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摘要】患者女性,35岁。主诉:乳房红肿7天。病史:患者现处于产后哺乳期,于7天前出现右乳红肿,逐渐扩散至全乳,无发热,在外行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来院就诊。查体:T36.8℃,右乳皮肤红肿,边界不清,质硬,无波动感,无触痛,未触及明显肿物,右腋下触及直径1cm肿大淋巴结,活动度可,无触痛。

题目

【病例摘要】患者女性,35岁。主诉:乳房红肿7天。病史:患者现处于产后哺乳期,于7天前出现右乳红肿,逐渐扩散至全乳,无发热,在外行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来院就诊。查体:T36.8℃,右乳皮肤红肿,边界不清,质硬,无波动感,无触痛,未触及明显肿物,右腋下触及直径1cm肿大淋巴结,活动度可,无触痛。


相似考题
更多“【病例摘要】患者女性,35岁。主诉:乳房红肿7天。病史:患者现处于产后哺乳期,于7天前出现右乳红肿,逐 ”相关问题
  • 第1题:

    患者,女性,21岁。
    病例摘要
    (1)主诉:上前牙外伤半小时就诊。
    (2)现病史:患者源于半小时前不慎跌倒,伤及上前牙,自觉伤后患牙触痛明显,无恶心、呕吐,神志清楚。
    (3)检查:上唇肿胀,左上1牙龈红肿,牙冠完整,但比右上1短2mm;叩痛(++),松动(-);摇动左上1,其余上前牙未见移动;X线片示左上1根尖周膜消失,根面连续,无中断。


    答案:
    解析:
    病例分析
    (1)诊断:左上1嵌入性脱位。
    诊断依据:①患牙有外伤史;②叩痛(++),松动不明显;③左上1比右上1短2mm;④X线片示左上1根尖周膜消失等。
    (2)鉴别诊断
    1)左上1根折:根折患牙有不同程度的松动,X线片显示根面连续性中断。该患者患牙松动不明显及X线表现可排除根折。
    2)上前牙区牙槽突骨折:上前牙区牙槽突骨折可伴有牙齿损伤(牙挫伤、牙脱位、牙折等)及软组织损伤(上唇及牙龈损伤),但摇动骨折段上某一患牙,其余牙随之移动,同时X线片可见低密度骨折线影像,可资鉴别。
    (3)治疗
    1)局麻下复位、固定。
    2)应择机行根管治疗,以免发生牙根吸收及牙体变色。

  • 第2题:

    病例摘要:患者,女性,32岁,初次妊娠,产后4周,右侧乳房胀痛,伴发热。
    查体:T39.5℃,急性面容,右乳外上红肿,皮温高,压痛,有浮动感。
    辅助检查:WBC16×10/L,中性粒细胞分类88%,B超示:右乳外上象限液性暗区。


    答案:
    解析:
    分析步骤:
    1.诊断及诊断依据本例初步印象:急性乳房炎,脓肿形成。其诊断依据是:
    (1)初次妊娠,产后。
    (2)发热、寒战、乳房肿痛。
    (3)查体乳房表现为红、肿、热、痛典型的炎症表现。
    (4)血常规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分类明显升高。
    (5)B超提示右乳外上象限液性暗区。
    2.治疗原则
    (1)停止哺乳,将乳房以胸罩托起。
    (2)局部湿热敷。
    (3)抗生素治疗,可应用青霉素(80~100)万U+生理盐水100ml静脉滴注,每8小时重复。
    (4)脓肿形成及时切开引流,注意选择合适的引流部位,避免损伤乳管致乳瘘形成。

  • 第3题:

    女性,35岁,产后哺乳期,右乳红肿,1周来已扩展至全乳,体温36.8℃。右乳皮肤红肿、边界不清、乳房发硬、无压痛,未触到肿物,无波动感,右腋下触及直径约1cm大小的肿大淋巴结,尚活动、无压痛。

    该患者明确诊断后,应采取的最恰当治疗是
    A.应用抗生素
    B.终止哺乳,理疗
    C.手术
    D.放疗,化疗
    E.临床观察

    答案:D
    解析:

    患者不伴有发热、疼痛、局部无压痛、无波动感等这些炎症的表现,所以不支持急性乳腺炎。乳汁淤积多能摸到淤乳的包块,有压痛但无红肿。浆细胞性乳腺炎的部位多在乳晕附近,并应有红、肿、热、痛或波动感等的炎症表现,一般不会是全乳红肿。所以根据题干所给的内容,炎性乳癌虽很少见,但不能排除此诊断。炎性乳癌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乳癌,恶性程度极高,以短期出现乳房皮肤大面积(1/3以上)炎症样红肿为临床诊断标准,故题1正确答案是D。炎性乳癌由于恶性程度高、进展快、转移早、预后差,治疗有一定的困难,同其他类型乳癌一样多采用综合治疗,多首选辅助化疗或放疗而非手术。待病情得以控制或好转,有手术条件时再行手术治疗,术后再行辅助化疗或放疗等。故正确答案是D。

  • 第4题:

    【病例摘要】
    患者女性,26岁。
    主诉:左乳红肿伴疼痛发热5天。
    病史:患者产后4周,正在哺乳期,近5天出现左乳肿块,伴胀痛。在当地医院应用青霉素3天,热敷,无好转,并出现红肿,发热。
    查体:T38.5℃,左乳外上红肿区约15cm×12cm,边界不清,皮肤水肿,有波动感,双腋下可扪及2枚蚕豆大小淋巴结,活动,并有触痛。
    辅助检查:WBC14.9×10/L,N0.80,L0.20;B型超声显示:左乳外上方见多个大小不等的液性暗区,中间有分隔。


    答案:
    解析:
    分析
    1.诊断及诊断依据(8分)
    (1)诊断:急性化脓性乳腺炎。
    (2)诊断依据
    ①初产妇,产后4周发现乳腺肿块。
    ②肿块红肿热痛,如形成脓肿则有波动感。
    ③白细胞升高,B型超声可发现大的液性暗区。
    2.鉴别诊断(5分)
    ①炎性乳癌。
    ②乳腺结核。
    ③浆细胞性乳腺炎。
    3.进一步检查(4分)
    可行脓肿穿刺证实。
    4.治疗原则(3分)
    ①及早治疗,防止脓肿形成,应用热敷及广谱抗生素使炎症尽快消退。
    ②脓肿形成后,要及时排脓,切开引流。

  • 第5题:

    患者,女,24岁。产后1个月,右乳房胀痛伴高热39℃,右乳房外上象限明显红肿,有触痛,无波动感,诊断急性乳腺炎,下列哪项与常见的原因无关

    A.乳管不通畅
    B.哺乳期长
    C.细菌侵入
    D.乳头发育不良
    E.乳汁分泌过多不能完全排空

    答案:B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