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脚连接可以削减上柱柱顶的弯矩值, 增大横向框架的刚度。()

题目

柱脚连接可以削减上柱柱顶的弯矩值, 增大横向框架的刚度。()


相似考题
更多“柱脚连接可以削减上柱柱顶的弯矩值, 增大横向框架的刚度。() ”相关问题
  • 第1题:

    某钢结构办公楼,结构布置如图3-9所示。框架梁、柱采用Q345,次梁、中心支撑、加劲板采用Q235,搂面采用150mm厚C30混凝土楼板,钢梁顶采用抗剪栓钉与楼板连接。

    框架柱截面为□500×25箱形柱,按单向弯矩计算时,弯矩设计值见框架柱弯矩图,轴压力设计值N=2693.7kN,在进行弯矩作用平面外的稳定性计算时,构件以应力形式 达的稳定性计算数值(N/mm2)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提示:1.框架柱截面分类为c类,
    2.框架柱所考虑构件段无横向荷载作用。

    (A)75 (B)90 (C)100 (D)110


    答案:A
    解析:

  • 第2题:

    某底层框架一抗震墙砖砌体房屋,底层结构平面布置如图所示,柱高度H= 4. 2m。框架柱截面尺寸均为500mmx500mm,各框架柱的横向侧移刚度KC= 2. 5 x 104kN/m,各横向钢筋混凝土抗震墙的侧移刚度KQ=330 x 104kN/m(包括端柱)。

    若底层横向水平地震剪力设计值V = 2000kN,其他条件同上,试问,由横向地震剪力产生的框架柱KZa柱顶弯矩设计值(kN *m),应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提示:按《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01)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 (2008 年版)作答。
    (A) 20 (B) 30 (C) 40 (D) 50


    答案:C
    解析: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008年版)7.2.5条,框架柱分担的地震剪力Vc=

  • 第3题:

    15、以下关于框架的观点,哪个是正确的?

    A.按照D值法,线刚度大的柱上的剪力必大于线刚度小的柱上的剪力

    B.反弯点法在计算柱的抗侧移刚度时考虑了节点的转动

    C.按照D值法,框架柱的反弯点位置与框架的层数有关

    D.D值法比反弯点法求得的柱抗侧刚度大


    C

  • 第4题:

    某底层框架一抗震墙砖砌体房屋,底层结构平面布置如图所示,柱高度H= 4. 2m。框架柱截面尺寸均为500mmx500mm,各框架柱的横向侧移刚度KC= 2. 5 x 104kN/m,各横向钢筋混凝土抗震墙的侧移刚度KQ=330 x 104kN/m(包括端柱)。

    若底层顶的横向地震倾覆力矩标准值M = 10000kN * m,试问,由横向地震倾覆力矩引起的框架柱KZa附加轴力标准值(kN),应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提示:墙柱均居轴线中。
    (A) 10 (B) 20 (C) 30 (D) 40


    答案:A
    解析: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008年版)7. 2. 5条,每榀框架分担的倾覆力矩

  • 第5题:

    单跨等高排架,如果横梁刚度不是无限大,在A柱(左侧)顶作用一向右的水平力,则

    A.A柱底弯矩增大、B柱减小

    B.A柱底弯矩不变、B柱减小

    C.A、B柱弯矩均不变

    D.B柱弯矩不变


    A 柱底弯矩增大、 B 柱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