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央行数据显示,2009年1月末,在M2与M1增速之间,出现了超过()个百分点的“剪刀差”。 ”相关问题
  • 第1题:

    根据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中国人民银行8月1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1-7月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7.73万亿元,同比多增4.89万亿元。2009年7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57.30万亿元,同比增长28.42%,增幅比上年末高10.6个百分点,比6月末低0.03个百分点;狭义货币供应量(M1) 余额为19.59万亿元,同比增长26.37%,比6月末高1.6个百分点;市场货币流通量(M0)余额 为3.42万亿元,同比增长11.59%。另据统计,7月份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回笼资金量为6630亿元,而到期释放的资金量却达到8160亿元。

    下列结论错误的有()。I .2009年7月贷款大幅回落
    Ⅱ.2009年新增贷款的增加表明国内经济逐步回暖
    Ⅲ.2009年7月M2的同比增速与增量都大于M1
    Ⅳ.6月份公开市场操作的回笼量低于释放量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答案:A
    解析:
    I ,由图中可知,2009年7月新增贷款环比降幅很大,I正确。

  • 第2题:

    我国央行首要调控的货币是()。

    A:M1、M2和M3
    B:M1和M2
    C:M0和M1
    D:M3

    答案:C
    解析:
    一般说来,M0和M1的流动性最强,是最容易转化为现实流通工具的货币,即狭义货币。现金与活期存款是最活跃的购买力,对货币流通影响最为强烈,与宏观经济市场供求具有高度的相关性,是中央银行首要调控的对象。

  • 第3题:

    在迈克尔逊干涉仪实验中,关于所形成干涉条纹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当M1和M2严格垂直时, M2与M1‘之间形成空气薄层,这时是等倾干涉。

    B.当M1和M2严格垂直时, M2与M1‘之间形成空气薄层,这时是等厚干涉。

    C.当M1和M2不严格垂直时,M2与M1‘之间形成一楔形空气薄层,这时是等倾干涉。

    D.当M1和M2不严格垂直时,M2与M1‘之间形成一楔形空气薄层,这时是等厚干涉。


    AD

  • 第4题:

    根据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中国人民银行8月1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1-7月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7.73万亿元,同比多增4.89万亿元。2009年7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57.30万亿元,同比增长28.42%,增幅比上年末高10.6个百分点,比6月末低0.03个百分点;狭义货币供应量(M1) 余额为19.59万亿元,同比增长26.37%,比6月末高1.6个百分点;市场货币流通量(M0)余额 为3.42万亿元,同比增长11.59%。另据统计,7月份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回笼资金量为6630亿元,而到期释放的资金量却达到8160亿元。

    2008年7月末新增贷款占狭义货币供应量的百分比比其占广义货币供应量的百分比()。

    A.少了 0.57个百分点
    B.多了 0.91个百分点
    C.少了 1.02个百分点
    D.多了 2.35个百分点

    答案:B
    解析:
    由于狭义货币供应量一定小于广义货币供应量,则新增贷款占狭义货币供应量的百分比一定大于占广义货币供应量的百分比,排除A、C。2008年7月末新增贷款占狭义货币供应量的百分比为

  • 第5题:

    材料:3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160.0万亿元,同比增长10.6%,增速比上年末低0.7个百分点。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为48.9万亿元,同比增长18.8%,增速比上年末低2.6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为6.9万亿元,同比增长6.1%。第一季度现金净投放301亿元,同比少投放1134亿元。 (摘自《2017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问题:分析材料中提到的M0、M1、M2等不同货币口径的划分依据,并分析各个货币口径的构成和其分别所代表的经济含义?


    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