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男,55岁。右下后牙因龋坏反复充填治疗,现仍余牙根存留于口腔,要求拔除后修复。该牙称为A.残根B.断 ”相关问题
  • 第1题:

    患者,女,32岁。右下第二前磨牙因龋坏反复充填治疗,现仅牙根存留于口腔,要求拔除后修复,该牙应称为

    A.残根
    B.断根
    C.残冠
    D.残片
    E.不良修复体

    答案:A
    解析:
    遗留牙槽窝中时间较久的牙根为残根。在根尖周和牙槽骨壁间,多存在慢性炎症及肉芽组织,根尖、牙周膜及牙槽骨壁均有程度不等的吸收。断根是指拔牙术中折断的牙根,拔除较为复杂。

  • 第2题:

    患者,男,8岁,全口乳磨牙不同程度龋坏,考虑的治疗方案中不恰当的是


    A.药物治疗
    B.充填治疗
    C.嵌体修复
    D.金属成品冠修复
    E.直接拔除所有龋坏牙

    答案:E
    解析:

  • 第3题:

    患者,男,19岁,右下后牙进食时疼痛并伴有出血1个月余。检查:右下6残冠,见红色的肉芽组织充满整个龋洞并达咬合面,探诊出血,温度测试引起持续性疼痛,叩(±),松(-),右下7远中龋损,探诊有酸软感,右下8低位阻生,龈瓣中度充血。X线片示右下6髓底完整。

    主诉牙适宜的治疗方案为
    A.根管治疗后充填
    B.根管治疗后冠修复
    C.塑化治疗后充填
    D.塑化治疗后冠修复
    E.拔除患牙

    答案:B
    解析:
    3.牙髓息肉多发生于青少年患者,且穿髓孔较大,对温度测试有异常表现,临床上牙髓息肉需与牙龈息肉及牙周膜息肉鉴别,牙龈息肉多在患牙邻面出现龋洞时,由于长期刺激,牙龈乳头向龋洞所形成的空间增生。牙周膜息肉是由于多根牙的龋损发展过程中,髓室底亦遭到破坏,根分叉处的牙周膜反应性增生,息肉状肉芽组织穿过髓底穿孔处进入髓室。对于牙髓息肉,合适的处理是局麻下去除增生的牙髓,封"三聚甲醛",2周后行常规根管治疗,由于患牙缺损较大,建议完善根管治疗后行桩冠修复。

  • 第4题:

    患者男,22岁,昨日与人打斗造成冠折,残根位于龈下2mm,余留牙正常。最佳修复设计为

    A.残根根管治疗后,将牙根牵引至合适位置后再行桩核冠修复
    B.残根拔除后,固定桥修复
    C.残根根管治疗,桩核冠修复
    D.残根根管治疗后,行根上托牙修复
    E.残根拔除后行隐形义齿修复

    答案:A
    解析:
    患者为年轻人,应尽量选择固定修复。残根位于龈下2mm,直接桩核冠修复将无法形成足够的牙本质肩领,修复远期效果不理想。因此将残根根管治疗后,用正畸方法将残根牵引至平齐龈缘或者龈缘以上,可以获得更稳定的冠根比,同时可以提供更美观的正常的牙冠长度。

  • 第5题:

    患者,女,30岁。右下后牙缺失,要求镶牙。口腔检查:右下5缺失,间隙正常,牙槽嵴无明显吸收。右下4大面积龋坏,可探及穿髓孔,右下6面中龋不松动,叩(-),探敏感。全口牙石较多,牙龈红肿。余未见异常。

    修复前必要的检查和治疗不包括
    A.缺牙区及邻牙牙片
    B.右下4根管治疗
    C.右下6根管治疗
    D.洁治
    E.右下6充填

    答案:C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