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10岁。上课时突然见讲台上老师变成"数寸长短的小人",约5-10秒后此现象消失。伴随不自主发笑,事后不能回忆发笑之事。3周内反复发作9次。查体和头颅MRI未见异常。可能的癫痫发作类型是A.单纯运动性发作B.单纯部分性发作C.复杂部分性发作D.单纯感觉性发作E.失神发作不能回忆

题目

男,10岁。上课时突然见讲台上老师变成"数寸长短的小人",约5-10秒后此现象消失。伴随不自主发笑,事后不能回忆发笑之事。3周内反复发作9次。查体和头颅MRI未见异常。可能的癫痫发作类型是

A.单纯运动性发作

B.单纯部分性发作

C.复杂部分性发作

D.单纯感觉性发作

E.失神发作不能回忆


相似考题
更多“男,10岁。上课时突然见讲台上老师变成"数寸长短的小人",约5-10秒后此现象消失。伴随不自主发笑,事 ”相关问题
  • 第1题:

    上课时,学生被突然飞进的小鸟吸引,这种心理现象是

    A、有意注意

    B、无意注意

    C、有意前注意

    D、随意注意

    E、有意后注意


    参考答案:B

  • 第2题:

    上课时,学生被突然飞进教室的小鸟吸引,这种心理现象是()。

    A、不随意注意

    B、随意注意

    C、随意前注意

    D、随意后注意


    参考答案:A

  • 第3题:

    男,10岁。上课时突然见讲台上老师变成“数寸长短的小人“,约5—10秒后此现象消失,伴随不自主发笑,事后不能回忆发笑之事。3周内反复发作9次。查体和头颅MRl未见异常。可能的癫痫发作类型是

    A.单纯运动性发作

    B.单纯部分性发作

    C.复杂部分性发作

    D.单纯感觉性发作

    E.失神发作


    正确答案:B
    “约5~10秒后此现象消失,伴随不自主发笑,事后不能回忆发笑之事。3周内反复发作9次。查体和头颅MRl未见异常。’提示癫痫发作类型是单纯部分性发作。7版神经病学P302页。

  • 第4题:

    一名学习障碍学生上课时突然举手发言,老师立即叫他回答问题,尽管他回答的不是很好,但老师还是表扬了他。这种做法是()的。


    正确答案:正确

  • 第5题:

    飞机自动着陆时,当RA〈45英尺后,飞机的下降率为:()。

    • A、4英寸/秒
    • B、2英寸/秒
    • C、1英寸/秒
    • D、8英寸/秒

    正确答案:B

  • 第6题:

    要实现画面中某些物体突然变化,如鸡蛋突然变成小鸡,物体突然出现或消失等现象,可采用()摄像特技。

    • A、光圈操作
    • B、聚焦操作
    • C、停机再拍
    • D、定时拍摄

    正确答案:C

  • 第7题:

    上课时用红笔在老师讲的重点内容下边做标记,这是利用知觉的()。

    • A、选择性
    • B、整体性
    • C、理解性
    • D、恒常性

    正确答案:A

  • 第8题:

    男,17岁,某日上课时听女教师朗诵诗句:“伟大的女性引导我们上升”,突然产生该教师是想引诱他,并很快发现老师的目光和表情都是在诱惑他,下课后感到同学们的表情和举止都在暗示他:老师就是对他“有意思”。此症状是()

    • A、错听
    • B、超价观念
    • C、原发性妄想
    • D、思维逻辑障碍
    • E、思维被洞悉感

    正确答案:C

  • 第9题:

    问答题
    王老师,明天见。(10秒)

    正确答案:
    Wáng lǎo shī míng tiān jiàn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1)一次,一位教师讲"人类的起源",说了人类是从猿进化而来的,大体年代是什么时候,一个学生在下面说:"你看见了?"有些学生也随之发笑。这位老师说:"是的,我看见你昨天还是一个猴子,今天就变成学生了",全班哄堂大笑。(2)某老师在讲"水滴石穿"的课时,为了教育某些平时轻视积累,不注意练基本功,只想一鸣惊人的学生,也为了反证积累的重要性,引用了一场父子之间的对话:子:"爸爸,您看了我写的悲剧剧本竞掉下了眼泪,这下我要出名了。"父:"我能不掉眼泪吗?剧本里1/2是错别字!"学生轰然发笑。请比较以上两例学生发笑的效果,并对两位老师的做法作简要评价。

    正确答案: 适当的教学幽默不但可以调节课堂气氛,而且会提高教学的形象感,加强学生的印象,有助于学生理解,但应注意有效教学。案例(1)中的老师面对学生不太善意的提问,的确很机智,但教师的行为不符合教学规范。首先,学生们对教师的回答不过一笑了之,没有增强印象,获得感性认识。其次,教师随口而出的话语也很可能挫伤学生的自尊心,打消学生的求知欲。案例(2)中的老师很显然经过了精心的教学预设。所举的例子不但有助于教学,而且使学生在笑过之后有所思考。做到了教育与教学的完美结合,让学生在轻松中学习,在愉快后反思,是一次成功的课堂教学。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一次,一位教师讲“人类的起源”,说了人类是从猿进化而来的。大体年代是什么时候,一个学生在下面说:“你看见了?”有些学生也随之发笑。这位老师说:“是的,我看见你昨天还是一个猴子,今天就变成学生了”,全班哄堂大笑。 试对老师的做法作简要评价。

    正确答案: 适当的教学幽默不但可以调节课堂气氛,而且会提高教学的形象感,加强学生的印象,有助于学生理解,但应注意有效教学。案例中的老师面对学生不太善意的提问,的确很机智,但是这显然是一个无效的教学案例。首先,学生们对教师的回答不过一笑了之,没有增强印象,获得感性认识。其次,教师随口而出的话语也很可能挫伤学生的自尊心,打消学生的求知欲。教师的行为不符合教学规范。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孔子讲:“见贤思()焉,见不贤而内省也。”
    A

    B

    C

    D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患者,男,10岁,1年来不自主反复突然眨眼,泪成急速,耸肩或歪嘴,每个动作不到1秒即结束,今年来经常突然喉中“哼”一声,见医生可坚持数分钟不发作,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体征。其最可能的情况是

    A、舞蹈样动作

    B、动作性震颤

    C、抽动症

    D、惊动症

    E、肌张力障碍


    参考答案:C

  • 第14题:

    手动启动高频收发信机测试通道时,0-5秒为本侧发信,5-10秒为双侧发信,10-15秒为对侧发信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

  • 第15题:

    王老师上课时,一只小鸟停在窗台上啄玻璃,同学们都把视线转向它。这属于( )。

    A.不随意注意
    B.随意前注意
    C.随意后注意
    D.随意注意

    答案:A
    解析:
    不随意注意也称无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无须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题干属于不随意注意。

  • 第16题:

    孔子讲:“见贤思()焉,见不贤而内省也。”

    • A、齐
    • B、钱
    • C、史
    • D、事

    正确答案:A

  • 第17题:

    心脏停顿或心室颤动发生后,病人将在内发生意识丧失或伴短阵四肢抽搐:()

    • A、5-10秒
    • B、l0-20秒
    • C、约30秒

    正确答案:B

  • 第18题:

    (1)一次,一位教师讲"人类的起源",说了人类是从猿进化而来的,大体年代是什么时候,一个学生在下面说:"你看见了?"有些学生也随之发笑。这位老师说:"是的,我看见你昨天还是一个猴子,今天就变成学生了",全班哄堂大笑。 (2)某老师在讲"水滴石穿"的课时,为了教育某些平时轻视积累,不注意练基本功,只想一鸣惊人的学生,也为了反证积累的重要性,引用了一场父子之间的对话: 子:"爸爸,您看了我写的悲剧剧本竞掉下了眼泪,这下我要出名了。" 父:"我能不掉眼泪吗?剧本里1/2是错别字!" 学生轰然发笑。 请比较以上两例学生发笑的效果,并对两位老师的做法作简要评价。


    正确答案:适当的教学幽默不但可以调节课堂气氛,而且会提高教学的形象感,加强学生的印象,有助于学生理解,但应注意有效教学。案例(1)中的老师面对学生不太善意的提问,的确很机智,但教师的行为不符合教学规范。首先,学生们对教师的回答不过一笑了之,没有增强印象,获得感性认识。其次,教师随口而出的话语也很可能挫伤学生的自尊心,打消学生的求知欲。案例(2)中的老师很显然经过了精心的教学预设。所举的例子不但有助于教学,而且使学生在笑过之后有所思考。做到了教育与教学的完美结合,让学生在轻松中学习,在愉快后反思,是一次成功的课堂教学。

  • 第19题:

    一次,一位教师讲“人类的起源”,说了人类是从猿进化而来的。大体年代是什么时候,一个学生在下面说:“你看见了?”有些学生也随之发笑。这位老师说:“是的,我看见你昨天还是一个猴子,今天就变成学生了”,全班哄堂大笑。 试对老师的做法作简要评价。


    正确答案: 适当的教学幽默不但可以调节课堂气氛,而且会提高教学的形象感,加强学生的印象,有助于学生理解,但应注意有效教学。案例中的老师面对学生不太善意的提问,的确很机智,但是这显然是一个无效的教学案例。首先,学生们对教师的回答不过一笑了之,没有增强印象,获得感性认识。其次,教师随口而出的话语也很可能挫伤学生的自尊心,打消学生的求知欲。教师的行为不符合教学规范。

  • 第20题:

    当飞机LRRA高度等于DH高度时,EADI上显示如何变化()

    • A、DH字符变成黄色并闪烁3秒
    • B、DH字符变成黄色并闪烁3秒,LRRA高度数字变黄
    • C、DH字符变成红色直到着陆
    • D、DH字符闪烁,并伴随高度降低闪烁加快

    正确答案:B

  • 第21题:

    单选题
    患儿,男,13岁。清醒闭目状态下,患者睁眼后1秒之内枕导α节律消失,闭目后1.5秒内出现α节律(如下图)。这一现象是(  )。
    A

    α节律的反应性

    B

    α波波幅减低

    C

    低电压

    D

    思考和计算

    E

    失对焦状态


    正确答案: C
    解析:
    α节律的突出特点是外界或内源性刺激可使波幅明显减低或消失,代之为低幅不规则快波活动,类似睁眼状态下图形,称为α阻断。进行睁-闭眼试验,正常反应为睁眼后1秒之内枕导α节律消失,闭目后1.5秒内出现α节律。

  • 第22题:

    单选题
    上课时用红笔在老师讲的重点内容下边做标记,这是利用知觉的()。
    A

    选择性

    B

    整体性

    C

    理解性

    D

    恒常性


    正确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知觉的特性。选择性是指人根据当前的需要,对客观刺激物有选择地作为知觉对象进行加工的过程。用红笔画重点是为了使重点突出,便于重点学习。体现了知觉的选择性。故选A。

  • 第23题:

    单选题
    要实现画面中某些物体突然变化,如鸡蛋突然变成小鸡,物体突然出现或消失等现象,可采用()摄像特技。
    A

    光圈操作

    B

    聚焦操作

    C

    停机再拍

    D

    定时拍摄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