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不属于测定咀嚼效率的方法是A.重量法B.比色法C.溶解法D.吸光度法E.依咀嚼面积的大小测定 ”相关问题
  • 第1题:

    右旋糖酐20的含量测定,中国药典采用的方法是

    A.比色法

    B.紫外分光光度法

    C.红外分光光度法

    D.旋光度法

    E.高效液相色谱法


    正确答案:D

  • 第2题:

    下列哪种不是测定咀嚼效率的方法

    A.重量法

    B.吸光度法

    C.溶角法

    D.比色法

    E.依咀嚼面积的大小测定


    正确答案:C
    (答案:C)咀嚼效率的测定,一般有以下几种方法。
    ①重量法:试物可采用花生仁、生米、五香豆或杏仁等。被测者在规定的时间内,咀嚼一定量的试物或达到一定的咀嚼次数。将咀嚼后的试物吐于盛器中清洗,晾干或经一不定期温度烘干。通过一种或一系列的筛子(每个筛子的孔径大小不等),确定大粒不能过筛和小粒过筛的值,便可获得咀嚼值和咀嚼效率。
    例如:取花生仁3g,咀嚼30秒,按上述方法处理后,通过直径为2.0mm筛孔的筛,称其未能过筛量(余量)为0.9g。根据公式代入可算得值(以往也有以此值作为咀嚼效率),然后与正常咀嚼值比较而算得咀嚼效率。
    咀嚼值={总量-余量}/总量×100%={(3g-0.9g)/3g}×100%=70%
    若正常咀嚼值为80%,则本例的咀嚼效率=70/80×100%=87.5%
    ②吸光度法:主要利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咀嚼后试物在水中悬浊液的浓度,于可见光波段的吸光度读数,而获得相应的咀嚼效率。此法较简便,且迅速。
    ③比色法:利用试物对生物染料苋菜红溶液的吸附作用,将咀嚼后的试物放入苋菜红溶液中,嚼得越细的试物,其表面积就越大,吸附该染料越多,则溶液浓度越低。通过测定即可获得咀嚼效率的大小。
    ④依咀嚼面积的大小测定:因受运用材料的限制是一种不常用的方法。

  • 第3题:

    药典规定葡萄糖的含量测定方法为( )

    A.旋光法
    B.折光法
    C.红外分光光度法
    D.比色法
    E.紫外分光法

    答案:A
    解析:

  • 第4题:

    A.原子吸收法
    B.比色法
    C.比浊法
    D.重量法
    E.气相色谱法

    一氧化碳的测定方法是

    答案:E
    解析:

  • 第5题:

    最常用的测定咀嚼效率的方法是

    A、称重法
    B、吸光度法
    C、溶解法
    D、比色法
    E、依咀嚼面积的大小测定

    答案:A
    解析:
    测定咀嚼效率的方法有称重法、吸光度法、比色法、依咀嚼面积的大小测定等,临床最常用的测定咀嚼效率的方法是称重法。

  • 第6题:

    测定咀嚼效率的方法有

    A.称重法、吸光度法、比色法
    B.沉淀法、还原法、比色法
    C.称重法、还原法、比色法
    D.沉淀法、还原法、吸光度法
    E.沉淀法、吸光度法、比色法

    答案:A
    解析:

  • 第7题:

    吸光度法测定咀嚼效率(咀嚼值),咀嚼的时间是()。

    • A、4克
    • B、5克
    • C、10秒
    • D、20秒
    • E、30秒

    正确答案:D

  • 第8题:

    测量咀嚼效率的方法,以下几种中可除外()。

    • A、称重法
    • B、吸光度法
    • C、比色法
    • D、稀释法
    • E、依咀嚼面积的大小而测定

    正确答案:D

  • 第9题:

    单选题
    吸光度法测定咀嚼效率(咀嚼值),咀嚼花生米的重量是()。
    A

    4克

    B

    5克

    C

    10秒

    D

    20秒

    E

    30秒


    正确答案: D
    解析: 吸光度法测量花生应该是5g,时间30秒。

  • 第10题:

    单选题
    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咀嚼效率是机体在一定时间内,对定量食物嚼细的程度

    B

    称重法是测定咀嚼效率的方法之一

    C

    咀嚼效率是咀嚼作用的实际效果

    D

    咀嚼效率并不随牙齿的缺失而降低

    E

    咀嚼效率代表了咀嚼功能的大小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最常用的测定咀嚼效率的方法是
    A

    称重法

    B

    吸光度法

    C

    溶解法

    D

    比色法

    E

    依咀嚼面积的大小测定


    正确答案: E
    解析:

  • 第12题:

    最常用的测定咀嚼效率的方法是

    A.称重法

    B.吸光度法

    C.溶解法

    D.比色法

    E.依咀嚼面积的大小测定


    正确答案:A
    解析:测定咀嚼效率的方法有称重法、吸光度法、比色法、依咀嚼面积的大小测定等,临床最常用的测定咀嚼效率的方法是称重法。

  • 第13题:

    测定庆大霉素含量的方法是

    A.分子排色谱法

    B.四氮唑比色法

    C.微生物法

    D.氧瓶燃烧比色法

    E.红外分光光度法


    正确答案:C
    本题考查的是抗生素类药物的分析。硫酸庆大霉素含量测定: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法。

  • 第14题:

    下列哪类测定方法是基于散射光谱的原理

    A.火焰光度法
    B.离子选择电极法
    C.化学比色法
    D.免疫比浊法
    E.放射免疫法

    答案:D
    解析:
    免疫比浊中的散射比浊法,利用一定波长的光通过抗原抗体复合物时,光线被颗粒散射,散射光的强度与复合物的含量呈正比,待测抗原越多形成的复合物越多,散射光强度越强。

  • 第15题:

    A.原子吸收法
    B.比色法
    C.比浊法
    D.重量法
    E.气相色谱法

    飘尘的测定方法是

    答案:D
    解析:

  • 第16题:

    A.荧光法
    B.旋光度法
    C.比色法
    D.银量法
    E.经柱色谱法纯化后,比色法

    地高辛的含量测定

    答案:C
    解析:
    洋地黄毒苷的含量测定先用柱色谱分离洋地黄毒苷和杂质,在用比色法进行测定;洋地黄毒苷片的含量测定采用荧光分析法测定;地高辛片的含量测定采用荧光法测定;地高辛的含量测定利用与三硝基苯酚试液的显色反应,采用比色法测定;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中的氯化钠含量测定用银量法。

  • 第17题:

    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咀嚼效率是机体在一定时间内,对定量食物嚼细的程度
    • B、称重法是测定咀嚼效率的方法之一
    • C、咀嚼效率是咀嚼作用的实际效果
    • D、咀嚼效率并不随牙齿的缺失而降低
    • E、咀嚼效率代表了咀嚼功能的大小

    正确答案:D

  • 第18题:

    吸光度法测定咀嚼效率(咀嚼值),咀嚼花生米的重量是()。

    • A、4克
    • B、5克
    • C、10秒
    • D、20秒
    • E、30秒

    正确答案:A

  • 第19题:

    单选题
    测定咀嚼效率的方法包括(  )。
    A

    重量法、还原法、比色法

    B

    重量法、吸光度法、比色法

    C

    沉淀法、吸光度法、比色法

    D

    沉淀法、还原法、比色法

    E

    沉淀法、还原法、吸光度法


    正确答案: B
    解析:
    咀嚼效率的测定方法包括重量法、吸光度法、比色法、其他有以牙齿的数量或咀嚼面积的大小来测定的,尚有测定咀嚼后食物的消化状态等方法,但因精确度不高或所用材料的限制,一般不采用。因此答案选B。

  • 第20题:

    单选题
    测量咀嚼效率的方法,以下几种中可除外()。
    A

    称重法

    B

    吸光度法

    C

    比色法

    D

    稀释法

    E

    依咀嚼面积的大小而测定


    正确答案: 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下列哪种不是测定咀嚼效率的方法?(  )
    A

    重量法

    B

    吸光度法

    C

    溶解法

    D

    比色法

    E

    依咀嚼面积的大小测定


    正确答案: A
    解析:
    咀嚼效率的测定,一般有以下几种方法。
    ①重量法:试物可采用花生仁、生米、五香豆或杏仁等。被测者在规定的时间内,咀嚼一定量的试物或达到一定的咀嚼次数。将咀嚼后的试物吐于盛器中清洗,晾干或经一不定期温度烘干。通过一种或一系列的筛子(每个筛子的孔径大小不等),确定大粒不能过筛和小粒过筛的值,便可获得咀嚼值和咀嚼效率。
    ②吸光度法:主要利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咀嚼后试物在水中悬浊液的浓度,于可见光波段的吸光度读数,而获得相应的咀嚼效率。此法较简便,且迅速。
    ③比色法:利用试物对生物染料苋菜红溶液的吸附作用,将咀嚼后的试物放人苋菜红溶液中,嚼得越细的试物,其表面积就越大,吸附该染料越多,则溶液浓度越低。通过测定即可获得咀嚼效率的大小。
    ④依咀嚼面积的大小测定:因受运用材料的限制是一种不常用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