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一般纳税人本月销售甲货物,取得不含税销售额100万元,销售乙货物,取得含税销售额为117万元。本月向农业生产者购买农产品,买价为50万元。该企业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l7%,则该企业本月应纳增值税税额为( )。A.34万元B.27.5万元C.6.5万元D.17万元

题目

某一般纳税人本月销售甲货物,取得不含税销售额100万元,销售乙货物,取得含税销售额为117万元。本月向农业生产者购买农产品,买价为50万元。该企业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l7%,则该企业本月应纳增值税税额为( )。

A.34万元

B.27.5万元

C.6.5万元

D.17万元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B
更多“某一般纳税人本月销售甲货物,取得不含税销售额100万元,销售乙货物,取得含税销售额为117万元。 ”相关问题
  • 第1题:

    某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既生产应税货物,又生产免税货物。2008年9月份购进货物支付进项税额30万元.购进的货物无法准确划分哪些用于应税货物。哪些用于免税货物。该企业当月销售应税货物取得不含税销售额400万元,销售免税货物取得销售额200万元,销售的货物均适用17%的增值税税率。

    要求:根据以上条件,计算该企业9月份增值税应纳税额。


    正确答案:

    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
    当期销项税额:400×17%=68(万元)

    可抵扣的进项税额=30-10=20(万元)
    应纳税额=68-20=48(万元)
    该企业9月份应纳增值税48万元。

  • 第2题:

    甲卷烟批发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9年5月销售给乙卷烟批发企业卷烟100标准箱,取得不含税销售额200万元;销售给丙零售商卷烟20标准箱,取得含税销售额56.5万元;销售给丁经销商雪茄烟10箱,取得含税销售额45.2万元。甲卷烟批发企业当月应缴纳消费税( )万元。

    A.6
    B.8
    C.9.3
    D.31.8

    答案:A
    解析:
    卷烟批发企业之间销售的卷烟不缴纳消费税,雪茄烟在批发环节不征收消费税。甲卷烟批发企业当月应缴纳消费税=56.5÷(1+13%)×11%+20×250×200×0.005÷10000=6(万元)。

  • 第3题:

    深圳某外商投资企业1999年生产销售甲、乙、丙、丁四种货物。年底结算,甲货物销售额400万元,乙货物销售额700万元,丙货物销售额500万元,丁货物销售额2000万元;当年购进各种原材料款额1200万元。上述购销款额均为不含税价款,且甲、乙、丙、丁四种货物及购进的货物税率为17%。请计算当年应缴纳多少增值税(要有具体计算步骤)。
    (1)当年销项税额=(400+700+500+2000)×17%=612(万元)
    (2)当年进项税额=1200×17%=204(万元)
    (3)当年应纳税额=612-204=408(万元)

  • 第4题:

    2018年7月,某企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销售货物取得不含税销售额10万元,当月另收取含税包装费1万元。该企业上述业务销项税额( )万元。

    A.1.60
    B.1.74
    C.1.85
    D.1.70

    答案:B
    解析:
    自2018年5月1日起,一般纳税人销售货物税率调整为16%。
    销项税额=10×16%+1÷(1+16%)×16%=1.74(万元)

  • 第5题:

    某自营出口的生产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出口货物的征税税率为13%,退税税率为11%。
      2019年5月有关经营业务为:购进原材料一批,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价款400万元,外购货物准予抵扣的进项税额52万元通过认证。上期末留抵税款5万元。本月内销货物不含税销售额100万元,收款113万元存入银行。本月出口货物的销售额折合人民币200万元。
      2019年6月有关经营业务为:购进原材料一批,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价款150万元,外购货物准予抵扣的进项税额26万元通过认证,本月内销货物不含税销售额100万元,收款113万元存入银行,本月出口货物的销售额折合人民币200万元。
      请计算该企业5月和6月当期的“免、抵、退”税额。


    答案:
    解析:
     5月份:
      (1)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200×(13%-11%)=4(万元)
      (2)当期应纳税额=100×13%-(52-4)-5=13-48-5=-40(万元)
      (3)出口货物“免、抵、退”税额=200×11%=22(万元)
      (4)按规定,如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时,当期应退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即该企业当期应退税额=22(万元)
      (5)当期免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应退税额,该企业当期免抵税额=22-22=0(万元)
      (6)5月期末留抵结转下期继续抵扣税额为=40-22=18(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