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岁初产妇,孕39周规律宫缩5h,入院待产,胎儿头先露。宫口扩张2cm;儿头达S-0,胎心140/min。测量坐骨结节间径<8cm,为充分评估骨盆出口,还应测量以下哪个径线A.出口前矢状径B.出口后矢状径C.骨盆对角径D.耻骨弓角度E.坐骨棘间径

题目

28岁初产妇,孕39周规律宫缩5h,入院待产,胎儿头先露。宫口扩张2cm;儿头达S-0,胎心140/min。测量坐骨结节间径<8cm,为充分评估骨盆出口,还应测量以下哪个径线

A.出口前矢状径

B.出口后矢状径

C.骨盆对角径

D.耻骨弓角度

E.坐骨棘间径


相似考题
更多“28岁初产妇,孕39周规律宫缩5h,入院待产,胎儿头先露。宫口扩张2cm;儿头达S-0,胎心140/min。测量坐骨 ”相关问题
  • 第1题:

    28岁初产妇,孕39周规律宫缩5小时,人院待产,胎儿头先露,宫口扩张2cm,儿头达S—0,胎心140次/分,测量坐骨结节间径

    A.出口前矢状径
    B.出口后矢状径
    C.耻骨弓角度
    D.骨盆对角径
    E.坐骨棘间径

    答案:B
    解析:
    [考点]骨盆各平面的径线,漏斗骨盆的特点,出口大小的评估方法
    [分析]骨盆坐骨结节间径如果小于8,即称漏斗骨盆,可造成骨产道难产,如果骨盆出口横径加后矢状径线大于15,一般大小的胎儿可利用后矢状径顺利通过出口。其他径线与评估骨盆出口无关。骨盆对角径是骨盆入口的前后径,坐骨棘间径是中骨盆的横径,骨盆耻骨弓角度也可推测骨盆出口,但较粗略。

  • 第2题:

    共用题干
    孕妇,26岁,孕37周1/0入院待产。查体:ROA,胎心140次/分,规律宫缩达18小时,宫缩10~15秒/5~6分,宫口开大2cm,宫缩达高峰时子宫体不隆起和变硬,无头盆不称。

    该产妇应考虑为
    A:潜伏期延长
    B:活跃期延长
    C:活跃期停滞
    D:胎头下降延缓
    E:第二产程延长

    答案:A
    解析:

  • 第3题:

    30岁,初产妇,妊娠40周,自然破水12小时,规律宫缩3小时入院,全身检查正常,宫高35cm,腹围1OOcm,胎头先露,胎心140次/分,估计胎儿体重3500g,查宫口开大3cm,胎头S—1。
    消毒后行阴道检査,骶耻内径11cm,胎头变形,达S-1,为枕左后(LOP)位,宫口开大5cm,以下哪项处理正确
    A.剖宫产
    B.手转儿头
    C.缩宫素静脉点滴
    D.左侧俯卧位协助抬头回转
    E.静脉滴注安定


    答案:A
    解析:
    (A)胎膜早破但胎头已下降S-1,脐带脱垂可能性不大,不必抬高臀部。潜伏期大于16小时为潜伏期延长;活跃期大于8小时为活跃期延长;总产程超过24小时为滞产。进入活跃期后,宫口不再开大达2小时以上为活跃期停滞;进入活跃期后应每小时宫口开大2~3cm。该产妇4小时宫口仅开大2cm,应诊断为活跃期延缓;该产妇骨盆内径小,胎头不下降而且已变形、胎位不正,应立即行剖宫产。

  • 第4题:

    共用题干
    孕妇,26岁,孕37周1/0入院待产。查体:ROA,胎心140次/分,规律宫缩达18小时,宫缩10~15秒/5~6分,宫口开大2cm,宫缩达高峰时子宫体不隆起和变硬,无头盆不称。

    针对该产妇的护理措施,错误的是
    A:鼓励产妇进食
    B:提供心理支持
    C:加强胎心监测
    D:指导其6~8小时排尿一次
    E:避免过多使用镇静剂

    答案:D
    解析:

  • 第5题:

    患者女性,28岁。孕4产0,孕40周。见红5小时入院。检查:骨盆外测量径线正常,枕右前位,胎心率140次/分,偶有宫缩。肛查:宫口未开,先露头,S,胎膜未破。

    判断该患者临产开始的标志是
    A.规律宫缩、宫口扩张、破膜
    B.规律宫缩、胎儿下降感、尿频
    C.规律宫缩、宫口扩张、破膜、胎儿下降感
    D.规律且逐渐增强的宫缩、胎儿下降感、破膜
    E.规律且逐渐增强的宫缩、进行性宫口扩张和胎先露下降

    答案:E
    解析:
    超过42周再分娩的,称为过期产。产妇孕40周,胎心率140次/分,偶有宫缩。肛查:宫口未开,先露头,胎膜未破。为先兆临产表现。