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患慢性肺部疾病合并营养不良的患者因( )等造成的临床后遗症主要是突发的高碳酸血症性呼吸衰竭,加重感染。 ”相关问题
  • 第1题:

    女性,50岁。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支气管炎型患者,近l周受凉后咳嗽气急加重,咳脓性痰。血气分析:PaO,7.3kPa(55mmHg),PaCO2 10kPa(75mmHg)。

    该COPD患者病情发展已出现

    A.I型呼吸衰竭

    B.Ⅱ型呼吸衰竭

    C.低氧血症

    D.高碳酸血症

    E.呼吸性酸中毒


    正确答案:B
    解析:I型呼吸衰竭指缺氧但不伴有二氧化碳潴留,动脉血气分析提示PaO2<8.OkPaⅡ型呼吸衰竭指缺氧同时伴有二氧化碳的潴留,动脉血气分析提示:PaO2<8.0kPa同时伴有PaCO2>6.7kPa,因此本患者属于Ⅱ型呼吸衰竭。

  • 第2题:

    患者女,50岁。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支气管炎型,近1周受凉后咳嗽、气急加重,咳脓性痰。血气分析:PaO7.3kPa(55mmHg),PaCO10kPa(75mmHg)。

    患者病情发展已出现
    A.Ⅰ型呼吸衰竭
    B.Ⅱ型呼吸衰竭
    C.低氧血症
    D.高碳酸血症
    E.呼吸性酸中毒

    答案:B
    解析:

    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由于气流受限导致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严重时可以发生Ⅱ型呼衰,即低氧血症伴二氧化碳潴留,血气表现为PaO<60mmHg,伴PaCO≥50mmHg,结合本患者,符合上述表现,故本题选B。
    2.呼吸功能障碍的产生机制包括通气功能障碍和换气功能障碍,根据血气分析结果可以区分这两种机制。只有通气功能障碍导致二氧化碳潴留,PaCO升高,该患者PaCO明显升高,故存在通气功能障碍。此外可以计算肺泡一动脉氧分压差,推测有无换气功能障碍。一般认为肺泡-动脉氧分压差>15mmHg时存在换气功能障碍,因此该患者目前不存在换气功能障碍。本题选A。
    3.有报道90%左右COPD急性发作是由支气管-肺部感染所诱发,正是严重感染加重气道阻塞,导致了呼吸衰竭,且该患者近1周受凉后咳嗽、咳脓性痰,有感染表现,因此此时重要的措施之一就是积极控制感染。此外可应用支气管扩张剂、雾化吸入治疗,必要时采用机械通气以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善呼吸功能,故本题选E。

  • 第3题:

    发生高碳酸血症的病因,不正确的是

    A.昏迷合并肺部重症感染
    B.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局部肺间质纤维化
    D.气管阻塞狭窄
    E.严重肺结核

    答案:C
    解析:

  • 第4题: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时,在治疗过程中易发生的电解质紊乱是

    A、低钠血症

    B、高钾、低氯血症

    C、低钙血症

    D、低钾、低氯血症

    E、高氯血症


    参考答案:D

  • 第5题:

    女性,50岁,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支气管炎型患者,近1周受凉后咳嗽、气急加重,咳脓性痰。血气分析: 7.3 kPa(55 mmHg), (75 mmHg)。
    该COPD患者病情发展已出现()
    A.I型呼吸衰竭
    B.Ⅱ型呼吸衰竭
    C.低氧血症
    D.高碳酸血症
    E.呼吸性酸中毒


    答案:B
    解析:
    试题点评:Ⅱ型呼衰的定义为>50 mmH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