原子弹可以和核电站类比,但原子弹所用的铀-225浓度在弹体中高达90%,因此造成核链式反应的不可控性;而核电站采用的燃料是浓度低于4%.的铀-235,这样反应效应就与原子弹有了根本的区别。从实际情况看,任何形式的电站,只要设计管理出了问题,都可能导致事故发生。1979年印度一座大坝水电站爆炸竟使1.5万人丧生,当然这不是说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核物质外泄夺走了人的生命就值得庆幸。值得庆幸的是核电站系统工程技术有了新突破,核电站安全保险系数优于火电站。说到环境保护,最先进的火电站也难以让人作乐观的承诺,而核电站则别具优势。根据题意,准确概括核电站特点的一组是: ①高投入高质量低消耗 ②经济价值高于火电站 ③使用寿命高于火电站 ④每度核电成本仅仅相当煤电的60%左右 ⑤安全性强有利于保护环境


    A. ①②
    B. ②③⑤
    C. ②⑤
    D. ①④

    答案:C
    解析:
    解题指导: ③④表述错误。故答案为C。

  • 第15题:

    核电站的一次性投资确实比火电站大一些。衡量电站的经济价值,还要核算电站运行后消耗的燃料、设备折旧、( )、运行管理等费用。30年来,国际上对煤电成本与核电成本所作的等值比较,显示出修火电站实际出现的低投入经济效应的负走向,修建核电站则正相反。目前,已有几十个国家建成300余座核电站,总功率达2亿千瓦左右,绝大多数核电站已使核电成本降至煤电的60%左右。现代经济价值观取得了又一次胜利。至于核电站所出现的事故,不足以否定其安全性。从核反应形式看,原子弹可以和核电站类比,但原子弹所用的铀-225浓度在弹体中高达90%,因此造成核链式反应的不可控性;而核电站采用的燃料是浓度低于4%.的铀-235,这样反应效应就与原子弹有了根本的区别。从实际情况看,任何形式的电站,只要设计管理出了问题,都可能导致事故发生。1979年印度一座大坝水电站爆炸竟使1.5万人丧生,当然这不是说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核物质外泄夺走了人的生命就值得庆幸。值得庆幸的是核电站系统工程技术有了新突破,核电站安全保险系数优于火电站。说到环境保护,最先进的火电站也难以让人作乐观的承诺,而核电站则别具优势。“与原子弹有了根本的区别”的含义是:


    A. 核电站具有可控性,原子弹具有不可控性
    B. 核电站的核链式反应具有可控性,而原子弹的核链反应是不可控的
    C. 核电站采用燃料铀-235的浓度低于4%,不会出现不可控性核链式反应
    D. 核电站采用的铀-235浓度远远低于原子弹中该核物质浓度,已不具有危险性

    答案:B
    解析:
    解题指导: 根本区别在于“反应效应,’是否可控。A项说法不具体,C项不全面,不如B项,D项“不具有危险性”错误。故答案为B。

  • 第16题:

    核电站的一次性投资确实比火电站大一些。衡量电站的经济价值,还要核算电站运行后消耗的燃料、设备折旧、( )、运行管理等费用。30年来,国际上对煤电成本与核电成本所作的等值比较,显示出修火电站实际出现的低投入经济效应的负走向,修建核电站则正相反。目前,已有几十个国家建成300余座核电站,总功率达2亿千瓦左右,绝大多数核电站已使核电成本降至煤电的60%左右。现代经济价值观取得了又一次胜利。至于核电站所出现的事故,不足以否定其安全性。从核反应形式看,原子弹可以和核电站类比,但原子弹所用的铀-225浓度在弹体中高达90%,因此造成核链式反应的不可控性;而核电站采用的燃料是浓度低于4%.的铀-235,这样反应效应就与原子弹有了根本的区别。从实际情况看,任何形式的电站,只要设计管理出了问题,都可能导致事故发生。1979年印度一座大坝水电站爆炸竟使1.5万人丧生,当然这不是说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核物质外泄夺走了人的生命就值得庆幸。值得庆幸的是核电站系统工程技术有了新突破,核电站安全保险系数优于火电站。说到环境保护,最先进的火电站也难以让人作乐观的承诺,而核电站则别具优势。文中“低投入经济效应的负走向”是指:


    A. 低投入势必造成高成本
    B. 低投入造成的成本逐渐增加的趋势
    C. 煤电成本低的优势难以持久
    D. 煤电成本高于核电成本

    答案:B
    解析:
    解题指导: 文章第一段的意思是建火电站投入较低但消耗、折旧、维修、管理等使成本增加,而核电站则相反。故答案为B。

  • 第17题:

    ()是目前核裂变能的应用领域。

    • A、核电站
    • B、原子弹
    • C、热核电站
    • D、氢弹

    正确答案:A,B

  • 第18题:

    ()事故的发生由于人为原因发生爆炸,酿成核泄露的世界性大灾难,由此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的国际核安全咨询组(INSAG)提出核电站“安全文化”概念。

    • A、日本广岛原子弹爆炸
    • B、韩国的核泄漏事故
    • C、1986年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
    • D、日本地震

    正确答案:C

  • 第19题:

    原子弹以及核电站的能量来源,又被称为核分裂的原子核变化时()


    正确答案:核裂变

  • 第20题:

    原子弹、核电站都是利用链式反应在极短时间内使大量铀核裂变而释放核能的原理制成的。


    正确答案:正确

  • 第21题:

    核电厂的反应堆不会像原子弹那样发生核爆,除两者设计原则、结构完全不同外,另一个根本的不同是原子弹的装料是(),而核电厂用的是(),就像白酒和啤酒,前者能燃烧,后者不能。

    • A、低浓铀(铀-235富集度<5%);高浓铀(铀-235富集度>90%)
    • B、高浓铀或钚(铀-235富集度>90%或钚-239含量>93%);低浓铀(铀-235富集度度<5%)
    • C、低浓铀(铀-235富集度度<5%);天然铀

    正确答案:B

  • 第22题:

    单选题
    铀235或钚239的裂变反应,由较重的原子核分裂成较轻的原子核,放出大量核能而形成的爆炸现象为()。
    A

    化学爆炸

    B

    生物爆炸

    C

    物理爆炸

    D

    原子弹爆炸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核电站会不会像原子弹那样爆炸?

    正确答案: 不会。核燃料中铀-235的含量约为3%,而核炸药中的铀-235含量高达90%以上。原子弹同样是一项高技术产品,形成核爆炸有非常严格的条件。原子弹必须用高浓度的铀-235或钚-239作核装料,以一套精密复杂的系统引爆高能烈性炸药,利用爆炸力在瞬间精确地改变核装料的形状或位置,才能形成不可控的链式裂变反应,发生核爆炸。这种苛刻的条件,在核电站里是不可能有的。压水型反应堆具有设计所赋予的内在安全的特性。更何况核反应堆还有多重的安全保护系统,确保反应堆不会失控。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