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胡适在《建设的文学革命论》中提出了()的口号。 A、贵族的文学,典雅的文学B、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C、文学的贫民化D、文学的世俗化”相关问题
  • 第1题:

    提出文学改革“须从八事入手”的文章是()

    A.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
    B.李大钊的《什么是新文学》
    C.胡适的《建设的文学革命论》
    D.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

    答案:D
    解析:

  • 第2题:

    下列哪些文章是胡适的作品()

    • A、《文学改良刍议》
    • B、《文学革命论》
    • C、《建设的文学革命论》
    • D、《什么是新文学》

    正确答案:A,C

  • 第3题:

    1917年,胡适的哪部作品发表在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上,以倡导文学革命?()

    • A、《戴东赢的哲学》
    • B、《文学改良刍议》
    • C、《历史的文学观念论》
    • D、《建设的文学革命论》

    正确答案:B

  • 第4题:

    胡适在哪篇文章中提出了“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的口号?()

    • A、《文学改良刍议》
    • B、《建设的文学革命论》
    • C、《谈新诗》
    • D、《易卜生主义》

    正确答案:B

  • 第5题:

    胡适在《建设的文学革命论》中提出了()的口号。


    正确答案:“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

  • 第6题:

    胡适在新文学初期的理论建设中起了很大的作用,下列属于胡适撰写的文章的是()。

    • A、《文学革命论》
    • B、《文学改良刍议》
    • C、《我之文学改良观》
    • D、《文学革命申议》

    正确答案:B

  • 第7题:

    主张文学要"赤裸裸的抒情写世",批判明前后七子和桐城派的是()

    • A、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
    • B、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
    • C、胡适的《建设的文学革命论》
    • D、李大钊的《什么是新文学》

    正确答案:B

  • 第8题:

    胡适在下列哪部作品中提出“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的宗旨()。

    • A、《易卜生主义》
    • B、《文学改良刍议》
    • C、《建设的文学革命论》
    • D、《历史的文学观念论》

    正确答案:C

  • 第9题:

    单选题
    胡适在新文学初期的理论建设中起了很大的作用,下列属于胡适撰写的文章的是()。
    A

    《文学革命论》

    B

    《文学改良刍议》

    C

    《我之文学改良观》

    D

    《文学革命申议》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胡适在下列哪部作品中提出“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的宗旨()。
    A

    《易卜生主义》

    B

    《文学改良刍议》

    C

    《建设的文学革命论》

    D

    《历史的文学观念论》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胡适在哪篇文章中提出了“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的口号?()
    A

    《文学改良刍议》

    B

    《建设的文学革命论》

    C

    《谈新诗》

    D

    《易卜生主义》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多选题
    下列哪些文章是胡适的作品()
    A

    《文学改良刍议》

    B

    《文学革命论》

    C

    《建设的文学革命论》

    D

    《什么是新文学》


    正确答案: C,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下列属于胡适的代表性的思想文本是()。

    • A、《文学改良刍议》
    • B、《文学革命论》
    • C、《历史的文学观念论》
    • D、《建设的文学革命论》

    正确答案:A,C,D

  • 第14题:

    1918年4月,胡适的哪部作品明确地标示出要以“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作为文学革命的宗旨?()

    • A、《白话文学史》
    • B、《历史的文学观念论》
    • C、《建设的文学革命论》
    • D、《中国哲学史大纲》

    正确答案:C

  • 第15题:

    陈独秀在《文学革命论》中提出文学革命的()。


    正确答案:“三大主义”

  • 第16题:

    1918年胡适发表了著名的《建设的文学革命》一文,提出“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的口号。请问胡适的口号有什么样的社会语言学意义?


    正确答案: 本体规划是对语言本身进行的规划,目的在于使语言或方言标准化,使它能够充分履行它的各种社会职能。书面语的口语化是本体规划的内容之一。
    书面语和口语如果脱节,会造成一系列社会问题。
    五四运动以前,中国的书面语文言文和口语严重脱节,1918年胡适发表了著名的《建设的文学革命》一文,提出“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的口号。五四运动后,白话逐步代替文言,成为现代汉语的主导文体。

  • 第17题:

    1918年,胡适发表《建设的文学革命论》,以()来概括文学革命的宗旨。


    正确答案:“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

  • 第18题:

    提出"文学革命,只是要替中国创造一种国语的文学"的是()

    • A、周作人
    • B、钱玄同
    • C、胡适
    • D、刘半农

    正确答案:C

  • 第19题:

    提出文学改革"须从八事人手"的文章是()

    • A、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
    • B、李大钊的《什么是新文学》
    • C、胡适的《建设的文学革命论》
    • D、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

    正确答案:D

  • 第20题:

    多选题
    下列属于胡适的代表性的思想文本是()。
    A

    《文学改良刍议》

    B

    《文学革命论》

    C

    《历史的文学观念论》

    D

    《建设的文学革命论》


    正确答案: C,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1918年4月,胡适的哪部作品明确地标示出要以“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作为文学革命的宗旨?()
    A

    《白话文学史》

    B

    《历史的文学观念论》

    C

    《建设的文学革命论》

    D

    《中国哲学史大纲》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1918年胡适发表了著名的《建设的文学革命》一文,提出“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的口号。请问胡适的口号有什么样的社会语言学意义?

    正确答案: 本体规划是对语言本身进行的规划,目的在于使语言或方言标准化,使它能够充分履行它的各种社会职能。书面语的口语化是本体规划的内容之一。
    书面语和口语如果脱节,会造成一系列社会问题。
    五四运动以前,中国的书面语文言文和口语严重脱节,1918年胡适发表了著名的《建设的文学革命》一文,提出“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的口号。五四运动后,白话逐步代替文言,成为现代汉语的主导文体。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1917年,胡适的哪部作品发表在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上,以倡导文学革命?()
    A

    《戴东赢的哲学》

    B

    《文学改良刍议》

    C

    《历史的文学观念论》

    D

    《建设的文学革命论》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