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27岁,4年前患淋巴结核,5天前过劳后高热,体温39~40℃,午后明显,盗汗,不能进食,卧床不起,肝脾肋下可及。白细胞11×109/L,分类正常,胸部可见散在粟粒状小结节影。临床诊断最大可能是A.急性白血病B.伤寒C.急性粟粒性肺结核D.败血症

题目

女,27岁,4年前患淋巴结核,5天前过劳后高热,体温39~40℃,午后明显,盗汗,不能进食,卧床不起,肝脾肋下可及。白细胞11×109/L,分类正常,胸部可见散在粟粒状小结节影。临床诊断最大可能是

A.急性白血病

B.伤寒

C.急性粟粒性肺结核

D.败血症


相似考题
更多“女,27岁,4年前患淋巴结核,5天前过劳后高热,体温39~40℃,午后明显,盗汗,不能进食,卧床不起,肝脾肋 ”相关问题
  • 第1题:

    中枢性高热是指体温持续

    A、40~42℃

    B、38~42℃

    C、38~41℃

    D、39~41℃

    E、39~40℃


    正确答案:A

  • 第2题:

    为婴儿腋下测量体温,以下哪个体温数据为高热( )。

    A.37°-38°

    B.38°-39°

    C.39°-40°

    D.超过40°


    参考答案:C

  • 第3题:

    用腋表测体温,高热的标准是

    A.38.5~39℃
    B.39~40℃
    C.39~41℃
    D.39.5~40℃
    E.38.5~40℃

    答案:C
    解析:
    低热37.3~38℃;中等发热38.1~39℃;高热39.1~41℃;超高热41℃以上。

  • 第4题:

    男性,45岁,10年前患乙型肝炎,保肝治疗后病情缓解,近来查体发现脾大至肋缘,胃镜见食管下段静脉中度曲张。肝功能化验大致正常,血Hb124g/L,WBC2.9×109/L,plt40×109L,此病人恰当的处理方法是

    A.脾切除术
    B.脾切除术,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
    C.脾切除术,肝肾分流
    D.保肝治疗,观察

    答案:A
    解析:
    (P443)是否有必要行预防性手术:“临床上还可以看到,本来不出血的病人,在经过预防性手术后反而引起大出血。尤其鉴于肝炎后肝硬化病人肝功能损害多严重,任何一种手术对病人来说都是负担,甚至引起肝功能衰竭。但如果有重度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特别是镜下见曲张静脉表面有红色征,为了预防首次大出血,可酌情考虑预防性手术(A对)”
    患者为中年男性,有乙肝病史10余年,近期发现脾大,食管静脉中度曲张伴白细胞,血小板降低,根据病史考虑患者为乙肝肝硬化继发脾肿大,食管静脉曲张。根据上述知识点还原,对于食管静脉曲张可考虑保守治疗,暂不行手术治疗。而对于脾功能亢进切脾的指征,八版教材未明确。但患者白细胞,血小板降低,考虑为脾功能亢进引起,考虑脾切除,改善血液系统症状(A对D错);患者为重度食管静脉曲张,无手术适应症(BC错)

  • 第5题:

    为婴儿腋下测量体温,以下哪个体温数据为高热()。

    A37°-38°

    B38°-39°

    C39°-40°

    D超过40°


    C
    在家庭中常用的体温计是普通体温计,它是由玻璃制成的细棒状,多呈三棱形,一面涂成白色,刻有商标或标号等,另一面为刻度,第三面为温度数字,其中心为一封闭的细管,管之一端膨大为水银储池,称为水银头,测量范围为35℃~42℃,分度值为0.1℃。
    普通体温计分为三种:
    ①口腔体温计:较细,水银头细长。
    ②肛门体温计:较粗大,水银头呈圆形或椭圆形。
    ③腋下体温计:为玻璃管内标式,较前二种体温计都粗大。当宝宝发热时,家长需要为其测量体温,小儿测量体温一般采用腋下测量,因为腋下测量有方便、安全、卫生的优点。
    在测量前,首先要准备好体温计,并且注意水银柱是否在35℃刻度以下,如不是,则需要用力甩动数下,使水银柱降到35℃的刻度以下。
    甩动时注意安全,不要碰碎体温计。
    测量时,要解开小儿衣服,将体温计水银端放在腋窝深处,并使小儿屈臂夹紧体温计,5分钟后取出体温计查看读数,查看时,手持体温计尾端,使表的位置与眼平行,首先慢慢转动体温计,就可以清楚地看到水银体温计的读数。
    人的正常体温是36℃~37℃,超过3712称为发热(即常说的发烧),38℃以下为低热,38℃~39℃是中度发热,39℃以上为高热,对于发热的小儿,应每2~4小时测量一次体温,吃退烧药或物理降温30分钟以后应测量一次体温,观察小儿热度变化。
    测量小儿体温时应注意,体温表不能夹在内衣的外面,应紧贴腋窝的皮肤,以免影响测量数据的准确。此外,小儿跑跳、刚喝完热水、过度哭闹会使体温上升,而吃冷饮、洗澡后会使体温下降,所以要在上述情况之后20分钟再测体温,当腋窝有汗时要用毛巾擦干再测。测完体温后,体温计用75%酒精或冷水和肥皂水消毒体温计表面,不能用热水冲洗,以防损坏。

  • 第6题:

    患者,男性,30岁,既往有颈淋巴结结核病史,1周前劳累后出现高热,热型呈弛张热,午后盗汗明显,饮食欠佳。查体:肝脾肋下刚触及,血常规:白细胞10×109/L,中性比0.70,全胸片未见明显异常。该患者诊断考虑为()

    • A、败血症
    • B、急性粟粒型肺结核
    • C、急性白血病
    • D、结节病
    • E、急性胆囊炎

    正确答案:B

  • 第7题:

    按体温高低可将发热分为4类,超高热是

    • A、≥44.1℃
    • B、39~41℃
    • C、39~40℃
    • D、38.0~38.9℃
    • E、<38℃

    正确答案:A

  • 第8题:

    患儿,男,1岁,持续发热10天,体温多高于39℃,高热时伴一过性皮疹,皮疹呈多形性。查体:面色苍白,皮肤黄染,散在针尖大小出血点,部分伴有瘀斑,颈部淋巴结肿大,肝肋下4cm,脾肋下3.5cm。化验血常规全血细胞减少,甘油三酯2.5mmol/L,纤维蛋白原100mg/dl,骨髓吞噬现象不明显。其姐姐因患相似病症于8岁病故。诊断考虑()

    • A、Still病
    • B、噬血细胞综合征
    • C、再生障碍性贫血
    • D、急性白血病
    • E、恶性组织细胞病

    正确答案:B

  • 第9题:

    单选题
    陶某,女,25岁。患甲亢2年,妊娠4个月自行停药后病情加重。身体评估:血压180/140mmHg,脉搏130次/分,呼吸32次/分,体温39~40℃,大汗淋漓,烦躁不安,口唇轻度发绀。病人经治疗后病情逐渐稳定,准备出院,护士为该病人所做出院指导中不妥的是()
    A

    产后母乳喂养

    B

    注意生活规律,避免过劳

    C

    保持良好心理状态

    D

    需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

    E

    避免应激性事件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按体温高低可将发热分为4类,高热是
    A

    ≥41℃

    B

    39~41℃

    C

    39~40℃

    D

    38.0~38.9℃

    E

    <38℃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女,50岁,20天前因子宫肌瘤行手术治疗,术中曾输血400ml。10天后出现寒战、高热、头痛、大汗,间日发作,每次发作持续数小时,热退后自觉症状明显好转。体检:体温39.5℃。脾肋下2cm,血涂片查到疟原虫。追问病史,30年前曾患过疟疾。考虑诊断为(  )。
    A

    蚊传间日疟

    B

    疟疾复发

    C

    疟疾再燃

    D

    带疟原虫者

    E

    输血后疟疾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患者,女性,25岁,5年前曾患颈淋巴结结核,5天前过劳后高热,体温39~40℃,弛张热,午后明显,盗汗,不能进食,卧床不起.肝脾肋下触及边缘,WBC11×10/L,分类正常,胸片心肺未见异常,临床诊断最大可能是()
    A

    败血症

    B

    伤寒

    C

    急性粟粒型肺结核

    D

    急性白血病

    E

    急性胆道感染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用腋表测体温,高热的标准是

    A、38.5~39℃

    B、39~40℃

    C、39~41℃

    D、39.5~40℃

    E、38.5~40℃


    参考答案:C

  • 第14题:

    不宜作为献血员的对象是

    A、半年内输过血

    B、肝、脾大

    C、6年前患过疟疾

    D、HBsAg阳性

    E、3个月内接种血清疫苗


    参考答案:ABCDE

  • 第15题:

    患者,女,43岁,胁肋胀痛反复发作,进食油腻食物加重,半年前黄疸,手术后黄疸消退。现胁肋隐痛,脘痞胀闷,食少便溏,舌苔薄白,脉弦细,其证候是( )

    A.肝郁气滞
    B.湿热阻滞
    C.气滞血瘀
    D.肝脾不调

    答案:D
    解析:

  • 第16题:

    婴幼儿腋下体温39°-40°时,称为高热,超过40°,称为超高热。()

    A

    B



  • 第17题:

    按体温高低可将发热分为4类,高热是

    • A、≥41℃
    • B、39~41℃
    • C、39~40℃
    • D、38.0~38.9℃
    • E、<38℃

    正确答案:B

  • 第18题:

    为婴儿腋下测量体温,以下哪个体温数据为高热()。

    • A、37°-38°
    • B、38°-39°
    • C、39°-40°
    • D、超过40°

    正确答案:C

  • 第19题:

    女性,25岁,5年前曾患颈淋巴结结核,5天前过劳后高热,体温39~40℃,弛张热,午后明显,盗汗,不能进食,卧床不起,肝脾肋下触及边缘,WBC11×109/L,分类正常,胸片心肺未见异常,临床诊断最可能是()

    • A、伤寒
    • B、败血症
    • C、急性粟粒型肺结核
    • D、急性白血病
    • E、急性胆道感染

    正确答案:C

  • 第20题:

    单选题
    10月女患儿,因高热3天,频繁腹泻于7月4日入院。3天前无明显诱因高热(体温39℃),次日腹泻,每日约20次。水样便,黏液多,偶见血丝,病后易呕吐,烦闹,入院当日无尿,大便常规检查:黄色黏液水样便,WBC(++),RBC(+),可见吞噬细胞(  )。
    A

    B

    C

    D

    E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女性,26岁。7月20日入院,半年前由黑龙江来三亚,来院前10天开始发冷、发热、头痛,开始时体温无一定规律性,有出汗,近1周每隔日出现一次高热,持续数小时,体温39~40℃,伴有全身酸痛及乏力,2~6小时后开始大汗,体温骤降,自觉症状明显好转,精神好,可以进食。若患者经上述检查后确诊,那么在我国这种疾病主要的传播媒介是()
    A

    人虱

    B

    鼠蚤

    C

    白蛉

    D

    按蚊

    E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女,50岁。20年前曾患肝炎,近几天劳累,今晚进食后突然大量咯血,有暗红色血块。体检:脉搏100次/分,血压11.2/8.5kPa(84/64mmHg),腹部稍膨隆,肝未触及,脾在肋下两指,移动性浊音(+)。诊断首先考虑(  )。
    A

    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

    B

    应激性溃疡

    C

    胃癌出血

    D

    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

    E

    肝脏出血


    正确答案: E
    解析:
    中老年女性患者,肝炎病史数年,进食后大咯血,脾大,移动性浊音(+),提示患者腹水,考虑初步诊断为肝炎后肝硬化并发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

  • 第23题:

    单选题
    患者,女性,25岁,5年前曾患颈淋巴结结核,5天前过劳后高热,体温39~40℃,弛张热,午后明显,盗汗,不能进食,卧床不起,肝脾肋下触及边缘,WBC 11×109/L,分类正常,胸片心肺未见异常,临床诊断最大可能是()
    A

    败血症

    B

    伤寒

    C

    急性粟粒型肺结核

    D

    急性白血病

    E

    急性胆道感染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