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研究者为探讨脂肪摄入量与男性前列腺癌的关系,在社区内选择高脂肪和低脂肪摄入者各200名,从50岁开始对他们进行随访10年。在随访期间,高脂防摄入组中有20人,低脂肪摄入者中有10人被诊断为前列腺癌:这种研究方法为:A、现况调查B、实验研究C、生态学研究D、队列研究E、病例对照研究与低脂肪摄入组相比,高脂肪摄入组的前列腺癌的相对危险度(RR)是:A、1.5B、0.75C、1.0D、2.0E、0.05高脂肪摄入者所致前列腺癌的特异危险度为A、30/100B、10/100C、15/100D、无法计算E、5/1

题目

某研究者为探讨脂肪摄入量与男性前列腺癌的关系,在社区内选择高脂肪和低脂肪摄入者各200名,从50岁开始对他们进行随访10年。在随访期间,高脂防摄入组中有20人,低脂肪摄入者中有10人被诊断为前列腺癌:这种研究方法为:A、现况调查

B、实验研究

C、生态学研究

D、队列研究

E、病例对照研究

与低脂肪摄入组相比,高脂肪摄入组的前列腺癌的相对危险度(RR)是:A、1.5

B、0.75

C、1.0

D、2.0

E、0.05

高脂肪摄入者所致前列腺癌的特异危险度为A、30/100

B、10/100

C、15/100

D、无法计算

E、5/100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参考答案:问题 1 答案:D


问题 2 答案:D


问题 3 答案:E

更多“某研究者为探讨脂肪摄入量与男性前列腺癌的关系,在社区内选择高脂肪和低脂肪摄入者各200名,从50 ”相关问题
  • 第1题:


    某研究者为探讨脂肪摄入量与男性前列腺癌的关系,在社区内选择高脂肪和低脂肪摄入者各200名,从50岁开始对他们随访10年,在随访期间,高脂肪摄入组中有20人、低脂肪摄入者10人被诊断患有前列腺癌。

    这种研究方法是
    A.病例对照研究
    B.队列研究
    C.临床试验研究
    D.理论流行病学研究
    E.现况调查研究

    答案:B
    解析:

    队列研究是指根据是否暴露于所研究的因素,将研究对象分组,前瞻性观察它们的发病水平有误差别。本研究按有无高脂肪饮食分为高脂肪摄入组和低脂肪摄入组,前瞻性观察10年,看两组之间发病率有无差别,应属于队列研究。
    相对危险度=(a/n1)÷(c/n0)=(20/200)÷(10/200)=2.0。
    特异危险度也称归因危险度,是指暴露负发病率与对照组发病率的差值。AR=I-I=(a/n1)-(c/n0)=(20/200)-(10/200)=5/100

  • 第2题:

    某研究者为探讨脂肪摄入量与男性前列腺癌的关系,在社区内选择高脂肪和低脂肪摄入者各200名,从50岁开始对他们进行随访10年。在随访期间,高脂防摄入组中有20人,低脂肪摄入者中有10人被诊断为前列腺癌:

    高脂肪摄入者所致前列腺癌的特异危险度为
    A.30/100
    B.10/100
    C.15/100
    D.无法计算
    E.5/100

    答案:E
    解析:

    队列研究是将人群按是否暴露于某可疑因素及其暴露程度分为不同的亚组,追踪其各自的结局,比较不同亚组之间频率的差异,从而判定暴露因子与结局之间有无因果关联及关联大小的一种观察性研究方法。本题脂肪摄入即暴露因素。相对危险度亦称危险度比,是暴露组的危险度(测量指标是累积发病率)与对照组的危险度之比。即(20/200)/(10/200)=2。特异危险度AR又称绝对危险度、超额危险度、率差、归因危险度等,是暴露组发病率与非暴露组发病率相差的绝对值,说明危险特异地归因于暴露因素的程度,即20/200-10/200=0.05。

  • 第3题:

    某研究者为探讨脂肪摄入量与男性前列腺癌的关系,在社区内选择高脂肪和低脂肪摄入者各200名,从50岁开始对他们进行随访10年。在随访期间,高脂防摄入组中有20人,低脂肪摄入者中有10人被诊断为前列腺癌:

    与低脂肪摄入组相比,高脂肪摄入组的前列腺癌的相对危险度(RR)是:
    A.1.5
    B.0.75
    C.1.0
    D.2.0
    E.0.05

    答案:D
    解析:

    队列研究是将人群按是否暴露于某可疑因素及其暴露程度分为不同的亚组,追踪其各自的结局,比较不同亚组之间频率的差异,从而判定暴露因子与结局之间有无因果关联及关联大小的一种观察性研究方法。本题脂肪摄入即暴露因素。相对危险度亦称危险度比,是暴露组的危险度(测量指标是累积发病率)与对照组的危险度之比。即(20/200)/(10/200)=2。特异危险度AR又称绝对危险度、超额危险度、率差、归因危险度等,是暴露组发病率与非暴露组发病率相差的绝对值,说明危险特异地归因于暴露因素的程度,即20/200-10/200=0.05。

  • 第4题:

    某研究者为探讨脂肪摄入量与男性前列腺癌的关系,在社区内选择高脂肪和低脂肪摄入者各200名,从50岁开始对他们进行随访10年。在随访期间,高脂防摄入组中有20人,低脂肪摄入者中有10人被诊断为前列腺癌:

    这种研究方法为:
    A.现况调查
    B.实验研究
    C.生态学研究
    D.队列研究
    E.病例对照研究

    答案:D
    解析:

    队列研究是将人群按是否暴露于某可疑因素及其暴露程度分为不同的亚组,追踪其各自的结局,比较不同亚组之间频率的差异,从而判定暴露因子与结局之间有无因果关联及关联大小的一种观察性研究方法。本题脂肪摄入即暴露因素。相对危险度亦称危险度比,是暴露组的危险度(测量指标是累积发病率)与对照组的危险度之比。即(20/200)/(10/200)=2。特异危险度AR又称绝对危险度、超额危险度、率差、归因危险度等,是暴露组发病率与非暴露组发病率相差的绝对值,说明危险特异地归因于暴露因素的程度,即20/200-10/200=0.05。

  • 第5题:


    某研究者为探讨脂肪摄入量与男性前列腺癌的关系,在社区内选择高脂肪和低脂肪摄入者各200名,从50岁开始对他们随访10年,在随访期间,高脂肪摄入组中有20人、低脂肪摄入者10人被诊断患有前列腺癌。

    低脂肪摄入组相比,高脂肪摄入组患前列腺癌的相对危险度是
    A.1.5
    B.2.0
    C.0.02
    D.0.75
    E.0.1

    答案:B
    解析:

    队列研究是指根据是否暴露于所研究的因素,将研究对象分组,前瞻性观察它们的发病水平有误差别。本研究按有无高脂肪饮食分为高脂肪摄入组和低脂肪摄入组,前瞻性观察10年,看两组之间发病率有无差别,应属于队列研究。
    相对危险度=(a/n1)÷(c/n0)=(20/200)÷(10/200)=2.0。
    特异危险度也称归因危险度,是指暴露负发病率与对照组发病率的差值。AR=I-I=(a/n1)-(c/n0)=(20/200)-(10/200)=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