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40岁,因反复乏力、腹胀、少尿2年,加重伴发热3天就诊。查体:T 38.5℃,巩膜黄染,肝掌,腹膨隆,移动性浊音(+)。既往有乙型病毒肝炎史20余年。腹部B超见肝略缩小,结节状,脾肿大,大量腹水,门静脉增宽。腹水检查:淡黄色,稍浑浊,白细胞1.5×109/L,中性粒细胞分类0.90。最可能的诊断是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A.自发性腹膜炎B.结核性腹膜炎C.癌性腹水D.肠系膜下静脉阻塞

题目

男,40岁,因反复乏力、腹胀、少尿2年,加重伴发热3天就诊。查体:T 38.5℃,巩膜黄染,肝掌,腹膨隆,移动性浊音(+)。既往有乙型病毒肝炎史20余年。腹部B超见肝略缩小,结节状,脾肿大,大量腹水,门静脉增宽。腹水检查:淡黄色,稍浑浊,白细胞1.5×109/L,中性粒细胞分类0.90。

最可能的诊断是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

A.自发性腹膜炎

B.结核性腹膜炎

C.癌性腹水

D.肠系膜下静脉阻塞


相似考题
更多“男,40岁,因反复乏力、腹胀、少尿2年,加重伴发热3天就诊。查体:T 38.5℃,巩膜黄染,肝掌,腹膨隆,移动性 ”相关问题
  • 第1题:

    男,46岁,乙型病毒肝炎史10余年,因乏力、腹胀、少尿就诊。体查。巩膜黄染,肝掌,胸前区见数个蜘蛛痣,腹膨隆,肝右肋下及剑突下未及,脾肿大,移动性浊音(+)。

    下列哪项指标不能提示肝功能减退
    A.肝掌
    B.黄疸
    C.蜘蛛痣
    D.脾肿大
    E.白蛋白明显降低

    答案:D
    解析:
    脾肿大是门脉高压的三大表现之一。

  • 第2题:

    患者,男,48岁,乙肝病史10年,因乏力、低热、腹胀、少尿就诊。查体巩膜黄染,腹部膨隆,移动性浊音(+)。肝略小,脾大,超声显示肝内纤维增殖,肝硬化结节形成,门静脉增宽。
    引起肝损伤的中药不包括

    A.生物碱类
    B.苷类
    C.含钙、镁、铁类
    D.毒蛋白类
    E.萜与内酯类

    答案:C
    解析:
    能引起肝损伤的植物类中药为生物碱类、苷类、毒蛋白类、多肽类、萜与内酯类、鞣质类。动物类有蜈蚣、鱼胆、蟾蜍、斑蝥、猪胆等,矿物类包括含汞矿物药、含砷矿物药、含铅矿物药。故答案选C。

  • 第3题:

    女性,56岁。丙肝病史30年,因周身乏力,腹胀,少尿来院就诊。查体:巩膜黄染,结膜苍白,腹膨隆,肝肋下未触及,脾肋下3cm,超声示腹腔大量积液,肝内纤维化增生,肝硬化结节形成,诊断为肝炎后肝硬化,门脉高压症。

    肝硬化患者可出现门脉高压,正常门脉压力是多少
    A.<8mmHg
    B.<9mmHg
    C.<10mmHg
    D.<5mmHg
    E.<6mmHg

    答案:D
    解析:

  • 第4题:

    患者,男,48岁,乙肝病史10年,因乏力、低热、腹胀、少尿就诊。查体巩膜黄染,腹部膨隆,移动性浊音(+)。肝略小,脾大,超声显示肝内纤维增殖,肝硬化结节形成,门静脉增宽。
    西药中与含汞类中药联用增加不良反应的有

    A.溴化钾、碘化钾
    B.阿司匹林、吲哚美辛
    C.四环素、氯丙嗪
    D.氨茶碱、乳酸钠
    E.胃蛋白酶合剂

    答案:A
    解析:
    含汞类中药及其制剂,如朱砂、轻粉、朱砂安神丸、仁丹、紫雪散、补心丹、磁朱丸等,不能与溴化钾、三溴合剂、碘化钾、碘喉片等同服,因汞离子与溴离子或碘离子在肠中相遇后,会生成有剧毒的溴化汞或碘化汞,从而导致药源性肠炎或赤痢样大便。故答案选A。

  • 第5题:

    患者,男,48岁,乙肝病史10年,因乏力、低热、腹胀、少尿就诊。查体巩膜黄染,腹部膨隆,移动性浊音(+)。肝略小,脾大,超声显示肝内纤维增殖,肝硬化结节形成,门静脉增宽。
    含朱砂中成药发生中毒的物质是

    A.生物碱
    B.强心苷
    C.钙、镁、铁
    D.毒蛋白
    E.汞

    答案:E
    解析:
    含汞矿物药是指以汞及其化合物为主要成分的一类矿物药,主要有朱砂、银朱、红粉、轻粉、白降丹等。故答案选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