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名称结合我国金融改革实践,如何理解“利率市场化”?作业要求根据下列材料作答:近年来,我国利率市场化同时以“自下而上”的自然演进方式和“自上而下”的政府主导的改革方式加快推进。尤其2015年,作为利率市场化“最后一跃”的存款利率管制由逐步扩大浮动上限直至全面放开。同时,金融业发展和改革“十三五”规划强调要确保利率市场化改革按照“放得开,形得成,调得了”的原则稳步推进。目前利率“放得开”已完全实现,但距离“形得成”和“调得了”还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利率市场化问题始终是我国金融改革问题的焦点之一,还需深入推进

题目

作业名称结合我国金融改革实践,如何理解“利率市场化”?

作业要求根据下列材料作答:近年来,我国利率市场化同时以“自下而上”的自然演进方式和“自上而下”的政府主导的改革方式加快推进。尤其2015年,作为利率市场化“最后一跃”的存款利率管制由逐步扩大浮动上限直至全面放开。同时,金融业发展和改革“十三五”规划强调要确保利率市场化改革按照“放得开,形得成,调得了”的原则稳步推进。目前利率“放得开”已完全实现,但距离“形得成”和“调得了”还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利率市场化问题始终是我国金融改革问题的焦点之一,还需深入推进。

要求1.以小论文的格式书写。2.说明核心观点并阐明。3.字数控制在1200-2000字。4.没有统一答案,请勿抄袭。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关于利率市场化的理解
利率市场化是指通过市场和价值规律机制,在某一时点上由供求关系决定的利率运行机制,它是价值规律作用的结果。更一直是我国金融界长期以来关注的热点问题。而利率市场化到底有什么利,让发达国家不管再怎么冒险,也要推进此机制呢利率市场化会为金融机构扩大规模创造条件,而且也会为以后本币资本项目下可兑换创造条件。同时,也会为将来金融机构之间通过资本市场工具,以市场为导向进行大规模的购并重组创造条件;缩小本外币利率差额的同时,也会减轻实施外汇管制的政策压力,使得积极稳妥地放开更多的本外币沟通的渠道成为可能。那么在全球经济大的背景下,我国市场利率化到底是好是坏,还是风险大于收益,我们不得而知,但是可以简单的进行分析。
(一)国外的市场利率化在日本利率市场化改革使大银行竞相抬高存款利率,降低贷款利率,甚至出现存贷款利率倒挂现象。小银行难以招架,或被大银行吞并,或破产倒闭。这也说明了利率市场化符合收益递增规律,使得大银行日益强大,小银行纷纷破产,某些发达国家的金融体制还是存在着较大问题,因此我国实施利率市场化,必须要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经济背景下,合适的政策和计划下方可考虑利率市场化机制。
(二)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内部问题1.财政连年赤字,宏观经济稳定存在隐患。2.商业化的银行体系和金融机构良性竞争的局面尚未形成,金融监管体系尚不够完善。3.国有企业经营状况不佳,预算软约束尚未消除。4.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加上自身长期积累下来的体制与结构弊端,目前国内市场普遍存在需求不足,政府已将利率调到相当低的水平。我国已于1996年放开了同业拆借利率,向市场利率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接着又放开了国债的市场利率,逐步建立起一个良好的货币市场与国债市场的利率形成机制,也为政府进行利率调整确定了一个基准利率。近年来银行间市场的发展对我国的金融改革具有深远的意义。第一,银行间市场的发展为形成完整的市场化的基准收益率曲线奠定了基础。第二,银行间市场成为实施货币政策间接调控的重要场所。市场交易主体对货币政策信号的灵敏度不断增强,货币政策传导渠道更加顺畅市场化是实现我国利率改革目标的关键。存、贷款利率市场化的思路是“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长期、大额,后短期、小额”。从某些国际相对成功的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经验以及某些国际利率市场化改革失败的教训看,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我国在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借鉴1宏观经济形势决定着改革的时机选择。2金融微观基础建设的程度制约着改革的实践速度。先培育金融市场,健全金融机构后放开利率成功者居多,而无扎实市场基础者贸然完全放松利率管制者多以失败告终。3建立有效的监督体系,以及适宜的法律和规章来取代对利率和金融的直接干预。4利率市场化改革必须综合考虑,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专家们的观点,只有同时实现一国宏观经济稳定和银行监管充分有效才可迅速实现利率自由化,否则需要有一个创造条件的过程。5对后利率自由化问题宜尽早防范。利率自由化之后,由于对银行的其他管制也已放松,便会引起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即金融机构资金会大量流向一些管制背景下发展不足、但却可迅速升值的行业中去。
(三)我国推进利率市场化条件是否具备有人认为利差是银行高额净利润的主要驱动力,因此利率市场化改革呼声再起。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条件是否已具备应该从哪儿着手是否有利于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我国现阶段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的条件已基本具备,但从短期看,利率市场化改革对我国银行业而言,无疑是一场生死考验。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速将使银行存贷款利差急剧收窄。利率市场化甚至还会引发银行倒闭现象。目前,利率市场化还有最后两个没有放开的领域一是贷款利率的下限,一是存款利率的上限。美国当年也是对存款利率进行管制,在管制之外还有一个民间利率市场,这样的利率双轨制促成了金融脱媒,金融脱媒推动着利率的逐步市场化。利率全面市场化预期正倒逼银行调整经营战略。利率市场化改革不可避免,而高利差在利率市场化的情况下不可能长期维持,这对商业银行是一个考验,中国的银行要从制度、文化以及社会责任感方面入手及时转型,以适应未来更加市场化的竞争,如果还是一心想着追求速度、翻番,就不可能实现转型。利率市场化将会是大势所趋,随着国家关于金融机制以及经济政策的不断调整,逐步慢慢转入利率市场化,虽然它没有预见性,但在经济发展中利应大于弊,更对于我国现在的银行体系来说是个相当大的利益挑战,有助于银行转型,中小型企业在资金方面会得到更好的服务,对国家经济发展有极其深远的意义。
更多“作业名称结合我国金融改革实践,如何理解“利率市场化”?作业要求根据下列材料作答:近年来,我国利 ”相关问题
  • 第1题:

    在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中,是最早放开的利率是( )。

    A.同业拆借利率
    B.存贷款利率
    C.国债利率
    D.金融债利率

    答案:A
    解析:
    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利率先行放开。1996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取消拆借利率上限管理,实现了拆借利率完全市场化。

  • 第2题:

    什么是利率市场化?请结合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论述其必要性。


    利率市场化是指在市场经济中,利率水平及其结构由经济主体自主决定的过程。通常包括三方面的含义: (1)利率水平的高低由市场供求关系所决定; (2)形成一个以中央银行利率为核心、货币市场利率为中介,由市场供求决定存贷款利率的体系; (3)中央银行作为利率调节的主体。

  • 第3题:

    论述题: 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的实行特别是改革完善贷款市场的报价利率形成机制,应该说是我国实行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一个重要举措。人民银行宣布从2013年10月25日起建立LPR集中报价和发布机制,并于2019年8月在报价原则、形成方式、期限品种、报价行、报价频率和运用要求等六个方面对其进行改革,标志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又向前迈进一步。 请结合利率的功能和作用以及当前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相关措施,论述我国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意义。


    贷款基准利率

  • 第4题:

    在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中,是最早放开的利率是(  )。


    A.同业拆借利率

    B.存贷款利率

    C.国债利率

    D.金融债利率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逐步放松利率管制。

    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利率先行放开。

  • 第5题:

    1、什么是利率市场化?请结合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论述其必要性。


    是指中央银行放松对利率的管制,将利率的决定权交给市场,由市场根据各种市场因素主要是资金供求关系,通过一定的定价机制自主地确定资金价格。利率市场化不是利率自由放任的同义语,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各种形式,如制定利率政策、确定基准利率、进行公开市场业务等对利率进行间接、宏观的调控。利率市场化是金融市场化中自由化的核心问题,旨在用市场来直接反映市场信息,体现发展开放的程度,是国民经济运行体制转变到市场经济上来的基本标志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