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内部审计人员开展风险评估要素审计时,应当日常经营管理过程中的()进行审查和评价。 ”相关问题
  • 第1题:

    内部审计人员应当实施必要的审计程序,对风险识别过程进行审查与评价,重点关注组织面临的内、外部风险是否已得到充分、适当的确认。()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正确

  • 第2题:

    经过对内部控制初步评价,如果认为内部控制设计不合理,决定不依赖某项内部控制的,审计人员可以:

    A、转入内部控制测试阶段
    B、提高控制风险评估水平
    C、提高固有风险评估水平
    D、直接进行实质性审查

    答案:D
    解析:
    审计人员决定不依赖某项内部控制的,可以对审计事项直接进行实质性审查。

  • 第3题:

    根据《国际内部审计专业实务框架》,以下哪项内容所描述的风险管理过程的关键目标同时也是内部审计部门的一项关键职责?

    A.检查和评估公司执行的作业
    B.确保内部审计资源适当、充分并得到有效配置,降低审计风险
    C.审查财务报告和评估内部控制
    D.开展持续检测活动,以定期重新执行风险评估以及评价旨在风险管理的风险控制措施的有效性

    答案:D
    解析:
    选项A、C描述的是内部审计师部门的职责,没有体现风险管理过程的关键目标;选项B描述的是首席审计执行官的职责。选项D,开展持续检测活动,以定期重新风险评估以及评价旨在风险管理的风险控制措施的有效性,符合题意。

  • 第4题:

    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进行初步调查后,应当实施控制测试的情形有:

    A.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
    B.初步评估的控制风险为低水平
    C.开展内部控制测试的成本较低
    D.初步评估的控制风险为高水平
    E.内部控制设计合理且预期运行有效

    答案:B,E
    解析:
    审计人员认为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测试相关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一是某项内部控制设计合理且预期运行有效,能够防止重要问题的发生;二是仅实施实质性程序不足以为发现重要问题提供适当、充分的审计证据。当审计人员初步评价控制风险为较高水平时,则表明内部控制的可依赖程度很低或者根本不能依赖,因此,审计人员可执行很小范围的内部控制测试,而执行更大范围的实质性程序。但如果将控制风险评价为较低水平时,则表明内部控制的可依赖程度很高,因此,审计人员应执行更大范围的内部控制测试,并相应减少实质性程序的范围。

  • 第5题:

    经过对内部控制初步评价,如果认为内部控制设计不合理,决定不依赖某项内部控制的,审计人员可以( )。

    A.转入内部控制测试阶段
    B.提高控制风险评估水平
    C.提高固有风险评估水平
    D.直接进行实质性审查

    答案:D
    解析:
    审计人员决定不依赖某项内部控制的,可以对审计事项直接进行实质性审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