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30岁。腹痛伴低热、腹泻便秘交替1个月。查体:右下腹压痛,可触及边界不清的包块,活动度差。对明确诊断最有意义的检查是( )A.腹部CTB.B超引导下腹部包块穿刺C.结肠X线钡剂造影D.腹腔血管造影E.结肠镜(2016临床执业医师第三单元真题)

题目

女,30岁。腹痛伴低热、腹泻便秘交替1个月。查体:右下腹压痛,可触及边界不清的包块,活动度差。对明确诊断最有意义的检查是( )

A.腹部CT

B.B超引导下腹部包块穿刺

C.结肠X线钡剂造影

D.腹腔血管造影

E.结肠镜(2016临床执业医师第三单元真题)


相似考题
更多“女,30岁。腹痛伴低热、腹泻便秘交替1个月。查体:右下腹压痛,可触及边界不清的包块,活动度差。对 ”相关问题
  • 第1题:

    男,35岁。腹泻、腹痛伴低热、乏力、盗汗2个月。查体:右F腹可触及包块,压痛(+),边界不清。结肠镜发现回卣部环形溃疡,最可能的诊断是

    A.溃疡性结肠炎

    B.结肠癌

    C.克罗恩病

    D.肠结核

    E.阿米巴肠病


    正确答案:D
    看到“腹泻、腹痛伴低热、乏力、盗汗”就应该想到结核,根据查体及结肠镜检查结果,首先考虑肠结核。

  • 第2题:

    病史:45岁已婚女性,因腹胀1个月,加重7天入院。患者近1个月来食欲下降,伴体重下降4kg,无恶心、呕吐、腹泻,二便正常。既往月经规律,无痛经。
    查体:患者一般情况差,腹部隆起,未触及明显包块,无压痛反跳痛,移动性浊音阳性。
    妇科检查:外阴、阴道、宫颈未见异常,宫体前位,正常大小,活动差,无压痛,右附件区触及直径约5cm的实性包块,边界不清,活动差,左附件区未触及异常,三合诊,直肠前方有不规则包块。


    答案:
    解析:
    分析:
    1.诊断及诊断依据(8分)
    (1)诊断卵巢癌。
    (2)诊断依据
    ①腹胀1月,加重7天。
    ②一般情况差,腹部隆起,未触及明显包块,无压痛反跳痛,移动性浊音阳性。
    ③宫体前位,正常大小,活动差,无压痛,右附件区触及直径约5cm的实性包块,边界不清,活动差,左附件区未触及异常,三合诊,直肠前方有不规则包块。
    2.鉴别诊断(4分)
    ①结核性腹膜炎。
    ②转移性卵巢肿瘤。
    3.进一步检查(5分)
    ①B型超声检查,必要时行CT或MRI检查。
    ②血清标志物CA125、AFP。
    ③腹水细胞学检查。
    ④消化道检查。
    ⑤结核菌素试验。
    ⑥如鉴别困难尽早剖腹探查。
    4.治疗原则(3分)进行术前常规检查,支持疗法,如患者情况允许,尽早剖腹探查,如为卵巢癌,行肿瘤细胞减灭术,据肿瘤组织学类型选择合适的化疗方案,定期随访。

  • 第3题:

    知识点:克罗恩病
    男,30岁。反复右下腹痛1年,伴便秘、口腔溃疡,无发热及乏力。否认结核病史及结核密切接触史。查体,右下腹可触及边界不清的包块,可移动,压痛阳性。
    史。查体,右下腹可触及边界不清的包块,可移动,压痛阳性。
    为明确诊断,最重要的检查是
    A.粪隐血
    B.粪查找抗酸杆菌
    C.腹部CT
    D.结肠镜检查及活检
    E.腹部B超


    答案:D
    解析:
    结肠镜与钡餐检查结核可助于观察病变。肠镜可观察病变的性质,部位,范围,方法较为常用

  • 第4题:

    男,35岁。腹泻、腹痛伴低热、乏力、盗汗2个月。查体:右下腹可触及包块,压痛(+),边界不清。结肠镜发现回盲部环形溃疡,最可能的诊断是

    A.溃疡性结肠炎
    B.结肠癌
    C.克罗恩病
    D.肠结核
    E.阿米巴肠病

    答案:D
    解析:
    中青年患者低热盗汗结核毒血症状;右下腹(回盲部)病变,环形(横形)溃疡→肠结核。

  • 第5题:

    知识点:克罗恩病
    男,30岁。反复右下腹痛1年,伴便秘、口腔溃疡,无发热及乏力。否认结核病史及结核密切接触史。查体,右下腹可触及边界不清的包块,可移动,压痛阳性。
    史。查体,右下腹可触及边界不清的包块,可移动,压痛阳性。
    首先考虑的诊断是
    A.肠结核
    B.克罗恩病
    C.结肠癌
    D.阑尾炎癌
    E.结核病腹膜炎


    答案:B
    解析:
    克罗恩病好发于回盲部,口腔至肛门各段消化道均可受累。临床特点腹痛,腹泻,腹部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