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18岁。右膝上肿痛2个月,持续性,逐渐加剧,夜间尤重。检查见患者消瘦,右膝肿胀,皮温稍热,静脉怒张,关节活动受限。其诊断首先应考虑A、骨髓炎B、骨结核C、风湿性关节炎D、骨性关节炎E、骨肉瘤如果拍X线片应表现为A、磨砂玻璃样改变B、葱皮样改变C、肥皂泡样改变D、Codman三角或日光放射样改变E、骨性突起呈蒂状改变为取得最可靠的诊断,应做A、血常规检查B、血沉检查C、血碱性磷酸酶检查D、血尿酸检查E、病理组织学检查确定诊断后,应采取的治疗方法是A、手术引流B、病灶清除术C、抗风湿药物治疗D、关节融

题目

患者男,18岁。右膝上肿痛2个月,持续性,逐渐加剧,夜间尤重。检查见患者消瘦,右膝肿胀,皮温稍热,静脉怒张,关节活动受限。其诊断首先应考虑A、骨髓炎

B、骨结核

C、风湿性关节炎

D、骨性关节炎

E、骨肉瘤

如果拍X线片应表现为A、磨砂玻璃样改变

B、葱皮样改变

C、肥皂泡样改变

D、Codman三角或日光放射样改变

E、骨性突起呈蒂状改变

为取得最可靠的诊断,应做A、血常规检查

B、血沉检查

C、血碱性磷酸酶检查

D、血尿酸检查

E、病理组织学检查

确定诊断后,应采取的治疗方法是A、手术引流

B、病灶清除术

C、抗风湿药物治疗

D、关节融合术

E、截肢术


相似考题
更多“患者男,18岁。右膝上肿痛2个月,持续性,逐渐加剧,夜间尤重。检查见患者消瘦,右膝肿胀,皮温稍热,静脉 ”相关问题
  • 第1题:

    患者,男,18岁。右膝上肿痛两个月,持续性逐渐加剧,夜间尤重。检查见患者消瘦,右膝肿,皮温稍热,静脉怒张,关节活动受限。

    确定诊断后,应采取的治疗方法是
    A.手术引流
    B.病灶清除术
    C.抗风湿药物治疗
    D.关节融合术
    E.截肢术

    答案:C
    解析:
    2.L3~4椎间盘突出压迫L4神经根时,可出现膝前及小腿中上段前内侧皮肤麻木、伸膝无力、膝反射减弱或消失;L4~5椎间盘突出压迫L5神经根时,可出现小腿外侧或足背内侧皮肤麻木,跖趾背伸力降低;L5~S1椎间盘突出压迫S1神经根时,可出现小腿及足背外侧、足底皮肤麻木,足趾跖屈力下降,跟腱反射减弱。

  • 第2题:

    患者男,18岁。右膝上肿痛2个月,持续性,逐渐加剧,夜间尤重。检查见患者消瘦,右膝肿胀,皮温稍热,静脉怒张,关节活动受限。

    其诊断首先应考虑
    A.骨髓炎
    B.骨结核
    C.风湿性关节炎
    D.骨性关节炎
    E.骨肉瘤

    答案:E
    解析:

    1.骨肉瘤是一种最常见的恶性骨肿瘤,好发于青少年,好发部位为股骨远端、胫骨近端和肱骨近端的干骺端。主要症状为局部疼痛,多为持续性,逐渐加剧,夜间尤甚,并伴有全身恶病质。附近关节活动受限。肿瘤表面皮温增高,静脉怒张。故选E。
    2.骨肉瘤X线可有不同形态,密质骨和髓腔有成骨性、溶骨性及混合性骨质破坏,骨膜反应明显,呈侵袭性发展,可见Codman三角或"日光照射"形态。该患者考虑骨肉瘤,故选D。
    3.病理组织学检查是最后确定诊断骨肿瘤可靠的检查。该患者为明确是否为骨肉瘤,应行病理学检查。血常规、血沉、血碱性磷酸酶及血尿酸检查对诊断骨肿瘤有一定意义,但对于肿瘤性质的判定方面不如病理组织学检查意义重大。故选E。
    4.属GTM者,采取综合治疗。术前大剂量化疗,然后根据肿瘤浸润范围作根治性切除瘤段、灭活再植或置入假肢的保肢术或截肢术,术后继续大剂量化疗。骨肉瘤肺转移的发生率极高,属GTM者,除上述治疗外,还可行手术切除转移灶。故选E。

  • 第3题:

    患者,男,18岁。右膝上肿痛两个月,持续性逐渐加剧,夜间尤重。检查见患者消瘦,右膝肿,皮温稍热,静脉怒张,关节活动受限。

    其诊断首先应考虑
    A.骨髓炎
    B.骨结核
    C.风湿性关节炎
    D.骨性关节炎
    E.骨肉瘤

    答案:A
    解析:
    2.L3~4椎间盘突出压迫L4神经根时,可出现膝前及小腿中上段前内侧皮肤麻木、伸膝无力、膝反射减弱或消失;L4~5椎间盘突出压迫L5神经根时,可出现小腿外侧或足背内侧皮肤麻木,跖趾背伸力降低;L5~S1椎间盘突出压迫S1神经根时,可出现小腿及足背外侧、足底皮肤麻木,足趾跖屈力下降,跟腱反射减弱。

  • 第4题:

    患者男,18岁。右膝上肿痛2个月,持续性,逐渐加剧,夜间尤重。检查见患者消瘦,右膝肿胀,皮温稍热,静脉怒张,关节活动受限。

    如果拍X线片应表现为
    A.磨砂玻璃样改变
    B.葱皮样改变
    C.肥皂泡样改变
    D.Codman三角或日光放射样改变
    E.骨性突起呈蒂状改变

    答案:D
    解析:

    1.骨肉瘤是一种最常见的恶性骨肿瘤,好发于青少年,好发部位为股骨远端、胫骨近端和肱骨近端的干骺端。主要症状为局部疼痛,多为持续性,逐渐加剧,夜间尤甚,并伴有全身恶病质。附近关节活动受限。肿瘤表面皮温增高,静脉怒张。故选E。
    2.骨肉瘤X线可有不同形态,密质骨和髓腔有成骨性、溶骨性及混合性骨质破坏,骨膜反应明显,呈侵袭性发展,可见Codman三角或"日光照射"形态。该患者考虑骨肉瘤,故选D。
    3.病理组织学检查是最后确定诊断骨肿瘤可靠的检查。该患者为明确是否为骨肉瘤,应行病理学检查。血常规、血沉、血碱性磷酸酶及血尿酸检查对诊断骨肿瘤有一定意义,但对于肿瘤性质的判定方面不如病理组织学检查意义重大。故选E。
    4.属GTM者,采取综合治疗。术前大剂量化疗,然后根据肿瘤浸润范围作根治性切除瘤段、灭活再植或置入假肢的保肢术或截肢术,术后继续大剂量化疗。骨肉瘤肺转移的发生率极高,属GTM者,除上述治疗外,还可行手术切除转移灶。故选E。

  • 第5题:

    患者,男,18岁。右膝上肿痛两个月,持续性逐渐加剧,夜间尤重。检查见患者消瘦,右膝肿,皮温稍热,静脉怒张,关节活动受限。

    为取得最可靠的诊断应做
    A.血常规检查
    B.血沉检查
    C.血碱性磷酸酶检查
    D.血尿酸检查
    E.病理组织学检查

    答案:D
    解析:
    2.L3~4椎间盘突出压迫L4神经根时,可出现膝前及小腿中上段前内侧皮肤麻木、伸膝无力、膝反射减弱或消失;L4~5椎间盘突出压迫L5神经根时,可出现小腿外侧或足背内侧皮肤麻木,跖趾背伸力降低;L5~S1椎间盘突出压迫S1神经根时,可出现小腿及足背外侧、足底皮肤麻木,足趾跖屈力下降,跟腱反射减弱。

  • 第6题:

    患者男,18岁。右膝上肿痛2个月,持续性,逐渐加剧,夜间尤重。检查见患者消瘦,右膝肿胀,皮温稍热,静脉怒张,关节活动受限。

    确定诊断后,应采取的治疗方法是
    A.手术引流
    B.病灶清除术
    C.抗风湿药物治疗
    D.关节融合术
    E.截肢术

    答案:E
    解析:

    1.骨肉瘤是一种最常见的恶性骨肿瘤,好发于青少年,好发部位为股骨远端、胫骨近端和肱骨近端的干骺端。主要症状为局部疼痛,多为持续性,逐渐加剧,夜间尤甚,并伴有全身恶病质。附近关节活动受限。肿瘤表面皮温增高,静脉怒张。故选E。
    2.骨肉瘤X线可有不同形态,密质骨和髓腔有成骨性、溶骨性及混合性骨质破坏,骨膜反应明显,呈侵袭性发展,可见Codman三角或"日光照射"形态。该患者考虑骨肉瘤,故选D。
    3.病理组织学检查是最后确定诊断骨肿瘤可靠的检查。该患者为明确是否为骨肉瘤,应行病理学检查。血常规、血沉、血碱性磷酸酶及血尿酸检查对诊断骨肿瘤有一定意义,但对于肿瘤性质的判定方面不如病理组织学检查意义重大。故选E。
    4.属GTM者,采取综合治疗。术前大剂量化疗,然后根据肿瘤浸润范围作根治性切除瘤段、灭活再植或置入假肢的保肢术或截肢术,术后继续大剂量化疗。骨肉瘤肺转移的发生率极高,属GTM者,除上述治疗外,还可行手术切除转移灶。故选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